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效葉面肥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植物葉面噴施的葉面肥。
現(xiàn)在,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實行配方施肥,發(fā)展復混肥以及廣泛施用的葉面肥,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各國農(nóng)業(yè)施肥重要的發(fā)展趨勢,這對于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克服因缺乏微量元素肥料而導致出現(xiàn)嚴重的生理病害、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化肥對環(huán)境的影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肥料生產(chǎn)中葉面肥的生產(chǎn)和應用發(fā)展很快,盡管這些葉面肥在某些地區(qū)、在某些作物上施用后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存在許多影響葉面肥充分發(fā)揮效果和推廣使用的問題。如有的葉面肥使用劑量很小,氮、磷、鉀營養(yǎng)元素含量太低,甚至沒有這些營養(yǎng)元素,而有的葉面肥料有氮、磷、鉀、鈣、鎂等營養(yǎng)元素,但又沒有特別注重微量營養(yǎng)元素,因此,在一些葉面肥料中各種營養(yǎng)元素搭配不合理,嚴重限制了這些肥料的使用及其效果,有的葉面肥料溶液沒有特別注意到肥料溶液的特點,溶液很不穩(wěn)定,出現(xiàn)沉淀或甚至發(fā)生分解,給肥料帶來不利的效果。
鑒于上述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葉面肥料。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高效葉面肥料的生產(chǎn)方法。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高效植物葉面肥,其特征在于該葉面肥組成如下(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尿素或硫酸銨 40-60%磷酸一氫銨或磷酸二氫銨 5-20%磷酸二氫鉀 2-18%硫酸鉀 8-16%微量元素肥料 8-15%輔劑 1-5%其中所述微量元素肥料以微量肥料總重量計是七水合硫酸錳 22-27%七水合硫酸鎂 35-40%七水合硫酸亞鐵 8-12%一水合硫酸鋅 6-10%
五水合硫酸銅 1-4%硼砂 9-13%鉬酸銨 2-5%其中所述的輔劑以輔劑總重量計是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鈉鹽 8-12%吲哚丁酸 0.8-1.5黃腐植酸 35-50%檸檬酸 37-45%吐溫10 6-10%。
一種所述的葉面肥,其特征在于該葉面肥組成如下(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尿素或硫酸銨 45-55%磷酸一氫銨或磷酸二氫銨 8-15%磷酸二氫鉀 2-16%硫酸鉀 10-15%微量元素肥料 10-14%輔劑 2-4%其中所述微量元素肥料以微量肥料總重量計是七水合硫酸錳 24-26%七水合硫酸鎂 36-40%七水合硫酸亞鐵 9-11%一水合硫酸鋅 7-10%五水合硫酸銅 2-3%硼砂 10-12%鉬酸銨 2-4%其中所述的輔劑以輔劑總重量計是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鈉鹽 8-10%吲哚丁酸 1.0-1.3黃腐植酸 38-45%檸檬酸 40-45%吐溫10 8-9%。
上述的葉面肥,其特征在于該葉面肥含有如下組份殺蟲劑、殺菌劑。
一般地按照上述高效葉面肥組成分別稱取尿素或硫酸銨、磷酸一氫銨或磷酸二氫銨、磷酸二氫鉀、硫酸鉀、微量元素肥料七水合硫酸錳、七水合硫酸鎂、七水合硫酸亞鐵、一水合硫酸鋅、五水合硫酸銅、硼砂、鉬酸銨;輔劑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鈉鹽、吲哚丁酸、黃腐植酸、檸檬酸、吐溫10,經(jīng)粉碎后,再將這些原料進行混配,拌勻而得到其產(chǎn)品。
本高效葉面肥料作為葉面噴施用,當然也可浸種或拌種使用。葉面施用時,大田作物在生長發(fā)育期(如苗期、拔節(jié)期、盛花期、灌槳期),選在陰天早晨9-10點鐘或下午4點鐘以后噴施,噴施6小時內(nèi)如下雨還需重噴,每個生長季節(jié)施用兩次,每畝用量為200克,用水溶解,其濃度控制在1∶300-400(重量)。
采用本發(fā)明的葉面肥料浸種時,用水溶解該肥料,但控制其溶液濃度為1∶300(重量)??刹捎猛ǔ5慕N方法浸種。
在拌種時,采用2-3克本發(fā)明葉面肥料用水溶解后拌種1000克??刹捎猛ǔ5陌璺N方法拌種。
本發(fā)明高小葉面肥料具有以下積極效果1、營養(yǎng)元素配比合理,并且含量非常高,因此作物增產(chǎn)效果非常顯著,大田試驗結果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表明,糧食作物可增產(chǎn)10%、棉花等經(jīng)濟作物增產(chǎn)10%以上,蔬菜水果等可更高一些。
2、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果實品質(zhì),提高果實的蛋白質(zhì)和糖的含量。增強作物的抗逆性,能顯著增強作物抗干旱、抗干熱風、抗病蟲害的能力。
3、產(chǎn)品穩(wěn)定、易于儲存,易于溶解,使用方便。
下面將通過一些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可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
實施例1稱取尿素40克、磷酸一氫銨20克、磷酸二氫鉀2克、硫酸鉀15克,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混合物(1);稱取七水合硫酸錳3.3克、七水合硫酸鎂6克、七水合硫酸亞鐵1.2克、一水合硫酸鋅1.5克、五水合硫酸銅0.6克、硼砂1.8克、鉬酸銨0.75克也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稱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0.08克、吲哚丁酸0.015克、黃腐植酸0.47克、檸檬酸0.4克、吐溫100.07克,采用上述同樣設備和方法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輔劑(3)。再將混合物(1)、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與輔劑(3)進行混配,拌勻而得到其產(chǎn)品。將這種產(chǎn)品按照所述產(chǎn)品與水的重量比為1∶300溶解其產(chǎn)品。溶解時可將其水溶液溫度控制在50℃,并在該溫度下保持30分鐘。這種溶液進行了玉米葉面噴施試驗,結果表明在施用底肥相同的情況下,噴施該葉面肥的畝產(chǎn)量比未噴施該葉面肥的增產(chǎn)12%。
實施例2稱取尿素45克、磷酸一氫銨16克、磷酸二氫鉀8克、硫酸鉀10克,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混合物(1);稱取七水合硫酸錳2.6克、七水合硫酸鎂3.8克、七水合硫酸亞鐵0.9克、一水合硫酸鋅1.0克、五水合硫酸銅0.2克、硼砂1.0克、鉬酸銨0.2克也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稱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0.32克、吲哚丁酸0.04克、黃腐植酸1.6克、檸檬酸1.8克、吐溫100.32克,采用上述同樣設備和方法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輔劑(3)。再將混合物(1)、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與輔劑(3)進行混配,拌勻而得到其產(chǎn)品。將這種產(chǎn)品按照所述產(chǎn)品與水的重量比為1∶300溶解其產(chǎn)品。溶解時可將其水溶液溫度控制在52℃,并在該溫度下保持30分鐘。這種溶液進行了玉米葉面噴施試驗,結果表明在施用底肥相同的情況下,噴施該葉面肥的畝產(chǎn)量比未噴施該葉面肥的增產(chǎn)11%。
實施例3稱取硫酸銨50克、磷酸二氫銨12克、磷酸二氫鉀10克、硫酸鉀13克,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混合物(1);稱取七水合硫酸錳2.88克、七水合硫酸鎂4.8克、七水合硫酸亞鐵1.2克、一水合硫酸鋅1.08克、五水合硫酸銅0.24克、硼砂1.32克、鉬酸銨0.36克也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稱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0.18克、吲哚丁酸0.026克、黃腐植酸0.76克、檸檬酸0.8克、吐溫100.16克,采用上述同樣設備和方法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輔劑(3)。再將混合物(1)、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與輔劑(3)進行混配,拌勻而得到其產(chǎn)品。將這種產(chǎn)品按照所述產(chǎn)品與水的重量比為1∶300溶解其產(chǎn)品。溶解時可將其水溶液溫度控制在52℃,并在該溫度下保持30分鐘。這種溶液進行了小麥葉面噴施試驗,結果表明在施用底肥相同的情況下,噴施該葉面肥的畝產(chǎn)量比未噴施該葉面肥的增產(chǎn)9%。
實施例4稱取硫酸銨55克、磷酸一氫銨10克、磷酸二氫鉀14克、硫酸鉀15克,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混合物(1);稱取七水合硫酸錳3.5克、七水合硫酸鎂5.0克、七水合硫酸亞鐵1.54克、一水合硫酸鋅1.12克、五水合硫酸銅0.42克、硼砂1.68克、鉬酸銨0.56克也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稱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0.2克、吲哚丁酸0.024克、黃腐植酸0.9克、檸檬酸0.76克、吐溫10 0.18克,采用上述同樣設備和方法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輔劑(3)。再將混合物(1)、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與輔劑(3)進行混配,拌勻而得到其產(chǎn)品。將這種產(chǎn)品按照所述產(chǎn)品與水的重量比為1∶350溶解其產(chǎn)品。溶解時可將其水溶液溫度控制在50℃,并在該溫度下保持30分鐘。這種溶液進行了面花葉面噴施試驗,結果表明在施用底肥相同的情況下,噴施該葉面肥的畝產(chǎn)量比未噴施該葉面肥的增產(chǎn)10%。
實施例5稱取尿素60克、磷酸一氫銨8克、磷酸二氫鉀16克、硫酸鉀10克,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混合物(1);稱取七水合硫酸錳2.3克、七水合硫酸鎂3.7克、七水合硫酸亞鐵1.0克、一水合硫酸鋅0.7克、五水合硫酸銅0.1克、硼砂1.3克、鉬酸銨0.4克也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稱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0.33克、吲哚丁酸0.042克、黃腐植酸1.5克、檸檬酸1.11克、吐溫100.12克,采用上述同樣設備和方法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輔劑(3)。再將混合物(1)、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與輔劑(3)進行混配,拌勻而得到其產(chǎn)品。將這種產(chǎn)品按照所述產(chǎn)品與水的重量比為1∶400溶解其產(chǎn)品。溶解時可將其水溶液溫度控制在50℃,并在該溫度下保持30分鐘。這種溶液進行了白菜葉面噴施試驗,結果表明在施用底肥相同的情況下,噴施該葉面肥的畝產(chǎn)量比未噴施該葉面肥的增產(chǎn)35%。
實施例6稱取硫酸銨52克、磷酸二氫銨5克、磷酸二氫鉀18克、硫酸鉀8克,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混合物(1);稱取七水合硫酸錳5.13克、七水合硫酸鎂6.65克、七水合硫酸亞鐵2.28克、一水合硫酸鋅1.14克、五水合硫酸銅0.19克、硼砂1.71克、鉬酸銨0.38克也采用通常的磨碎機械進行磨碎,再采用機械方法將這些組分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稱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0.48克、吲哚丁酸0.032克、黃腐植酸1.4克、檸檬酸1.56克、吐溫10 0.4克,采用上述同樣設備和方法混合均勻,將這種混合物稱為輔劑(3)。再將混合物(1)、微量營養(yǎng)元素混合物(2)與輔劑(3)進行混配,拌勻而得到其產(chǎn)品。將這種產(chǎn)品按照所述產(chǎn)品與水的重量比為1∶300溶解其產(chǎn)品。溶解時可將其水溶液溫度控制在55℃,并在該溫度下保持30分鐘。這種溶液進行了蘋果葉面噴施試驗,結果表明在施用底肥相同的情況下,噴施該葉面肥的畝產(chǎn)量比未噴施該葉面肥的增產(chǎn)26%。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植物葉面肥,其特征在于該葉面肥含有如下組份(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尿素或硫酸銨 40-60%磷酸一氫銨或磷酸二氫銨5-20%磷酸二氫鉀 2-18%硫酸鉀 8-16%微量元素肥料 8-15%輔劑 1-5%其中所述微量元素肥料以微量肥料總重量計是七水合硫酸錳 22-27%七水合硫酸鎂 35-40%七水合硫酸亞鐵 8-12%一水合硫酸鋅 6-10%五水合硫酸銅 1-4%硼砂 9-13%鉬酸銨 2-5%其中所述的輔劑以輔劑總重量計是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鈉鹽 8-12%吲哚丁酸 0.8-1.5黃腐植酸 35-50%檸檬酸 37-45%吐溫10 6-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面肥,其特征在于該葉面肥含有如下組份(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尿素或硫酸銨 45-55%磷酸一氫銨或磷酸二氫銨8-15%磷酸二氫鉀 2-16%硫酸鉀 10-15%微量元素肥料 10-14%輔劑 2-4%其中所述微量元素肥料以微量肥料總重量計是七水合硫酸錳 24-26%七水合硫酸鎂 36-40%七水合硫酸亞鐵9-11%一水合硫酸鋅 7-10%五水合硫酸銅 2-3%硼砂 10-12%鉬酸銨 2-4%其中所述的輔劑以輔劑總重量計是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鈉鹽 8-10%吲哚丁酸 1.0-1.3黃腐植酸 38-45%檸檬酸40-45%吐溫108-9%。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葉面肥,其特征在于該葉面肥含有如下組份殺蟲劑、殺菌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效植物葉面肥,它由大量營養(yǎng)元素、微量營養(yǎng)元素化合物等組成,具有增產(chǎn)顯著、改善果實品質(zhì)、經(jīng)濟效益明顯的積極效果。
文檔編號C05G3/00GK1199726SQ9711623
公開日1998年11月25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4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9月4日
發(fā)明者陳良玉, 徐慶海 申請人:陳良玉, 徐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