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作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豆紅薯套種方法。
背景技術:
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種子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大豆不單單指黃豆,它還包含黑豆和青豆等,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zhì)的作物,通常用來做各種豆制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zhì),大豆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高且氨基酸組成與動物蛋白質(zhì)近似,接近人體需要的比值,因而容易被消化吸收,是數(shù)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yǎng)學家推崇的食物,被稱為“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
紅薯又名山芋、紅玉、甘薯、番薯、番芋等,紅薯屬管狀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植株平臥地面斜上,通常以產(chǎn)塊根或葉為主,塊根是由不定根二次肥大而成,長于表土25cm深處,紅薯富含蛋白質(zhì)、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zhì),有“長壽食品”之譽。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并說海中之人食之長壽,中醫(yī)視紅薯為良藥。
由于現(xiàn)有土地資源較為緊張,同一土地上僅種植單一作物并不能充分你利用土地資源,帶來的效益并不高,因此人們逐漸探索不同作物套作的方法,套作指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也可稱為套種,主要作用是爭取時間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多樣性和最終經(jīng)濟效益,紅薯作物的產(chǎn)物為地下塊根,大豆作物的產(chǎn)物為地上種子,且對光能等需求度在各個時期不同,現(xiàn)有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開始嘗試紅薯大豆套種,但由于方式較為粗獷,套作時間掌握不佳,不能很好解決作物在套種共生期間互相爭奪日光、水分、養(yǎng)分等矛盾,從而最終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收益不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大豆紅薯套種方法,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能很好解決作物在套種共生期間互相爭奪日光、水分、養(yǎng)分等矛盾,從而最終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收益不高的問題。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大豆紅薯套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整地施肥:選擇陽光充足、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性土質(zhì)園地,清除樹根、雜草、石頭,粗耕20~30cm后按1000kg/畝均勻撒上富硒基肥后細耕、蓋平;將蓋平后的土壤整理成壟距60~80cm,壟高30~35cm的等腰梯形壟,等腰梯形壟底角為45°~60°,相鄰等腰梯形壟間開設20~30cm寬的排水溝,所述等腰梯形壟頂部沿中線挖設多個用于紅薯苗插芊的定植穴,定植穴底部埋設農(nóng)家腐熟糞肥,相鄰定植穴間距設置為50~60cm,等腰梯形壟兩側沿同一水平高度分別挖設一排豆穴,相鄰豆穴間距20~30cm;
2)紅薯幼苗定植:選擇短蔓品種,在4月底5月初陰雨天將紅薯幼苗進行滅菌滅蟲處理后,插芊于定植穴內(nèi)并用土壤進行固定,用生根水將定植穴澆透;其中滅菌滅蟲方式為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浸10分鐘,用以殺滅線蟲;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對紅薯幼苗基部6~8cm處浸泡10~15min,用以殺滅黑斑病菌。
3)大豆播種:剔除蟲蛀粒和雜質(zhì),選取大小均勻、表面光滑的春大豆作為豆種,將豆種曬種2~3天,選擇4月底5月初晴天將豆種與消毒劑拌勻消毒后進行播種,每個豆穴內(nèi)點播3~5顆豆種后用富硒蓋籽肥將豆種覆蓋,之后用自來水澆透豆穴;
4)管理與收獲:查苗補缺,及時補蔸;定期除草和驅(qū)除蟲害;大豆開花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化肥,紅薯薯塊膨大期追施鉀肥;大豆于七月中下旬收獲,紅薯于11月中下旬收獲;
進一步地,所述富硒基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湖北恩施的富硒礦粉500份、腐熟牛糞300份、土雜肥100份、谷殼60份、磷肥20份、氮肥15份、鉀肥5份、生石灰10份。
進一步地,所述大豆點播時的富硒蓋籽肥施用量為250kg/畝,富硒蓋籽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堆制而成:湖北恩施的富硒礦粉100份、土雜肥100份、腐熟牛糞40份、碳酸氫銨5份、過磷酸鈣5份。
進一步地,所述土雜肥由草木灰與泥肥攪拌而成,草木灰包括大豆收獲后的大豆苗燃燒形成的草木灰。
進一步地,所述豆穴內(nèi)的蓋籽肥厚度為1.5~2.0cm。
進一步地,所述消毒劑為50%多菌靈,用藥量為豆種重量的0.3%。
進一步地,所述大豆品種為由湖南省農(nóng)科院作物所育成的湘春豆24或湘春豆26,其中湘春豆24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55-75厘米,莖粗中等,對大豆花葉病毒病、霜霉病、細菌性斑點病具有較好的田間抗性,湘春豆26生育期95天左右,株高49.4厘米,莖粗中等,豐產(chǎn)性穩(wěn)定性表現(xiàn)好,具有很好的田間抗性。
進一步地,所述紅薯品種為廣薯87,廣薯87株型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shù)7-11條,單株結薯4-7個,薯塊下紡綞形,抗蔓割病、甘薯瘟病,耐貯藏性較好。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大豆紅薯套種方法,選擇合適的大豆和紅薯品種,在等腰梯形壟上合理分布種植,選擇合適的時間栽種和收獲,從而充分利用日光、水分、養(yǎng)分等資源并且相互促進的同時不引發(fā)資源搶奪矛盾,并且實現(xiàn)了最終產(chǎn)品收獲種類多且整體收益增長;本發(fā)明中大豆旺盛生長期紅薯苗生長緩慢,大豆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紅薯苗起到蔭蔽作用,使紅薯苗盡量發(fā)展根系,而后期大豆收獲后到紅薯苗迎來生長巔峰,能不受干擾的吸收大量陽光、水分、養(yǎng)分,而大豆收獲后能在土壤中留下大量自生固氮菌,對紅薯苗的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本發(fā)明中采用富硒基肥和富硒蓋籽肥,通過作物生長過程中自然吸收,最終得到營養(yǎng)健康的富硒大豆和富硒,具有更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的一種大豆紅薯套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整地施肥:選擇陽光充足、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性土質(zhì)園地,清除樹根、雜草、石頭,粗耕30cm左右后按1000kg/畝均勻撒上富硒基肥后細耕、蓋平;將蓋平后的土壤整理成壟距70cm左右,壟高30cm的等腰梯形壟,等腰梯形壟底角為45°,相鄰等腰梯形壟間開設20cm寬的排水溝,等腰梯形壟頂部沿中線挖設多個用于紅薯苗插芊的定植穴,定植穴底部埋設農(nóng)家腐熟糞肥,相鄰定植穴間距設置為50cm,等腰梯形壟兩側沿同一水平高度分別挖設一排豆穴,相鄰豆穴間距20cm;
2)紅薯幼苗定植:選擇廣薯87幼苗作為種苗,在4月底5月初陰雨天將紅薯幼苗進行滅菌滅蟲處理后,插芊于定植穴內(nèi)并用土壤進行固定,用生根水將定植穴澆透;其中滅菌滅蟲方式為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浸10分鐘,用以殺滅線蟲;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對紅薯幼苗基部6~8cm處浸泡10~15min,用以殺滅黑斑病菌。
3)大豆播種:選擇由湖南省農(nóng)科院作物所育成的湘春豆24作為豆種,剔除蟲蛀粒和雜質(zhì),選取大小均勻、表面光滑的豆種,將豆種曬種2~3天,選擇4月底5月初晴天將豆種與消毒劑拌勻消毒后進行播種,消毒劑為50%多菌靈,用藥量為豆種重量的0.3%。每個豆穴內(nèi)點播3顆豆種后用富硒蓋籽肥將豆種覆蓋,蓋籽肥厚度為1.5~2.0cm,之后用自來水澆透豆穴;
4)管理與收獲:查苗補缺,及時補蔸;定期除草和驅(qū)除蟲害;大豆開花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化肥,紅薯薯塊膨大期追施鉀肥;大豆于七月中下旬收獲,紅薯于11月中下旬收獲;
本實施例中,富硒基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湖北恩施的富硒礦粉500份、腐熟牛糞300份、土雜肥100份、谷殼60份、磷肥20份、氮肥15份、鉀肥5份、生石灰10份。
本實施例中,大豆點播時的富硒蓋籽肥施用量為250kg/畝,富硒蓋籽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堆制而成:湖北恩施的富硒礦粉100份、土雜肥100份、腐熟牛糞40份、碳酸氫銨5份、過磷酸鈣5份。
本實施例中,富硒基肥和富硒蓋籽肥中土雜肥均由草木灰與泥肥攪拌而成,草木灰包括大豆收獲后的大豆苗燃燒后形成的草木灰。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涉及的一種大豆紅薯套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整地施肥:選擇陽光充足、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性土質(zhì)園地,清除樹根、雜草、石頭,粗耕20cm后按1000kg/畝均勻撒上富硒基肥后細耕、蓋平;將蓋平后的土壤整理成壟距80cm左右,壟高35cm的等腰梯形壟,等腰梯形壟底角為60°,相鄰等腰梯形壟間開設30cm寬的排水溝,等腰梯形壟頂部沿中線挖設多個用于紅薯苗插芊的定植穴,定植穴底部埋設農(nóng)家腐熟糞肥,相鄰定植穴間距設置為55cm,等腰梯形壟兩側沿同一水平高度分別挖設一排豆穴,相鄰豆穴間距25cm;
2)紅薯幼苗定植:選擇廣薯87幼苗作為種苗,在4月底5月初陰雨天將紅薯幼苗進行滅菌滅蟲處理后,插芊于定植穴內(nèi)并用土壤進行固定,用生根水將定植穴澆透;其中滅菌滅蟲方式為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浸10分鐘,用以殺滅線蟲;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對紅薯幼苗基部6~8cm處浸泡10~15min,用以殺滅黑斑病菌。
3)大豆播種:選擇由湖南省農(nóng)科院作物所育成的湘春豆26作為豆種,剔除蟲蛀粒和雜質(zhì),選取大小均勻、表面光滑的豆種,將豆種曬種2~3天,選擇4月底5月初晴天將豆種與消毒劑拌勻消毒后進行播種,消毒劑為50%多菌靈,用藥量為豆種重量的0.3%。每個豆穴內(nèi)點播5顆豆種后用富硒蓋籽肥將豆種覆蓋,蓋籽肥厚度為1.5~2.0cm,之后用自來水澆透豆穴;
4)管理與收獲:查苗補缺,及時補蔸;定期除草和驅(qū)除蟲害;大豆開花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化肥,紅薯薯塊膨大期追施鉀肥;大豆于七月中下旬收獲,紅薯于11月中下旬收獲;
本實施例中,富硒基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湖北恩施的富硒礦粉500份、腐熟牛糞300份、土雜肥100份、谷殼60份、磷肥20份、氮肥15份、鉀肥5份、生石灰10份。
本實施例中,大豆點播時的富硒蓋籽肥施用量為250kg/畝,富硒蓋籽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堆制而成:湖北恩施的富硒礦粉100份、土雜肥100份、腐熟牛糞40份、碳酸氫銨5份、過磷酸鈣5份。
本實施例中,富硒基肥和富硒蓋籽肥中土雜肥均由草木灰與泥肥攪拌而成,草木灰包括大豆收獲后的大豆苗燃燒后形成的草木灰。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涉及的一種大豆紅薯套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整地施肥:選擇陽光充足、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性土質(zhì)園地,清除樹根、雜草、石頭,粗耕25cm后按1000kg/畝均勻撒上富硒基肥后細耕、蓋平;將蓋平后的土壤整理成壟距80cm左右,壟高35cm的等腰梯形壟,等腰梯形壟底角為50°,相鄰等腰梯形壟間開設25cm寬的排水溝,等腰梯形壟頂部沿中線挖設多個用于紅薯苗插芊的定植穴,定植穴底部埋設農(nóng)家腐熟糞肥,相鄰定植穴間距設置為60cm,等腰梯形壟兩側沿同一水平高度分別挖設一排豆穴,相鄰豆穴間距30cm;
2)紅薯幼苗定植:選擇廣薯87幼苗作為種苗,在4月底5月初陰雨天將紅薯幼苗進行滅菌滅蟲處理后,插芊于定植穴內(nèi)并用土壤進行固定,用生根水將定植穴澆透;其中滅菌滅蟲方式為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浸10分鐘,用以殺滅線蟲;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對紅薯幼苗基部6~8cm處浸泡10~15min,用以殺滅黑斑病菌。
3)大豆播種:選擇由湖南省農(nóng)科院作物所育成的湘春豆24作為豆種,剔除蟲蛀粒和雜質(zhì),選取大小均勻、表面光滑的豆種,將豆種曬種2~3天,選擇4月底5月初晴天將豆種與消毒劑拌勻消毒后進行播種,消毒劑為50%多菌靈,用藥量為豆種重量的0.3%。每個豆穴內(nèi)點播5顆豆種后用富硒蓋籽肥將豆種覆蓋,蓋籽肥厚度為1.5~2.0cm,之后用自來水澆透豆穴;
4)管理與收獲:查苗補缺,及時補蔸;定期除草和驅(qū)除蟲害;大豆開花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化肥,紅薯薯塊膨大期追施鉀肥;大豆于七月中下旬收獲,紅薯于11月中下旬收獲;
本實施例中,富硒基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湖北恩施的富硒礦粉500份、腐熟牛糞300份、土雜肥100份、谷殼60份、磷肥20份、氮肥15份、鉀肥5份、生石灰10份。
本實施例中,大豆點播時的富硒蓋籽肥施用量為250kg/畝,富硒蓋籽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堆制而成:湖北恩施的富硒礦粉100份、土雜肥100份、腐熟牛糞40份、碳酸氫銨5份、過磷酸鈣5份。
本實施例中,富硒基肥和富硒蓋籽肥中土雜肥均由草木灰與泥肥攪拌而成,草木灰包括大豆收獲后的大豆苗燃燒后形成的草木灰。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