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橘梅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飲料,尤其涉及一種橘梅汁。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識逐步增強,現有市售飲料的配方及 制作工藝,主要是對各種原料混合后在水中進行熱提取,并用蔗糖加以調配 而成,雖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然而在實踐中發(fā)現,飲料由于工藝不合理, 具有保健作用的活性物質流失多,尤其是維生素、氨基酸等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 成分僅只能有效提取40%左右;其次,現有保健養(yǎng)生飲料中很少具有提高人
體免疫力的成分,使得保健營養(yǎng)、增強體質方面的功能明顯不足;再者,單 純依靠中醫(yī)調整免疫力的結果液不一定理想,而且不方便,且經濟負擔重。 因此,有待開發(fā)具有保健養(yǎng)生作用的健康飲料,滿足人們現代生活的需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產品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橘梅 汁,選取烏梅和橘紅為主要原料,同時配有山楂、白糖、檸檬酸,經過原料 處理,熱抽提、抽濾、調配工序完成;配伍精當,相得益彰,不寒不燥,老 少咸宜,人群的適應性廣泛,適口性好,特別適合于長期飲用。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fā)明橘梅汁,其特征在于由主要原料烏梅和橘紅,配以山楂、白糖、 檸檬酸及水組成;其重量百分比為烏梅是6至8%,橘紅是5至10%,山 楂是2至4%、白糖是3%以下、檸檬酸是O. 1%至0. 15%,其余為水。 前述的橘梅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為純凈水或者礦泉水。 前述的橘梅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取烏梅、橘紅、山楂、將雜 質檢出,用水去除灰塵,撈出空干水分;按照處理好的的上述物質重量的300 %至350%的水,浸泡烏梅1至2小時,然后用鋁鍋煎煮30至40分鐘,去除 澀味,再將橘紅和山楂放入,繼續(xù)沸煮30至40分鐘;將煮好的汁液冷卻,靜置沉淀5至10小時,抽濾取汁,在汁液中加入檸檬酸、白糖即可,其水分
含量為80%左右;最后經滅菌、灌裝制成出廠成品。
本發(fā)明橘梅汁的有益效果,其選取烏梅和橘紅為主要原料,同時配有山
楂、白糖、檸檬酸,經過原料處理,熱抽提、抽濾、調配工序完成;配伍精 當,相得益彰,不寒不燥,老少咸宜,人群的適應性廣泛,適口性好,特別 適合于長期飲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選取烏梅、橘紅、山楂,將雜質檢出,用水去除灰塵,撈出空干水分; 稱取處理好的上述物質,烏梅8克,橘紅10克,山楂2克,取這些物質重量 300%至350%的水,浸泡烏梅2小時,然后用鋁鍋煎煮30分鐘,去除澀味, 再將橘紅和山楂放入,繼續(xù)沸煮30分鐘;將煮好的汁液冷卻,靜置沉淀10 小時,抽濾取汁,在汁液中加入檸檬酸0. 1克,白糖2克,常溫攪拌均勻即 可,其水分含量為80%左右;最后經巴氏滅菌、灌裝制成出廠成品。
實施例二
選取烏梅、橘紅、山楂,將雜質檢出,用水去除灰塵,撈出空干水分; 稱取處理好的上述物質,烏梅6克,橘紅8克,山楂2克,取這些物質重量 300%至350%的水,浸泡烏梅1.5小時,然后用鋁鍋煎煮40分鐘,去除澀味, 再將橘紅和山楂放入,繼續(xù)沸煮40分鐘;將煮好的汁液冷卻,靜置沉淀8小 時,抽濾取汁,在汁液中加入檸檬酸O. l克,白糖2克,常溫攪拌均勻即可, 其水分含量為80%左右;最后經巴氏滅菌、灌裝制成出廠成品。
本發(fā)明橘梅汁的優(yōu)點是烏梅、橘紅、山楂均為具有醫(yī)用療效的野生植 物,幾者配伍后相得益彰,具有止渴生津、降血壓、抗衰老、增強免疫機能 的功效;老少咸宜,人群的適應性廣泛,適口性好,特別適合于長期飲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 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橘梅汁,其特征在于由主要原料烏梅和橘紅,配以山楂、白糖、檸檬酸及水組成;其重量百分比為烏梅是6至8%,橘紅是5至10%,山楂是2至4%、白糖是3%以下、檸檬酸是0.1%至0.15%,其余為水。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橘梅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為純凈水或者 礦泉水。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橘梅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取烏梅、 橘紅、山楂、將雜質檢出,用水去除灰塵,撈出空干水分;按照處理好的的上述物質重量的300%至350%的水,浸泡烏梅1至2小時,然后用鋁鍋煎煮 30至40分鐘,去除澀味,再將橘紅和山楂放入,繼續(xù)沸煮30至40分鐘;將 煮好的汁液冷卻,靜置沉淀5至10小時,抽濾取汁,在汁液中加入檸檬酸、 白糖即可;最后經滅菌、灌裝制成出廠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橘梅汁,其由主要原料烏梅和橘紅,配以山楂、白糖、檸檬酸及水組成;其重量百分比為烏梅是6至8%,橘紅是5至10%,山楂是2至4%、白糖是3%以下、檸檬酸是0.1%至0.15%,其余為水;選取烏梅和橘紅為主要原料,同時配有山楂、白糖、檸檬酸,經過原料處理,熱抽提、抽濾、調配工序完成;配伍精當,相得益彰,不寒不燥,老少咸宜,人群的適應性廣泛,適口性好,特別適合于長期飲用。
文檔編號A23L2/02GK101467742SQ20071006073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王愛民, 趙金樑 申請人:天津市中英保健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