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無公害葡萄生產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屬于果樹病蟲害防治領域。
背景技術:
葡萄(vitisviniferal.)作為一種重要的藤本經濟果樹,在世界果樹生產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我國水果生產中,和蘋果、柑橘、梨、香蕉并列為我國五大水果。葡萄栽培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眾多果樹種類的大樹種之一。葡萄對土壤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是很嚴格,其經濟壽命可以達30年左右,有的地方高達100年以上,且適應性強、易豐產、營養(yǎng)價值高、經濟效應好。紅羅莎里奧原產地日本,為歐亞種,親本為rosariobianco×rubyokuyama。1999年,江蘇省蘇州、南京等地引入此品種,該品種為晚熟鮮食葡萄品種,其果粒大、多汁,粒重11g,平均穗重600~650g,果皮粉紅美觀、果粉多,果肉味甜爽口,有淡玫瑰香味,風味極好。果實9月上旬成熟,供應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
當今社會,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對優(yōu)質安全果品的需求量也在日益上升,為了滿足國內市場對優(yōu)質葡萄果的需要,同時為擴大葡萄產品的國際市場,就必須實行葡萄無公害生產。而葡萄無公害生產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病蟲害防治和科學選用農藥?,F階段,很多果農片面地追求果品的品質和產量,大量地施用化肥農藥,對食品安全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尤其是農藥的選用,往往在殺害病菌、害蟲的同時,也殺死了有益病菌,病蟲抗性也在藥物使用中不斷增強,結果造成病蟲害一旦爆發(fā),就難以控制,只能是農藥施用次數越來越多,用量愈來愈大,進入一個長期的惡性循環(huán)。有研究發(fā)現,人類的癌癥等疾病大幅度地增加,與化肥農藥施用、環(huán)境的污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紅羅莎里奧葡萄在整個生長發(fā)育時期,常有不同病蟲害的發(fā)生,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白粉病、炭疽病和黑痘病等,主要蟲害有葉蟬、煙粉虱、紅蜘蛛和夜蛾幼蟲等,已經嚴重影響了其果品上市的品質和產量,果農對這些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需求十分迫切。而目前,葡萄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多、雜、亂,不同品種間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很多時候,果農只能籠統地按照一種葡萄的防治方法,以點蓋面盲目地對不同葡萄品種進行相同方式地防治,防治效果不理想。一種葡萄無公害生產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的提出,可以給果農提供一個更加準確、高效、有針對性的葡萄病蟲害防治措施,在不影響葡萄品質和果農收益的情況下,可以大幅度減輕環(huán)境污染,有利于生態(tài)平衡的恢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重點在于針對一種葡萄具體的生長物候期提供詳細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通過各種防治方式的密切配合,協同控制并減少化學農藥的濫用,可以將紅羅莎里奧葡萄病蟲害控制在防治指標的合理閾值內,實現葡萄無害化生產。
本發(fā)明針對紅羅莎里奧整個周年生長發(fā)育期的關鍵物候期,包括休眠期、萌芽期、新梢發(fā)育期、開花及果實膨大期、封穗期、轉色成熟期、采后營養(yǎng)恢復期,制定適合7個物候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如下:
(1)休眠期(1月-3月)
①紅羅莎里奧葡萄在冬季落葉以后一定要做好清園工作,在清園過程中,首先要采取物理防治和園藝防治,將枯枝落葉清掃干凈的同時,結合冬季修剪,修剪采取短梢方式,留2個芽,及時清除架上干枯的葡萄果穗并刮除枝蔓上病皮、老皮。清理出來的枯枝落葉,采取集中深埋的方式處理掉。其次,采取化學防治,在葡萄樹發(fā)芽前用藥1次,主要在葡萄架面、地面、水泥柱、樹桿及周邊道路等地方,均噴施500倍機油石硫合劑或者100倍五氯酚鈉,值的注意的是每個園子必須噴灑到位,起到殺菌、殺螨作用,這樣做的目的對病蟲害的發(fā)生起到預防作用,尤其對黑痘病的發(fā)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殺菌效果。
②合理施基肥,主要以腐熟雞糞為主,目的是促進葡萄樹積攢營養(yǎng),在此后地生長發(fā)育中有足夠的能力抵抗病蟲害的發(fā)生及危害。
③在病蟲害發(fā)生初期,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對于蟲害的發(fā)生,一是園內安裝頻振式殺蟲燈,用于近距離光誘殺透翅蛾成蟲,采用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通過消滅害蟲成蟲,降低他們的繁殖能力,顯著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二是使用一種生物農藥1.5%除蟲菊素,此藥對瞞類和蚜類害蟲具有很好的殺害效果,使用此生物制劑的同時,注意將園子周圍生長的雜草清除,這樣就破壞了害蟲的棲息地,可以有效地減少害蟲的繁殖,為葡萄樹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④在病蟲危害達防治指標時,如霜霉病發(fā)生,及時使用58%甲霜靈·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該藥劑在治療霜霉病的同時,又能夠防治多種真菌病害。白腐病發(fā)生時,及時使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對水600倍液。
紅羅莎里奧葡萄此時期容易發(fā)生的病蟲害有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螨類、蚧殼蟲、透翅蛾。通過以上防控方法的配合使用,可使該時期葡萄病蟲害發(fā)生控制在6%以內。
(2)萌芽期(4月)
①進入春季,紅羅莎里奧葡萄樹體開始萌動,在芽體逐漸膨大過程中,主要注意預防此后生長過程中黑痘病的發(fā)病,在萌芽期要做好此病原菌葡萄痂囊腔菌的殺滅。方法如下:用機油石硫合劑500倍或者100倍五氯酚鈉進一步對整個園子以及周邊道路進行噴灑,再一次加強預防黑痘病的發(fā)生。
②在展葉的初期,及時噴施40%氟硅唑(福星)8000倍,另外適當搭配70%代森錳鋅(山德生)或者70%丙森鋅(安泰生)600倍,主要目的是預防其他病害,這些藥劑使用間隔時間為7~10d。
(3)新梢發(fā)育期(5月)
①紅羅莎里奧葡萄在新稍抽出過程中,最易發(fā)生的病害是灰霉病。
②在未發(fā)現病害前,首先采用物理、園藝方式,控制好外部環(huán)境條件。一是人為調節(jié)大棚內的溫濕度,使白天溫度控制在29-32℃,空氣濕度控制在75%,夜晚溫度控制在8-13℃,空氣濕度不超過85%,這樣可以抑制病菌孢子萌發(fā),預防病害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二是采取設施覆蓋地膜措施,降低棚內濕度,提高地溫,抑制灰霉病病菌孢子萌發(fā),促進根系生長發(fā)育,增強樹體長勢,提高抗病能力。這樣做的另一個目的是使土壤中殘留的一部分病菌不易向空氣中散發(fā),減少了侵染發(fā)病的機會。
③利用物候法、觀察法做好病害預測預報工作,一旦發(fā)病及時發(fā)現,灰霉病發(fā)病初期癥狀表現為抽出的新梢和幼葉先感病,為淡褐色且不規(guī)則的病斑,靠近葉脈處病斑尤其多。采用現代生物防治方法:奧力克-霉止50ml+靚果安50ml+大蒜油50ml,對水15kg進行噴施,3天進行1次,連用2-3次即可控制好病情。發(fā)現葡萄葉片上出現不太明顯的輪紋,雨季時,葉片出現灰色的霉層,表明灰霉病為害嚴重,必須采取化學防治手段,輪換噴施40%嘧霉胺(施佳樂)和50%異菌脲1000倍、25%啶菌噁唑(菌思奇)750倍,要求在開花前用藥。
④防治病害中,結合修剪,剪去葡萄樹體有病蟲害的枝葉,并帶出果園及時銷毀。
通過4個防治方法的綜合應用,可使紅羅莎里奧葡萄在此期發(fā)生病蟲害機率降低,并能夠減少農藥使用次數1次。
(4)開花及果實膨大期(5月中下旬-6月)
①在開花前夕必須重點防治穗軸褐枯病,才能保證整個開花期的安全,包括受粉基本基數對果實穗型和產量的影響程度。防治方法:在穗長達5cm時,噴施24%腈苯唑(應得)3000倍,或者343%戊唑醇(好立克)+70%丙森鋅(安泰生)800倍。
②防治病害最重要的時期是在紅羅莎里奧落花以后,要按時使用殺菌劑,可以使用68.75%噁酮·錳鋅,或者75%代森錳鋅+40%氟硅唑,這類殺菌劑殺菌譜廣,防治效果好,對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均表現有療效,但是該時期霜霉病重點以預防為主,選用藥劑有10%氰霜唑(科佳)1000倍、68.75%噁酮·錳鋅(杜邦易保)800倍、70%丙森鋅(安泰生)600倍。該時期易發(fā)生的蟲害有金龜子、透翅蛾和葉蟬,防治要求在傍晚時分開始進行噴藥,藥劑主要選用40%樂果1000倍或90%敵百蟲800倍噴施,同時配合人工捕殺、黑光燈、誘殺等物理方法捕捉殺滅成蟲。如果開花后遇到雨水較多季節(jié),換用藥劑為68.75%噁酮·錳鋅+10%噁唑菌酮+10.67%氟硅唑+硼肥(利樂硼)。
③通過以上藥劑的選用,可使此期紅羅莎里奧葡萄病蟲害發(fā)生控制在10%以內。
(5)封穗期(7月)
①紅羅莎里奧葡萄在7月份進入封穗期,該時期是葡萄周年生長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個時期,容易發(fā)生的病害有霜霉病、酸腐病、白腐病。
②霜霉病和酸腐病是該時期最大的病害威脅,而對于酸腐病,46%氫氧化銅(美國杜邦殺菌劑可殺得叁千)是唯一可以選用的藥劑,使用該藥劑,還有一個殺菌作用,就是對于霜霉病也有很好的效果。白腐病是引起葡萄果實腐爛的主要病害,紅羅莎里奧果實損失率在9%-12%,露天栽培,該時期遇到連續(xù)陰雨,損失達60%,甚至失收??梢赃x擇的藥劑有35%丙唑·多菌靈(春滿春)1500倍、24%噻呋酰胺(滿穗)1500倍、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愛苗)3000倍。
③注意預防裂果并引發(fā)病害。紅羅莎里奧葡萄栽培措施適當,裂果發(fā)生少,一般情況下,可以選用鈣肥(美鈣鎂)750倍1次用以預防裂果的發(fā)生。但是套袋的園子,必須定時拆開套袋檢查,一旦發(fā)現病害就必須立即撤掉有病害的袋子,并選擇相應藥劑進行噴藥防治,發(fā)現不及時,防治不到位,會造成相當嚴重的損失,但是必須遵守用藥原則,采果前10~15d停止噴施任何的藥劑。
(6)轉色成熟期(8月)
①著色均勻提升葡萄品質。該時期適當噴施植物生長營養(yǎng)調節(jié)劑(卡樂紅)750倍,0.2%磷酸二氫鉀,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優(yōu)聰素)600倍,共噴施2次,使果實甜度增加,增色均勻。
②紅羅莎里奧葡萄逐漸成熟過程中,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痘病。炭疽病主要防治使用藥劑為43%戊唑醇5000倍,25%咪鮮胺1500倍。黑痘病主要防治藥劑為65%代森鋅、25%甲霜靈6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
③該時期主要蟲害有葉蟬、紅蜘蛛和夜蛾等,分別選用藥劑90%敵百蟲800倍、40%樂果1000倍、20%除蟲脲1500倍進行防治,并配合黑光燈、性誘劑、糖醋液進行物理誘殺成蟲,效果更佳。
(7)采后營養(yǎng)恢復期(9-12月)
①紅羅莎里奧葡萄一般一季的掛果量達1500kg/667m2,產量高,樹體的有機營養(yǎng)被消耗大,采果后樹勢衰退,急需補充恢復營養(yǎng)。通過土壤增施有機生態(tài)肥,增加土壤有機質,保證樹體有足夠的綠葉,能夠充分進行光合作用,使樹勢生長健壯,顯著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這樣在來年春季,才能實現整齊地發(fā)芽抽枝,顯著降低病原基數。
②葡萄采后主要注意防治霜霉病和褐斑病。方法:霜霉病,噴施50%錳鋅·氟嗎啉(施得益)600倍或68.75%氟菌·霜霉威(銀法利)600倍或66.8%丙森·纈霉威(霉多克)600倍。褐斑病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落葉上越冬,該時期及時防治褐斑病,主要目的是減少越冬菌源,減低來年5、6月份褐斑病發(fā)病機率。防治方法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
下面采用2個實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詮釋,這些詮釋并不是對本發(fā)明方法作更針對性的限定。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對本發(fā)明方法所作的相應改進或等同替換仍然是屬于本發(fā)明方法的保護范圍之內。
鹽城市亭湖區(qū)陽光玫瑰葡萄園采用本發(fā)明病蟲害防治方法,對照紅羅莎里奧葡萄生長各個物候期進行病蟲害防治,2015、2016年2年生產一級果率分別為78%、85%,2年平均產量為1600kg/667m2。同時,輻射帶動周邊果農,尤其是種植大戶10戶,有力地推動了葡萄產業(yè)規(guī)范化病蟲防治體系的建立,有效控制黑痘病、霜霉病、酸腐病、白腐病、灰霉病、褐斑病、紅蜘蛛、葉蟬、透翅蛾、煙粉虱等葡萄病蟲害的發(fā)病及暴發(fā),2年共減少農藥施藥4次,平均節(jié)省農藥使用量38%,顯著增強了綠色果品品質,減少環(huán)境污染,改善種植生態(tài)環(huán)境,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了效益。
鹽城市鹽都區(qū)仰徐葡萄園在2014、2015、2016年連續(xù)3年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對紅羅莎里奧葡萄進行病蟲害防治,3年生產一級果率分別為70%、79%、80%,平均產量為1500kg/667m2。同時,輻射帶動周邊果農,尤其是種植大戶15戶,有力地推動了葡萄產業(yè)規(guī)范化病蟲防治體系的建立,有效控制黑痘病、霜霉病、酸腐病、白腐病、灰霉病、褐斑病、紅蜘蛛、葉蟬、透翅蛾、煙粉虱、金龜子等葡萄病蟲害的發(fā)病及暴發(fā),3年共減少農藥使用7次,平均節(jié)省農藥使用量45%,顯著增強了綠色果品品質,減少環(huán)境污染,改善種植生態(tài)環(huán)境,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