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及其合成與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無環(huán)飽和多元羧酸酯,特別涉及一種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及其合成與應用。
背景技術:
國內合成纖維的高速發(fā)展帶來油劑用量的增長,引起國內外的油劑開發(fā)生產廠商圍繞國內的化纖油劑市場開展工作,尤其是化纖油劑中的平滑劑開發(fā)為油劑開發(fā)的重點,因油劑中的主要成分為平滑劑,且對紡絲性能及產品質量影響很大,工業(yè)絲油劑更是如此。
紡絲油劑中的平滑劑主要有①礦物油,②動植物油,③脂肪酸聚氧乙烯酯,④脂肪酸脂肪醇酯,⑤聚氧乙烯脂肪胺,⑥脂肪酸多元醇酯,⑦聚氧乙烯脂肪酸多元醇酯,⑧脂肪醇二元酸酯,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⑩各種規(guī)格與型號的聚醚等。在這些平滑劑中有的耐熱性差、發(fā)煙量大,如礦物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有的結焦性能差,如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醇酯;有的發(fā)煙小,結焦少,平滑性優(yōu),如飽和脂肪酸多元醇酯、飽和脂肪醇二元酸酯、特種聚醚等。應用較多的是聚醚和飽和脂肪酸酯,對于由環(huán)氧乙烷和環(huán)氧丙烷無規(guī)共聚醚和二元酸所合成的酯應用在紡絲油劑中則未見報道。而工業(yè)絲的用途要求其具有高強力、高模量、高粘和性以及適度的斷裂伸長率、定負荷伸長率等,滿足這些要求的可通過紡絲工藝、原料等改進與變化加以實現(xiàn),而通過對油劑中的主要成分平滑劑的開發(fā)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此目的,常用的平滑劑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方可滿足此要求,而油劑中僅需使用本發(fā)明所述的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一種即可滿足多種性能的要求。
與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相同的專利文獻未有報道,相近的專利如下USP3959187公開了一種應用于紡絲油劑中的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多元酸酯,該酯可應用于紡絲油劑和金屬加工油劑中,在紡絲油劑中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平滑性與乳化性,但作為高性能的工業(yè)絲油劑單體使用時,其牽伸性能欠佳,表現(xiàn)為所紡的工業(yè)絲其定負荷伸長率與斷裂伸長率高而強力較低。本發(fā)明專利通過改變分子結構,即采用烷基醇(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二元酸酯,在分子中增加了聚氧丙烯單元結構,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油劑的耐熱性,尤其是提高了油劑的牽伸性能,適合作為具有高牽伸性的工業(yè)絲尤其是高速紡錦綸簾子線油劑的主要單體,所紡簾子線原絲具有高的強力和適中的定負荷伸長率與斷裂伸長率。
USP5972497介紹了一種用作紡絲油劑平滑劑的季戊四醇酯,季戊四醇酯的平滑性及柔軟性能優(yōu)良,加入抗靜電劑和其它單體,很適合作為短纖油劑的主要成分,其柔軟性、卷曲性、牽切性、梳理性、混紡性等性能優(yōu)良,但若作為工業(yè)絲油劑的平滑劑,則牽伸性、抱和性等難以滿足要求,即所紡工業(yè)絲的強力低,而定負荷伸長率與斷裂伸長率高。本發(fā)明專利通過在二元酸酯分子中增加聚醚結構,尤其是通過改變聚醚分子中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的比例,以提高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牽伸性、抱和性和平滑性等,使所紡工業(yè)絲的強力高,而定負荷伸長率與斷裂伸長率適中。
CN1284512A公開了一種烷基聚醚脂肪酸酯(聚醚酯)的合成方法,其烷基為丁基、辛基、月桂基等,脂肪酸為一元酸,如月桂酸、棕櫚酸、油酸、硬脂酸等,該聚醚應用在紡絲油劑中具有良好的平滑性、抱和性、耐熱性與乳化性,適用于民用絲油劑或普通工業(yè)絲油劑,但其牽伸性能差,不適合用作高牽伸比、高性能的工業(yè)絲紡絲油劑單體使用。且所述的聚醚脂肪酸酯應用的是聚醚與一元酸酯進行合成,而本發(fā)明通過使用聚醚與二元酸酯合成,在保持了聚醚酯所具有的良好平滑性、抱和性、耐熱性與乳化性同時,又具備良好的牽伸性能,若工業(yè)絲作為簾子布使用,則本發(fā)明所述聚醚二元酸酯還可提高簾子布與橡膠的粘和性能。
以上專利介紹的合成酯也可適用于民用絲紡絲油劑或對牽伸性要求不高的工業(yè)絲油劑。
有關聚醚合成及應用的專利很多,但絕大部分是應用于破乳劑、聚氨酯塑料、潤濕劑、洗滌劑、消泡劑、分散劑及其它添加劑等方面,如USP6316586,USP6458918,USP6683222等所介紹的聚醚不適合應用于紡絲油劑中,而可應用于紡絲油劑中的聚醚在高溫、高速及高牽伸比條件下的平滑性較差。而將特殊聚醚(一定的分子量、分子結構、起始劑、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比例等)與二元酸進行酯化反應所得到的合成酯應用于紡絲油劑中,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平滑性及可牽伸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該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具有優(yōu)良的平滑性、牽伸性與耐熱性,適用于高性能、高牽伸比的錦綸工業(yè)絲、滌綸工業(yè)絲油劑,使油劑應用盡可能少的單體品種即可達到良好的使用性能。
本發(fā)明所述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結構式為R1O(CH2CH2O)m(CH2(CH3)CHO)nOOCR2COO(CH2CH2O)m(CH2(CH3)CHO)nR1其中R1為C4~C24的烷基,最好是C4~C18的烷基;R2為C2~C24的亞烷基,即比相應的烷基少一個H原子;m為1~30,最好4~26;n為0~20,最好為2~14。
本發(fā)明所述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合成方法如下1)脂肪醇聚醚的合成以碳數(shù)為C4~C24,最好C4~C18的正構醇為起始劑,加入質量比為100/0~10/90的環(huán)氧乙烷(EO)與環(huán)氧丙烷(PO),然后再加入占反應物總重量0.02~1重量%,最好為0.05~0.2重量%的含有鐵、鈷的雙金屬催化劑,或者是占反應物總重量0.1~0.8重量%,最好為0.2~0.5重量%的氫氧化鈉催化劑,反應溫度100~160℃,最好110~130℃,反應壓力0.2~0.6MPa,最好0.3~0.4Mpa,反應時間60~90分鐘,進行聚合得到分子量為500~2000,最好為800~1500的脂肪醇聚醚。
2)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合成步驟1)合成的脂肪醇聚醚與C2~C24的二元酸進行酯化反應得到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結構式為R1O(CH2CH2O)m(CH2(CH3)CHO)nOOCR2COO(CH2CH2O)m(CH2(CH3)CHO)nR1其中步驟1)合成的脂肪醇聚醚與C2~C24的二元酸的摩爾比為2.0~2.6∶1,最好為2.2~2.4∶1,反應溫度為160~240℃,最好為180~220℃,反應時間為2~8小時,最好為4~6小時,以對甲苯磺酸或鈦酸四丁酯為催化劑,加入量為0.05~1.2重量%,最好0.2~0.8重量%,以反應物總重量計。
本發(fā)明所述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應用是將其作為紡絲油劑的主要單體,其在紡絲油劑中的比例為10~80重量%,以紡絲油劑總重量計。
本發(fā)明所述的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作為紡絲油劑單體,具有優(yōu)良的耐熱性、平滑性、集束性與乳化性,尤其是作為高性能的工業(yè)絲油劑單體,牽伸性能優(yōu)良,表現(xiàn)為使用含有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油劑,所紡工業(yè)絲的強力高,定負荷伸長率和斷裂伸長率適中,若工業(yè)絲作為簾子布使用,則油劑中應用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可有效提高簾子布與橡膠的粘和性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用具體實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并且實施例并不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1正己醇聚醚己二酸酯的合成。
正己醇聚醚己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6H13O(CH2CH2O)m(CH2(CH3)CHO)nOOCC4H8COO(CH2CH2O)m(CH2(CH3)CHO)nC6H13(其中m=9.2,n=8.6)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正己醇51.0克,雙金屬催化劑0.5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混合物449.0克,其中EO/PO=45/55(質量比,下同),控制壓力在0.2~0.3MPa,溫度為120~130℃,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220.0克,己二酸14.6克(聚醚與己二酸按2.2∶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0.5%的催化劑對甲苯磺酸,在200~22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4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淡黃色聚醚二元酸酯。
實施例2
正丁醇聚醚丁二酸酯的合成。
正丁醇聚醚丁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4H9O(CH2CH2O)m(CH2(CH3)CHO)nOOCC2H4COO(CH2CH2O)m(CH2(CH3)CHO)nC4H9(其中m=16,n=12)。
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正丁醇24.7克,氫氧化鈉催化劑1.0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混合物475.3克,其中EO/PO=50/50,控制壓力在0.3~0.4MPa,溫度為110~120℃,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360.0克,丁二酸11.8克(聚醚與丁二酸按2.4∶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0.3%的催化劑鈦酸四丁酯,在180~20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6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淡黃色聚醚二元酸酯。。
實施例3月桂醇聚醚癸二酸酯的合成。
月桂醇聚醚癸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12H25O(CH2CH2O)m(CH2(CH3)CHO)nOOCC2H4COO(CH2CH2O)m(CH2(CH3)CHO)nC12H25(其中m=7.7,n=4.8)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月桂醇93.0克,雙金屬催化劑0.25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混合物307.0克,其中EO/PO=55/45,控制壓力在0.3~0.4MPa,溫度為110~120℃,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5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300.0克,癸二酸37.9克(聚醚與癸二酸按2.0∶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0.3%的催化劑對甲苯磺酸,在220~24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5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淡黃色聚醚二元酸酯。。
實施例4正辛醇聚醚壬二酸酯的合成。
正辛醇聚醚壬二酸酯的結構式為
C8H17O(CH2CH2O)m(CH2(CH3)CHO)nOOCC7H14COO(CH2CH2O)m(CH2(CH3)CHO)nC8H17(其中m=12.2,n=9.2)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正辛醇52.0克,雙金屬催化劑0.3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混合物428.0克,其中EO/PO=50/50,控制壓力在0.3~0.4MPa,溫度為115~125℃,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390.0克,壬二酸24.4克(聚醚與壬二酸按2.5∶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1.0%的對甲苯磺酸,在180~20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4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淡黃色聚醚二元酸酯。
實施例5正辛醇聚醚壬二酸酯的應用。
正辛醇聚醚壬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8H17O(CH2CH2O)m(CH2(CH3)CHO)nOOCC7H14COO(CH2CH2O)m(CH2(CH3)CHO)nC8H17(其中m=12.2,n=9.2)取實施例4所得正辛醇聚醚壬二酸酯240.0克加入到1000ml合成釜中,然后加入325.0克脂肪醇聚氧乙稀醚表面活性劑,25.0克抗靜電劑和10.0克粘和性能改進劑等其它添加劑,40~45℃下攪拌40分鐘,可得到高速紡錦綸-6簾子線油劑,該油劑在具備良好耐熱性、平滑性的同時,又具備優(yōu)良的牽伸性與粘和性。
實施例6正十八醇聚醚丁二酸酯的合成與應用。
正十八醇聚醚丁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18H37O(CH2CH2O)m(CH2(CH3)CHO)nOOCC2H4COO(CH2CH2O)m(CH2(CH3)CHO)nC18H37(其中m=15.4,n=7.8)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十八醇81.0克,氫氧化鈉催化劑1.0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混合物339.0克,其中EO/PO=60/40,控制壓力在0.3~0.4MPa,溫度為110~120℃,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5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294.0克,丁二酸11.8克(聚醚與丁二酸按2.1∶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0.3%的催化劑鈦酸四丁酯,,在210~23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6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淡黃色聚醚二元酸酯。
實施例7取實施例5所得正辛醇聚醚壬二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稀醚表面活性劑、抗靜電劑、粘和性能改進劑等其它添加劑,40~45℃下攪拌40分鐘,可得到高速紡錦綸-6簾子線油劑,該油劑作為為高速紡錦綸-6簾子線油劑在工業(yè)上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聚醚二元酸酯作為油劑單體的工業(yè)試驗結果
*錦綸-6工業(yè)絲,規(guī)格為1870dtex**簾子布規(guī)格為1870dtex/2表1數(shù)據(jù)表明,通過使用所發(fā)明的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即其中的一種正辛醇聚醚壬二酸酯(聚醚分子的EO/PO=40/60,分子量為800),錦綸-6工業(yè)絲油劑的耐熱性、平滑性、集束性、牽伸性及粘和性能良好,表現(xiàn)為油劑的發(fā)煙小、焦油少,可紡性好,強力與粘和力高,定伸與斷伸適中。
實施例8正丁醇聚醚丁二酸酯的合成。
正丁醇聚醚丁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4H9O(CH2CH2O)m(CH2(CH3)CHO)nOOCC2H4COO(CH2CH2O)m(CH2(CH3)CHO)nC4H9(其中m=3,n=10)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正丁醇29.6克,氫氧化鈉催化劑0.5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混合物285克,其中EO/PO=18/82,控制壓力在0.3~0.4MPa,溫度為110~120℃,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315.0克,丁二酸18.9克(聚醚與丁二酸按2.5∶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0.3%的催化劑對甲苯磺酸,在180~20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6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聚醚二元酸酯。
實施例9正丁醇聚醚己二酸酯的合成。
正丁醇聚醚己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4H9O(CH2CH2O)m(CH2(CH3)CHO)nOOCC4H8COO(CH2CH2O)m(CH2(CH3)CHO)nC4H9(其中m=11,n=0)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正丁醇37.0克,雙金屬催化劑0.25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242.0克,控制壓力在0.3~0.4MPa,溫度為110~120℃,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5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250.0克,己二酸26.4克(聚醚與己二酸按2.0∶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0.3%的催化劑對甲苯磺酸,在220~24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5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聚醚二元酸酯。
實施例10正丁醇聚醚壬二酸酯的合成。
正丁醇聚醚壬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12H25O(CH2CH2O)m(CH2(CH3)CHO)nOOCC7H14COO(CH2CH2O)m(CH2(CH3)CHO)nC12H25(其中m=11.3,n=20.0)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正丁醇22.2克,雙金屬催化劑0.25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混合物497.2克,其中EO/PO=30/70,控制壓力在0.3~0.4MPa,溫度為110~120℃,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5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300.0克,壬二酸16.3克(聚醚與壬二酸按2.0∶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0.3%的催化劑對甲苯磺酸,在220~24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5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聚醚二元酸酯。
實施例11月桂醇聚醚己二酸酯的合成。
月桂醇聚醚己二酸酯的結構式為C12H25O(CH2CH2O)m(CH2(CH3)CHO)nOOCC4H8COO(CH2CH2O)m(CH2(CH3)CHO)nC12H25(其中m=25.0,n=8.1)在干燥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起始劑月桂醇55.8克,雙金屬催化劑0.25克,裝好高壓釜后,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數(shù)次,并吹掃裝置管線。緩慢加熱、待釜內溫度升至70℃左右,抽真空脫去起始劑中水分,然后向釜內充入氮氣至微正壓,連續(xù)緩慢加入計量后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混合物470.9克,其中EO/PO=70/30,控制壓力在0.3~0.4MPa,溫度為110~120℃,進料結束后,繼續(xù)反應1.5小時,然后降溫,用氮氣吹掃管線及反應釜內的殘留氣體,所得聚醚用活性碳精制并過濾后可進行下一步的合成。
取上述所得聚醚300.0克,己二酸10.1克(聚醚與己二酸按2.0∶1的摩爾比)加入到三口玻璃燒瓶中,然后加入0.3%的催化劑對甲苯磺酸,在220~240℃溫度下,氮氣保護,攪拌反應5小時,然后降溫,可得到本專利所述的淡黃色聚醚二元酸酯。
權利要求
1.一種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其特征在于結構式為R1O(CH2CH2O)m(CH2(CH3)CHO)nOOCR2COO(CH2CH2O)m(CH2(CH3)CHO)nR1其中R1為C4~C24的烷基,R2為C2~C24的亞烷基,m為1~30,n為0~20。
2.依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其特征在于m為4~26,n為2~14。
3.依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其特征在于R1為C4~C18的烷基。
4.權利要求1所述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1)脂肪醇聚醚的合成以C4~C24的正構醇為起始劑,加入質量比為100/0~10/90的環(huán)氧乙烷與環(huán)氧丙烷,然后再加入占反應物總重量0.02~1重量%的含有鐵、鈷的雙金屬催化劑或者占反應物總重量0.1~0.8重量%的氫氧化鈉催化劑,在反應溫度100~160℃,反應壓力0.2~0.6Mpa的條件下,反應時間60~90分鐘,得到分子量為500~2000的脂肪醇聚醚;2)聚醚二元酸酯的合成步驟1)合成的脂肪醇聚醚與C2~C24的二元酸進行酯化反應得到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結構式為R1O(CH2CH2O)m(CH2(CH3)CHO)nOOCR2COO(CH2CH2O)m(CH2(CH3)CHO)nR1其中步驟1)合成的脂肪醇聚醚與C2~C24的二元酸的摩爾比為2.0~2.6∶1,反應溫度為160~240℃,反應時間為2~8小時,以對甲苯磺酸或鈦酸四丁酯為催化劑,催化劑加入量為0.05~1.2重量%,以反應物總重量計。
5.依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特征在于步驟1)脂肪醇聚醚合成的反應溫度為110~130℃,反應壓力為0.3~0.4MPa;步驟2)脂肪醇聚醚與C2~C24的二元酸進行酯化反應的摩爾比為2.2~2.4∶1,反應溫度為180~220℃,反應時間為4~6小時。
6.權利要求1所述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10~80重量%的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作為單體用于紡絲油劑中,以紡絲油劑總重量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及其合成與應用。該脂肪醇聚醚二元酸酯的結構式為R
文檔編號D06M13/165GK1962600SQ20061012832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2月2日
發(fā)明者張瑞波, 楊玉敏, 李克文, 時東興, 朱偉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