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在手工面制作中幫助面條成形及上條的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手工面的制作通常有和面、醒面、大條成形、小條成形及上條等步驟,所謂“大條”是指直徑在30毫米左右的濕面條,“小條”是指直徑在15毫米左右的濕面條。大條和小條的成形都是靠人工用手搓,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最后成形的小條直徑大小不一,很不均勻。大條成形后要醒面半小時以上再成形小條,小條成形后再醒面半小時以上,然后將其繞在兩根上下并排的木棍上(此即前面所說的“上條”),將上面一根木棍固定,然后拉動下面一根木棍,使面條伸長至1米左右,再醒面約2小時,然后將經(jīng)過拉伸的面條用木棍固定在涼面架上,再經(jīng)幾次拉伸,使其長度在4米左右,形成兩頭較粗,中間較細的面條,最后經(jīng)涼曬、分級、包裝得到成品。由于整個過程都是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要求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高,產(chǎn)品質量難以得到可靠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節(jié)省勞動力,提高生產(chǎn)效率,并使生產(chǎn)的面條粗細均勻,質量可靠的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包括面條成形機和繞面機,該面條成形機的成形機架上安裝有驅動油缸和成形油缸,驅動油缸里的活塞與成形油缸里的活塞之間連有傳動軸,成形油缸的一端聯(lián)接有成形盆,成形盆的內徑與成形油缸內徑一致,成形盆的底部設有面條成形孔,面條成形孔的外端聯(lián)接有面條成形管,繞面機設在面條成形機的一側,并使繞面機上的繞面棍位于面條成形管的下方,兩繞面棍的兩端可拆卸聯(lián)接在面棍安裝架上,面棍安裝架通過軸承支撐在繞面機架上,在繞面棍的下方設有螺旋桿,螺旋桿上套有帶內螺紋的套筒,套筒上固定有導面桿,導面桿的端部設有導面槽,導面桿的上部位于繞面機架上端的兩橫梁之間,螺旋桿的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在繞面機架上。
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油缸里的活塞在其兩側油壓的作用下可左右移動,從而通過傳動軸帶動成形油缸里的活塞移動,和好的面團經(jīng)過規(guī)定醒面時間后放入成形盆里,面團在活塞的作用下從成形盆底部的面條成形孔壓出,并沿面條成形管擠出,就可形成一定直徑的面條。繞面機上的繞面棍和螺旋桿在配裝動力帶動下作同步回轉運動,由于導面桿的一端固定在帶內螺紋的套筒上,套筒套在螺旋桿上,導面桿的上部位于繞面機架上端的兩橫梁之間,對導面桿進行轉動限位,因此當螺旋桿回轉運動時,套筒則帶動導面桿沿螺旋桿左右移動,從而將成形面條螺旋纏繞在繞面棍上。后續(xù)的面條拉伸工作既可手工完成也可借助機械完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將手工面制作過程中最復雜和最需要技巧的工序用機械來代替,從而可大大節(jié)省勞動力,提高生產(chǎn)效率,并使生產(chǎn)的面條粗細均勻,質量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成形機架1 驅動油缸2 成形油缸3 活塞4 活塞5 傳動軸6 成形盆7 面條成形孔7a 繞面棍8 繞面機架9 螺旋桿10 套筒11 導面桿12 導面槽13 電機14 變速箱15 液壓泵16 油管17 油管18 電機19減速輪20 皮帶輪21 皮帶輪22 支撐臂23 食用油槽24 成形面條過孔25面棍安裝架26 換向閥27 壓力開關28 面條成形管29 行程開關30 碰塊31 閥門32 行程開關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面條成形機和繞面機組成,該面條成形機的成形機架1上安裝有驅動油缸2和成形油缸3,驅動油缸2里的活塞4與成形油缸3里的活塞5之間連有傳動軸6。成形油缸3的一端聯(lián)接有成形盆7,成形盆7的內徑與成形油缸3內徑一致,成形盆7的底部設有面條成形孔7a,面條成形孔7a的外端螺紋聯(lián)接有面條成形管29。繞面機設在面條成形機的一側,并使繞面機上的繞面棍8位于面條成形管29的下方,兩繞面棍8的兩端可拆卸聯(lián)接在面棍安裝架26上(兩繞面棍8的一端插入其中一個面棍安裝架26的孔中,另一端卡在另一個面棍安裝架26的卡口內,以方便繞面棍8的卡入和取出),面棍安裝架26通過軸承支撐在繞面機架9上。在繞面棍8的下方設有螺旋桿10,螺旋桿10上套有帶內螺紋的套筒11,套筒11上固定有導面桿12,導面桿12的端部設有導面槽13。導面桿12的上部位于繞面機架9上端的兩橫梁之間,以對導面桿12進行轉動限位。螺旋桿10的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在繞面機架9上。
圖1示出成形機架1上安裝有電機14,電機14的輸出端通過變速箱15聯(lián)接液壓泵16,液壓泵16通過兩油管17和18分別與驅動油缸2內活塞4兩側的液壓腔相連,液壓泵16的輸出端設有換向閥27,換向閥27的兩端口均設有壓力開關28。當油管17或18的壓力大于設定值時,壓力開關28控制電機14停轉,起過壓保護作用。
圖1示出繞面機架9上安裝有電機19,電機19的輸出端通過皮帶與減速輪20相聯(lián),減速輪20通過皮帶與螺旋桿10端部的皮帶輪21相聯(lián),該皮帶輪21同時通過皮帶與面棍安裝架26外端部的皮帶輪22相聯(lián),成形機架1上伸出的支撐臂23上安裝有食用油槽24,該食用油槽24在上下方向位于面條成形管29出口與導面槽13之間,食用油槽24底部設有成形面條過孔25。
從圖1還可看出在驅動油缸2與成形油缸3的相對端面上各設有一個行程開關30,在傳動軸6上設有與行程開關30相對應的碰塊31,在成形盆7與面條成形管29之間設有閥門32,在繞面機架9上端橫梁的兩頭各設有一個行程開關33。
上述電機14為調速電機,換向閥27為電磁閥,閥門32為電磁閥,行程開關30和33為觸碰式開關。電機14、電機19、換向閥27、閥門32及行程開關30和33均通過導線與控制柜相連。
工作原理將和好的面團經(jīng)過規(guī)定醒面時間后放入成形盆7里,將成形盆7螺紋連接在驅動油缸2上,并將面條成形管29螺紋連接在成形盆7上面條成形孔7a的外端,啟動電機14,電機14的輸出經(jīng)過變速箱15減速后驅動液壓泵16工作,壓面時活塞4右側進油,左側出油,從而活塞4通過傳動軸6帶動活塞5左移進入成形盆7,面團在活塞5的作用下從成形盆7底部的面條成形孔7a壓出,并經(jīng)面條成形管29形成一定直徑的面條。成形面條經(jīng)過食用油槽24,穿過導面槽13后纏繞在繞面棍8上,食用油槽24里盛有食用油,防止面條粘結。繞面棍8和螺旋桿10在電機19、減速輪20、皮帶輪21及皮帶輪22的帶動下作同步回轉運動,由于導面桿12的一端固定在帶內螺紋的套筒11上,套筒11套在螺旋桿10上,導面桿12的上部由繞面機架9上端的兩橫梁進行轉動限位,因此當螺旋桿10回轉運動時,套筒11則帶動導面桿12沿螺旋桿10左右移動,從而將成形面條螺旋纏繞在繞面棍8上。當導面桿12左移或右移而碰觸到繞面機架9上端橫梁兩頭的行程開關33時,行程開關33給出信號控制電機19停止轉動,同時閥門32關閉成形盆7上的面條成形孔7a。然后將繞有面條的兩繞面棍8從面棍安裝架26上取下,換上新的繞面棍8,并反方向啟動電機19,閥門32自動打開,經(jīng)面條成形管29擠出的面條反方向繞在繞面棍8上,如此反復。當驅動油缸2里的活塞5移動到行程終點時,活塞桿6上的碰塊31接觸驅動油缸2端面上的行程開關30,該行程開關30給出信號控制電機14停止轉動,換向閥27隨即換向,使活塞4右側出油,左側進油,帶動驅動油缸2里的活塞5回到初始位置,圖中雙點劃線表示成形面條。
權利要求1.一種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條成形機和繞面機,該面條成形機的成形機架(1)上安裝有驅動油缸(2)和成形油缸(3),驅動油缸(2)里的活塞(4)與成形油缸(3)里的活塞(5)之間連有傳動軸(6),成形油缸(3)的一端聯(lián)接有成形盆(7),成形盆(7)的內徑與成形油缸(3)內徑一致,成形盆(7)的底部設有面條成形孔(7a),面條成形孔(7a)的外端聯(lián)接有面條成形管(29),繞面機設在面條成形機的一側,并使繞面機上的繞面棍(8)位于面條成形管(29)的下方,兩繞面棍(8)的兩端可拆卸聯(lián)接在面棍安裝架(26)上,面棍安裝架(26)通過軸承支撐在繞面機架(9)上,在繞面棍(8)的下方設有螺旋桿(10),螺旋桿(10)上套有帶內螺紋的套筒(11),套筒(11)上固定有導面桿(12),導面桿(12)的端部設有導面槽(13),導面桿(12)的上部位于繞面機架(9)上端的兩橫梁之間,螺旋桿(10)的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在繞面機架(9)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機架(1)上安裝有電機(14),電機(14)的輸出端通過變速箱(15)聯(lián)接液壓泵(16),液壓泵(16)通過兩油管(17、18)分別與驅動油缸(2)內活塞(4)兩側的液壓腔相連,液壓泵(16)的輸出端設有換向閥(27),換向閥(27)的兩端口均設有壓力開關(28)。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面機架(9)上安裝有電機(19),電機(19)的輸出端通過皮帶與減速輪(20)相聯(lián),減速輪(20)通過皮帶與螺旋桿(10)端部的皮帶輪(21)相聯(lián),該皮帶輪(21)同時通過皮帶與面棍安裝架(26)外端部的皮帶輪(22)相聯(lián)。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所述成形機架(1)上伸出的支撐臂(23)上安裝有食用油槽(24),該食用油槽(24)在上下方向位于面條成形管(29)出口與導面槽(13)之間,食用油槽(24)底部設有成形面條過孔(25)。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驅動油缸(2)與成形油缸(3)的相對端面上各設有一個行程開關(30),在傳動軸(6)上設有與行程開關(30)相對應的碰塊(31),在成形盆(7)與面條成形管(29)之間設有閥門(32),在繞面機架(9)上端橫梁的兩頭各設有一個行程開關(33)。
專利摘要一種手工面制作輔助裝置,由面條成形機和繞面機組成,在面條成形機上,驅動油缸(2)里的活塞(4)與成形油缸(3)里的活塞(5)之間連有傳動軸(6),成形油缸(3)一端聯(lián)接有成形盆(7),繞面機設在面條成形機的一側,繞面機上的繞面棍(8)位于面條成形管(29)下方,繞面棍(8)兩端可拆卸聯(lián)接在面棍安裝架(26)上,在繞面棍(8)下方設有螺旋桿(10),螺旋桿(10)上套有帶內螺紋的套筒(11),套筒(11)上固定導面桿(12),導面桿(12)端部有導面槽(13)。本實用新型將手工面制作過程中最復雜和最需要技巧的工序用機械來代替,從而可大大節(jié)省勞動力,提高生產(chǎn)效率,并使生產(chǎn)的面條粗細均勻,質量提高。
文檔編號A21C11/00GK2817458SQ2005200098
公開日2006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8月23日
發(fā)明者鐘錚 申請人:鐘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