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果保鮮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果保鮮劑。
背景技術:
我國地域廣大,許多南方生長的水果北方沒有,為了滿足各地人們的需求,往往通過汽車、火車、飛機等各種運輸手段來調濟這些鮮果,但由于各種水果保鮮期短,采摘兩三天后就會變色、表皮變皺或腐爛,無法進行長途運輸,人們就采取了冷藏、氣藏、γ-射線照射或化學藥劑浸泡等方法來對其進行保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保鮮設備笨重昂貴,使用有局限性,且排放的廢料和放射源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難以解決,而許多水果保鮮劑的配方都少不了抗生、消殺、防腐等一類藥品,都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慢性健康損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接以水果為保鮮劑主要原料,無化學成份,生產成本低,保鮮方法簡單,保鮮效果好的水果保鮮劑。
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發(fā)明的原理是通過滿足果皮有效獲得類肥養(yǎng)分達到營養(yǎng)果實,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延緩乙烯釋放量,促進經果皮吸收養(yǎng)分等鮮果物質代謝過程,達到保鮮目的。即以養(yǎng)促鮮。
本發(fā)明采用常規(guī)可食用農產品作為水果保鮮劑的主要原材料基質,其它原材料也完全來源于農林植物和環(huán)保產品,以確保使用本發(fā)明生產出來的保鮮劑無毒無害。
本發(fā)明包括兩部分基質、保鮮劑。
基質以李子果(亦稱三華李、三月李)為原料,取汁,成為基質,或以李子果為原料,取汁,加糖,成為基質,李子果汁與糖的比例為1∶0.1~2.5。
保鮮劑在基質的基礎上加水,基質與水的配比為1∶5~60,即成保鮮劑;或分別再加入微量多種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制成保鮮劑,也可以將氨基酸、有機酸等直接加入基質中,后加水,制成保鮮劑。
基質的制備方法有三種①將李子果搗爛、壓榨、過濾、取原汁,成為基質。②將李子果搗爛、壓榨、過濾、取原汁,再加入糖后成為基質。③將李子果搗爛、壓榨、加入糖、取高滲液、過濾,將高滲液存放,經自然發(fā)酵后的液體,成為基質。
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是在基質的基礎上加水,基質與水的最佳比例為1∶5~60,比例大于1∶60仍然有效,只是隨著濃度下降效果隨之下降。
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是在基質或基質加水后再加入微量多種氨基酸,如復合氨基酸,或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纈氨酸、亮氨酸、正亮氨酸、賴氨酸、羥丁氨酸、脯氨酸、酪氨酸、胱氨酸,多種氨基酸與基質的比例為1∶1000。
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是在基質或基質加水后再加有機酸,如檸檬酸、草酸,有機酸與基質的比例為1∶300~1000。
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是在基質或基質加水后再加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與基質的比例為1∶100~1000。
發(fā)明人對零售市場購進的鮮荔枝進行保鮮(即荔枝歷經常規(guī)的采收、運輸、存儲、批發(fā)、批零、零售至少1天),作為實驗樣品,常溫(26~33℃)保鮮時間4~8天。同樣采用歷經常規(guī)的采收、運輸、存儲、批發(fā)、批零、零售,至少采收1天后的荔枝作為實驗樣品,進行保鮮處理后冷藏,保鮮時間10~20天(保鮮時間除了受蟲、損傷、擠壓等因素影響外,還受荔枝本身品種差異性因素的影響)。
用本發(fā)明方法進行保鮮處理后的荔枝進行不規(guī)則冷藏常溫切換,每天1~2次,每次5~10分鐘,最長時間是連續(xù)18天,本發(fā)明的保鮮護色作用能有效抑制果皮進行性褐化(未經保鮮的荔枝一般第3天果皮即褐化),而使鮮果的果皮顏色保持新鮮不變和肉質保持新鮮。
本發(fā)明應用范圍①鮮果采收下來篩選后,進行保鮮處理。②對未經保鮮處理,次日運到批發(fā)市場的鮮果進行保鮮處理。③常溫運輸、冷藏運輸前預處理。④鮮果上貨架前處理。⑤對各環(huán)節(jié)鮮果二次反復保鮮處理。
本發(fā)明使用方法①用水將保鮮劑稀釋至有效濃度范圍后,根據實際需要,把鮮果浸泡5~20分鐘,或1小時內,撈起片刻待水滴干,用塑料袋包裝。②貨架期反復噴淋保鮮。③用3~16℃或常溫的水將保鮮劑稀釋至有效濃度范圍后,把鮮果浸泡5~20分鐘,或1小時后,撈起片刻待水滴干,用塑料袋包裝,放入泡沫箱密封。
本發(fā)明與現有同類水果保鮮劑相比,其優(yōu)越性是(1)本發(fā)明以成熟果實李子作保鮮劑主要原材料,通過壓榨取原汁或高滲提取內容物等方法提取保鮮劑基質。由于李子是日常可食用的且價格低廉的農產品果實,因此,原材料是屬于取不盡、用不絕的無公害來源。
(2)本發(fā)明配方中的其它原材料完全來源于農林植物和無毒的工業(yè)產品,或生物制品。
(3)本發(fā)明不使用任何抗生素、消毒劑、防腐劑以及含苯化合物等藥品或有毒有害化工產品作為主要劑、添加劑、輔助劑等,從根本上消除消費群體超微超慢健康損害。
(4)本發(fā)明從原材料到保鮮劑成品的全過程,均處于低能低耗,無污染,適合環(huán)保產業(yè)發(fā)展。
(5)本發(fā)明在促進我國南方水果產業(yè)發(fā)展的同時,消耗大量的原料也是來源于不同類的農產品,從一種高附加值農產品的需要促進另一種農產品的種植,對實施生態(tài)農業(yè)產業(yè)十分有利。
(6)本發(fā)明使用方便,可單獨使用,也可以同其它物理保鮮設備綜合使用,提高保鮮效果。完全保留了鮮果原有的色澤和香、鮮、甜味。
(7)本發(fā)明高技術含量,低生產成本,工藝流程簡單,設備低廉,既適合中小企業(yè)生產,又適合大型集團化企業(yè)生產。
(8)本發(fā)明增鮮增色效果顯著,處理后立刻顯示出效果。尤其是對陳放的水果二次保鮮效果更為顯著,對保持和提高商品原有的價格起決定性作用。
(9)本發(fā)明有替代部分進口和出口的潛力。隨著國內、國際市場對藥品和有毒有害化工產品進入農產品市場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現有保鮮劑配方又離不開抗生素、消殺劑、防腐劑的成份。本發(fā)明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和物質保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1稱取三華李果1000g,白糖100g。將三華李果通過機械搗爛,壓榨,過濾,去核去渣,取原汁,加入白糖攪拌均勻,所得的混合液體作為保鮮劑的基質備用。
實施例2稱取三月李果1000g,白糖2000g。將三月李果通過機械切碎,搗爛,壓榨,加入白糖,取高滲提取內容物,過濾,去核去渣,將高滲原汁存放,經自然發(fā)酵后,作為保鮮劑基質備用。
實施例3稱取三華李果1000g,將三華李果通過機械搗爛,壓榨,過濾,去核去渣,取原汁,所得的液體作為保鮮劑的基質備用。
實施例4取實施例1基質1000ml。配制方法用4~16℃自來水10000ml將基質稀釋配制成荔枝保鮮劑。使用方法將荔枝浸泡10分鐘,撈起片刻待水滴干,用塑料袋包裝,放入泡沫箱密封冷藏。
實施例5取實施例2基質1000ml。配制方法用自來水10000ml將基質稀釋配制成荔枝保鮮劑。使用方法將荔枝浸泡1小時,撈起片刻待水滴干,用塑料袋包裝。
實施例6取實施例2基質1000ml,稱取天門冬氨酸0.1g、谷氨酸0.1g、纈氨酸0.1g、亮氨酸0.1g、正亮氨酸0.1g、賴氨酸0.1g、羥丁氨酸0.1g、脯氨酸0.1g、酪氨酸0.1g、胱氨酸0.1g。配制方法常溫下用礦泉水15000ml將基質、各種氨基酸稀釋配制成草莓保鮮劑。使用方法將草莓浸泡5分鐘,撈起片刻,待水滴干,用塑料袋包裝,放入泡沫箱密封冷藏。
實施例7取實施例3基質1000ml,稱取復合氨基酸10g。配制方法常溫下用礦泉水50000ml將基質、各種氨基酸稀釋配制成草莓保鮮劑。使用方法將草莓浸泡10分鐘,撈起片刻,待水滴干,用塑料袋包裝。
實施例8取實施例1基質1000ml、維生素C1g。配制方法用4~16℃自來水10000ml將基質稀釋,把維生素C1g加入稀釋液中,攪拌溶解,配制成草莓保鮮劑。使用方法,將草莓浸泡10分鐘,撈起片刻等水滴干,用塑料袋包裝,放入泡沫箱密封冷藏。
實施例9取實施例2基質1000ml、檸檬酸1g、草酸1g。配制方法常溫下用自來水30000ml將基質稀釋,把檸檬酸、草酸加入稀釋液中,攪拌溶解,配制成荔枝保鮮劑。使用方法將荔枝浸泡30分鐘,撈起片刻,待水滴干,用塑料袋包裝,放入紙箱。
在進入商品銷售時,可以基質的形式銷售,具體使用時,按說明書注明的比例,加入水后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水果保鮮劑,其特征是①基質以李子果為原料,取汁,成為基質,或以李子果為原料,取汁,加糖,成為基質,李子果汁與糖的比例為1∶0.1~2.5;②保鮮劑在基質的基礎上加水,基質與水的配比為1∶5~60,即成保鮮劑;或分別再加入微量多種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制成保鮮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果保鮮劑,其特征是基質的制備方法是將李子果搗爛、壓榨、過濾、取原汁,成為基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果保鮮劑,其特征是基質的制備方法是將李子果搗爛、壓榨、過濾、取原汁,再加入糖后成為基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果保鮮劑,其特征是基質的制備方法是將李子果搗爛、壓榨、加入糖、取高滲液、過濾,將高滲液存放,經自然發(fā)酵后的液體,成為基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果保鮮劑,其特征是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是在基質的基礎上加水,基質與水的比例為1∶5~6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果保鮮劑,其特征是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是在基質或基質加水后再加入多種氨基酸,如復合氨基酸,或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纈氨酸、亮氨酸、正亮氨酸、賴氨酸、羥丁氨酸、脯氨酸、酪氨酸、胱氨酸,多種氨基酸與基質的比例為1∶100~10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果保鮮劑,其特征是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是在基質或基質加水后再加有機酸,如檸檬酸、草酸,有機酸與基質的比例為1∶300~100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果保鮮劑,其特征是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是在基質或基質加水后再加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與基質的比例為1∶100~100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水果保鮮劑,包括基質及配制成保鮮劑的方法,基質以李子果(三華李、三月李)為原料,取汁,或加糖,成為基質。在基質的基礎上加水,基質與水的配比為1∶5~60,即成保鮮劑;或再分別加入多種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制成保鮮劑。本發(fā)明中的原材料完全來源于農林植物果實和無毒的工業(yè)產品,或生物制品,從根本上消除消費群體超微超慢健康損害。本發(fā)明使用方便,可單獨使用,也可以同其它物理保鮮設備綜合使用,提高保鮮效果,完全保留了鮮果原有的色澤和香、鮮、甜味。本發(fā)明高技術含量,低生產成本,工藝流程簡單,設備低廉,既適合中小企業(yè)生產,又適合大型集團化企業(yè)生產。
文檔編號A23B7/08GK1669448SQ20051001853
公開日2005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7日
發(fā)明者農慶平 申請人:農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