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菌類培植室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菌類培植室結構,尤其是指不但可以減少耗電,更可使培植箱體內空氣的溫度及濕度均可控制為一致性,且不會受外界的影響,達到更佳的溫濕效果,以利菌類培植的一種菌類培植室結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菌類培植室,主要是在菌類培植室內分層設置多個培植架層,并在每一培植架層上置設多個培植包,再利用空調設備產生適溫適濕的空氣直接導入該菌類培植室內,使整體菌類培植室內的溫度及濕度能適合菌類生長的所需。
然而,如此的菌類培植室結構,于實際實施使用時,卻發(fā)現(xiàn)有如下的缺點1.上述菌類培植室結構,由于空調設備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直接導入整體菌類培植室內,而在菌類培植室內因分層設置有多個培植架層,所以會造成培植架層相互間的阻隔,因此產生接近風口處培植架層的溫濕度較佳,而較遠離風口處培植架層的溫濕度將較差,故造成溫濕度不平均的現(xiàn)象。
2.上述菌類培植室結構,由于菌類培植室的空間較大,而且經常需要工人工作其中,所以要維持整個菌類培植室內的溫濕度,則需要空調系統(tǒng)的不斷運轉,因此耗電量較大,無形中增加許多生產成本。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菌類培植室結構,該結構可將適溫適濕的空氣只提供給培植箱體內,不但可以減少耗電,更可使培植箱體內空氣的溫度及濕度均控制為一致性,且不會受外界的影響,以達更佳的溫濕效果,利于菌類培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菌類培植室結構,于菌類培植室一側設立空氣前端處理機構,該空氣前端處理機構,主要由依序連通設置的一空氣凈化殺菌室、一調溫室、一加濕室及一混合室所組構而成,空氣前端處理機構所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經一管路連通排入菌類培植室內的培植箱體內。
該菌類培植室內分層設立多個培植架層,培植架層上置設多個培植箱體。
該培植箱體的角端處設有供掀開后方便操作的掀蓋。
該培植箱體的一側具設有入風口,并由所述管路連通至空氣前端處理機構,且于入風口處設置有將空氣前端處理機構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吹入培植箱體內的進風扇。
該空氣凈化殺菌室一側與室外空氣相通,而其另側具設有通道與調溫室連通,空氣凈化殺菌室內設有將由室外流入的空氣予以殺菌凈化的紫外燈。
該調溫室另側具設有通道與加濕室連通,調溫室內設立多個導熱管,導熱管的一端延伸進入一致冷區(qū),致冷區(qū)內設有壓縮機及流通有冷劑的管路,導熱管的另端則延伸進入一加熱區(qū),加熱區(qū)內設有加熱器,該致冷區(qū)及加熱區(qū)可將導熱管的溫度予以調整至適當溫度,令殺菌凈化后的空氣流經導熱管時,將由導熱管的吸熱或放熱而將流經空氣的溫度予以調整,并經通道排入加濕室內。
該加濕室另側具設有通道與混合室連通,其內設有可產生水氣的加濕器,并與從調溫室排入的空氣一起經通道排入混合室內并產生相互混合。
該混合室另側具設有所述管路連通至菌類培植室內的培植箱體。
由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的優(yōu)點1.本實用新型由于空氣前端處理機構所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經管路連通直接排入菌類培植室內的個別培植箱體內,所以不會受到菌類培植室內分層設立多個培植架層而產生互相阻隔的影響,更可使培植箱體內空氣的溫度及濕度均控制為一致性,且不會受外界的影響。
2.本實用新型由于空氣前端處理機構所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經管路連通直接排入菌類培植室內的個別培植箱體內,故不會浪費該適溫適濕空氣于其它地方,因此將可節(jié)省一些電費的開銷,無形中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圖1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前端處理機構局部上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培植箱體局部側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的菌類培植室局部側視圖。
附圖標號1空氣前端處理機構 11 空氣凈化殺菌室111 通道 112 紫外燈12 調溫室 121 通道122 導熱管 123 致冷區(qū)124 壓縮機 125 管路126 加熱區(qū) 127 加熱器13 加濕室 131 通道132 加濕器 14 混合室2管路 3菌類培植室31 培植箱體 311 掀蓋312 培植包 313 被覆土314 入風口 315 進風扇32 培植架層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菌類培植室結構,主要是于菌類培植室一側設立空氣前端處理機構1,并將空氣前端處理機構1所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經管路2連通排入菌類培植室3內的培植箱體31內而成,其中該菌類培植室3,其內分層設立多個培植架層32,培植架層32上置設多個培植箱體31,每一培植箱體31角端處均設有掀蓋311,可供掀開后方便操作于該培植箱體31內,培植箱體31內置設有培植包312,并于其內鋪設有被覆土313,又于培植箱體31的一側具設有入風口314,并由管路2連通至空氣前端處理機構1,且于入風口314處設置有進風扇315,以將空氣前端處理機構1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吹入培植箱體31內;該空氣前端處理機構1,主要是依序連通設有一空氣凈化殺菌室11、一調溫室12、一加濕室13及一混合室14所組構而成;其中,該空氣凈化殺菌室11一側與室外空氣相通,而其另側具設有通道111與調溫室12連通,空氣凈化殺菌室11內設有紫外燈112,可將由室外流入的空氣予以殺菌凈化,并經通道111排入調溫室12內;該調溫室12,其另側也具設有通道121與加濕室13連通,調溫室12內設立多個導熱管122,導熱管122的一端延伸進入致冷區(qū)123,致冷區(qū)123內設有壓縮機124及流通有冷劑的管路125,而導熱管122的另端則延伸進入加熱區(qū)126,加熱區(qū)126內設有加熱器127,該致冷區(qū)123及加熱區(qū)126可將導熱管122的溫度予以調整至適當溫度,令殺菌凈化后的空氣流經導熱管122時,將由導熱管122的吸熱或放熱而將流經空氣的溫度予以調整,并經通道121排入加濕室13內;該加濕室13,其另側也具設有通道131與混合室14連通,其內設有加濕器132,可產生水氣,并與從調溫室12排入的空氣一起經通道131排入混合室14內而產生相互混合;該混合室14其另側則具設有管路2連通至菌類培植室3內的培植箱體31。
于實施使用時,請參閱圖1~圖3所示,外界的一般空氣將經由空氣凈化殺菌室11一側與室外空氣相通之處流入空氣凈化殺菌室11內,并經空氣凈化殺菌室11內的紫外燈112予以殺菌凈化,再經空氣凈化殺菌室11另側的通道111排入調溫室12內,由于調溫室12內設有多個導熱管122,且于導熱管122的一端延伸進入致冷區(qū)123,致冷區(qū)123內設有壓縮機124及流通有冷劑的管路125,而導熱管122的另端則延伸進入加熱區(qū)126,加熱區(qū)126內設有加熱器127,該致冷區(qū)123及加熱區(qū)126可將導熱管122的溫度予以調整至適當溫度,因此可以將流經的空氣溫度予以調整,然后經調溫室12另側的通道121排入加濕室13內,因加濕室13內設有加濕器132,可產生水氣,并與從調溫室12排入的空氣一起經加濕室13另側的通道131排入混合室14內并產生相互混合,最后經該混合室14另側連通的管路2排至菌類培植室3內的培植箱體31內。
權利要求1.一種菌類培植室結構,其特征在于于菌類培植室一側設立空氣前端處理機構,該空氣前端處理機構,主要由依序連通設置的一空氣凈化殺菌室、一調溫室、一加濕室及一混合室所組構而成,空氣前端處理機構所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經一管路連通排入菌類培植室內的培植箱體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類培植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菌類培植室內分層設立多個培植架層,培植架層上置設多個培植箱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類培植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培植箱體的角端處設有供掀開后方便操作的掀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類培植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培植箱體的一側具設有入風口,并由所述管路連通至空氣前端處理機構,且于入風口處設置有將空氣前端處理機構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吹入培植箱體內的進風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類培植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空氣凈化殺菌室一側與室外空氣相通,而其另側具設有通道與調溫室連通,空氣凈化殺菌室內設有將由室外流入的空氣予以殺菌凈化的紫外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類培植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調溫室另側具設有通道與加濕室連通,調溫室內設立多個導熱管,導熱管的一端延伸進入一致冷區(qū),致冷區(qū)內設有壓縮機及流通有冷劑的管路,導熱管的另端則延伸進入一加熱區(qū),加熱區(qū)內設有加熱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類培植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加濕室另側具設有通道與混合室連通,其內設有可產生水氣的加濕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類培植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混合室另側具設有所述管路連通至菌類培植室內的培植箱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菌類培植室結構,其主要于菌類培植室一側設立空氣前端處理機構,該空氣前端處理機構,主要是依序連通設有一空氣凈化殺菌室、一調溫室、一加濕室及一混合室所組構而成,并將空氣前端處理機構所產生的適溫適濕空氣經管路連通排入菌類培植室內的培植箱體內;由此,適溫適濕的空氣只提供給培植箱體內,不但可以減少耗電,更可使培植箱體內空氣的溫度及濕度均可控制為一致性,且不會受外界的影響,達到更佳的溫濕效果,以利菌類培植。
文檔編號C12M3/00GK2921030SQ200620114938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11日
發(fā)明者劉承漢 申請人:劉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