專利名稱:CO<sub>2</sub>氣體進氣噴頭及CO<sub>2</sub>氣體加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CO2氣體進氣噴頭及CO2氣體加氣裝置,尤其涉及ー種混氣時間短、CO2氣體分布均勻的CO2氣體進氣噴頭及CO2氣體加氣裝置,屬于CO2細胞培養(yǎng)箱實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CO2細胞培養(yǎng)箱在實驗室培養(yǎng)細胞時需要提供CO2氣體,CO2氣體是通過外置CO2氣瓶加入到內膽工作室里,CO2氣體濃度在內膽工作室內可使用范圍為0-20%,CO2氣體濃度是通過紅外傳感器或熱導傳感器來檢測的。其原理是設定好CO2氣體濃度值> 0%,電磁閥打開向內膽工作室加氣,待內膽エ作室內紅外傳感器或熱導傳感器檢測到CO2氣體濃度到達設定值時,電磁閥關閉停止加氣,在加氣的過程中,CO2氣體在內膽工作室的濃度有ー個穩(wěn)定的過程,當紅外傳感器或熱導傳感器檢測到CO2氣體濃度低于設定值時,電磁閥打開向內膽工作室加氣,重復上面的過程直到內膽工作室形成一個均勻CO2氣體濃度的環(huán)境。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提供的CO2氣體加氣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xiàn)有技術的CO2氣體加氣裝置主要包括CO2減壓閥2、加氣接頭3、電磁閥4及多根軟管。其中,CO2氣瓶用一根通氣管連接到CO2減壓閥2的一端,CO2減壓閥2的另一端用一根通氣管連接到加氣接頭3的一端,加氣接頭3的另一端用一根通氣管連接到電磁閥4的一端,電磁閥4的另一端用一根通氣管連接到內膽工作室?,F(xiàn)有技術中提供的這種CO2氣體加氣裝置存在一下的缺陷加入到內膽工作室的CO2氣體為純CO2氣體,造成加入內膽工作室的CO2氣體和空氣混合時間比較長而且混合后CO2氣體的分布均勻性比較差,影響細胞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
發(fā)明內容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是提供ー種CO2氣體進氣噴頭及CO2氣體加氣裝置,利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CO2氣體進氣噴頭及CO2氣體加氣裝置進行加氣時,混氣時間短,CO2氣體分布均勻。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ー種CO2氣體進氣噴頭,其包括在中央設置有圓柱空腔14的圓柱體15以及設置在圓柱體15上端的用于插入通氣管的插入接頭17,其中,在插入接頭17與圓柱體15相連接的地方套有橡膠墊16,插入接頭17的中央沿軸線的方向設置有供CO2氣體流入的第一通氣孔11,圓柱體(15)的側壁上設置有供混合氣體流入的為n個第二通氣孔12和13,圓柱體15下端設置有將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噴出的出口,其中n為大于或者等于I的整數(shù)。優(yōu)選地,n= 2。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ー種CO2氣體加氣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加氣裝置包括進氣噴頭,所述進氣噴頭包括在中央設置有圓柱空腔14的圓柱體15以及設置在圓柱體15上端的用于插入通氣管的插入接頭17,其中,在插入接頭17與圓柱體15相連接的地方套有橡膠墊16,插入接頭17的中央沿軸線的方向設置有供CO2氣體流入的第一通氣孔11,圓柱體15的側壁上設置有供混合氣體流入的為n個第二通氣孔12和13,圓柱體15下端設置有將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噴出的出口,其中n為大于或者等于I的整數(shù)。優(yōu)選地,所述加氣裝置還包括減壓閥2、進氣接頭3、電磁閥4和四根軟管,其中,第一軟管的第一端套在CO2氣瓶I的接頭上,第一軟管的第二端套在減壓閥2的第一端接頭上;第二軟管的第一端套在CO2減壓閥2的第二端接頭上,第二軟管的第二端套在進氣接頭3第一端接頭上;第三軟管的第一端套在進氣接頭3第二端接頭上,第三軟管的第二端套在電磁閥4進氣ロ接頭上;第四軟管的第一端套在電磁閥4出氣ロ接頭上,第四軟管的第二端套在進氣噴頭5上,進氣噴頭5固定在內膽工作室6的頂部。優(yōu)選地,進氣噴頭的第二通氣孔和出口設置在內膽工作室6的內部。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特征,使得本實用新型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通過加氣裝置使CO2氣體進入到進氣噴頭后,進氣噴頭上的通孔會把內膽工作室的混合氣吸入與進入的CO2氣體進行混合,再進入內膽工作室,由于進入工作室的是混合好的CO2氣體和空氣,減少了 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時間。在整個加氣過程中,通過進氣噴頭加入的都是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體,在這個循環(huán)過程中,整個內膽工作室的空氣都在進行流動,大大提高了內膽工作室CO2氣體分布的均勻性。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CO2細胞培養(yǎng)箱的加氣裝置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CO2氣體進氣噴頭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CO2氣體加氣裝置的示意圖。圖中LCO2氣瓶;2. CO2減壓閥;3.加氣接頭;4.電磁閥;5.加氣噴頭;6.內膽工作室;11. CO2氣體通道;12.內膽工作室混合氣體通道;13.內膽工作室混合氣體通道;14. CO2氣體與空氣混合進行混合的空腔;15.圓柱體;16.橡膠墊;17.插入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CO2氣體進氣噴頭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所述進氣噴頭包括在中央設置有圓柱空腔14的圓柱體15以及設置在圓柱體15上端的用入插入通氣管的插入接頭17,其中,在插入接頭17與圓柱體15相連接的地方套有橡膠墊16,插入接頭17的中央沿軸線的方向設置有供CO2氣體流入的第一通氣孔11,圓柱體15的側壁上設置有供空氣流入的為n個第二通氣孔12和13,圓柱體15下端設置有將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噴出的出口,其中n為大于或者等于I的整數(shù)。優(yōu)選地,n = 2。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CO2氣體加氣裝置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加氣裝置、包括減壓閥2、進氣接頭3、電磁閥4、進氣噴頭5和四根軟管,其中,長度為0. 5m、內徑為8mm和外徑為12mm的塑料軟管一頭套在CO2氣瓶I的接頭上,把長度為0. 5m、內徑為8mm和外徑為12mm的塑料軟管的另ー頭套在CO2減壓閥2的一端接頭上;長度為lm、內徑為8mm和外徑為12mm的塑料軟管的一頭套在CO2減壓閥2的另一端接頭上,長度為lm、內徑為8mm和外徑為12mm塑料軟管的另ー頭套在進氣接頭3外徑大的一端接頭上;長度為0. 6m、內徑為5mm和外徑為8mm的塑料軟管的ー頭套在進氣接頭3外徑小的一端接頭上,長度為0. 6m、內徑為5mm和外徑為8mm塑料軟管的另ー頭套在電磁閥4進氣ロ接頭上;長度為0. 3m、、內徑為5mm和外徑為8mm的塑料軟管的一頭套在電磁閥4出氣ロ接頭上,用I只銅六角螺母M8、I只內徑為8mm和外徑為12mm的紅鋼紙墊圈把進氣噴頭5固定在內膽工作室6的頂部,進氣噴頭5接頭安裝位置向上,再把長度為0. 3m、內徑為5mm和外徑為8mm的塑料軟管的另ー頭套在進氣噴頭5的接頭上。 CO2氣體通過加氣噴頭5的CO2氣體通道11到達CO2氣體與空氣混合進行混合的空腔14,由于一定流速的C02氣體到達空腔14時通道變大產生負壓,使C02氣體與空氣混合進行混合的空腔14的外部處于正壓,內膽工作室混合氣體通道12和13為上下一通孔, 所以內膽工作室的空氣就通過內膽工作室混合氣體通道12和13進入到空腔14,在空腔14內CO2氣體與空氣進行混合后再進入內膽工作室。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特征,使得本實用新型相比于現(xiàn)有技木,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通過加氣系統(tǒng)使CO2氣體進入到進氣噴頭后,進氣噴頭上的通孔會把內膽工作室的空氣吸入與進入的CO2氣體進行混合,再進入內膽工作室,由于進入工作室的是混合好的CO2氣體和空氣,減少了 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時間。在整個加氣過程中,通過進氣噴頭加入的都是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體,在這個循環(huán)過程中,整個內膽工作室的空氣都在進行流動,大大提高了內膽工作室CO2氣體分布的均勻性。以上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明白,說明書僅是用于解釋權利要求書。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批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者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CO2氣體進氣噴頭,其包括在中央設置有圓柱空腔(14)的圓柱體(15)以及設置在圓柱體(15)頂端的用于插入通氣管的插入接頭(17),其中,在插入接頭(17)與圓柱體(15)相連接的地方套有橡膠墊(16),插入接頭(17)的中央沿軸線的方向設置有供C02氣體流入的第一通氣孔(11),圓柱體(15)的側壁上設置有供混合氣流入的為η個第二通氣孔 (12和13),圓柱體(15)底端設置有將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噴出的出口,其中η為大于或者等于I的整數(sh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CO2氣體進氣噴頭,其特征在于,η= 2。
3.—種CO2氣體加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氣裝置包括CO2氣體進氣噴頭,所述CO2 氣體進氣噴頭包括在中央設置有圓柱空腔(14)的圓柱體(15)以及設置在圓柱體(15)上端的用于插入通氣管的插入接頭(17),其中,在插入接頭(17)與圓柱體(15)相連接的地方套有橡膠墊(16),插入接頭(17)的中央沿軸線的方向設置有供CO2氣體流入的第一通氣孔(11),圓柱體(15)的側壁上設置有供混合氣體流入的為η個第二通氣孔(12和13),圓柱體(15)下端設置有將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噴出的出口,其中η為大于或者等于I 的整數(shù)。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CO2氣體加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氣裝置還包括減壓閥(2)、進氣接頭(3)、電磁閥(4)和四根軟管,其中,第一軟管的第一端套在CO2氣瓶(I)的接頭上,第一軟管的第二端套在減壓閥(2)的第一端接頭上;第二軟管的第一端套在CO2減壓閥(2)的第二端接頭上,第二軟管的第二端套在進氣接頭(3)第一端接頭上;第三軟管的第一端套在進氣接頭(3)第二端接頭上,第三軟管的第二端套在電磁閥(4)進氣口接頭上;第四軟管的第一端套在電磁閥(4)出氣口接頭上,第四軟管的第二端套在進氣噴頭(5)上,進氣噴頭(5)固定在內膽工作室¢)的頂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CO2氣體加氣裝置,其特征在于,進氣噴頭的第二通氣孔和出口均設置在內膽工作室¢)的內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CO2氣體進氣噴頭和CO2氣體加氣裝置,屬于細胞培養(yǎng)實驗設備技術領域,所述進氣噴頭包括在中央設置有圓柱空腔(14)的圓柱體(15)以及設置在圓柱體(15)上端的用入插入通氣管的插入接頭(17),其中,在插入接頭(17)與圓柱體(15)相連接的地方套有橡膠墊(16),插入接頭(17)的中央沿軸線的方向設置有供CO2氣體流入的第一通氣孔(11),圓柱體(15)的側壁上設置有供混合氣流入的為n個第二通氣孔(12和13),圓柱體(15)下端設置有將CO2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噴出的出口,其中n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數(shù)。利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進氣噴頭對CO2氣體和空氣進行混合,混合時間比較短而且混合后CO2氣體的分布均勻性比較好。
文檔編號C12M3/00GK202849408SQ2012205395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
發(fā)明者呂明杰 申請人:立德泰勀(上海)科學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