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防控秋桃病害并提高秋桃品質的栽培棚架,屬農業(yè)設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秋桃多為種植在高原冷涼區(qū)域的桃樹,其生長期較長。在這些區(qū)域內由于受高原季風性氣候影響,干濕季節(jié)分明,6~10月最重要的生長期和成熟期恰好與雨季重疊,雨水飛濺和較高的濕度為病原菌的繁殖和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易造成褐斑穿孔病、褐腐病、褐色斑點病、黑星病、炭疽病、果腐病、細菌性穿孔病等多種病害爆發(fā)流行,發(fā)病率常高達80%以上。目前秋桃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果實套袋和噴施化學農藥的方式,但套袋后果實見不到光照,尤其是紫外線的照射,導致果實細胞過度膨大,肉質松軟,含水量少,嚴重影響了果實的品質;而為了控制葉部病害和果實脫袋后的病害危害,農民只能不斷增加農藥施用劑量和噴施次數來進行防治,從而導致大量農藥殘留,嚴重影響秋桃品質。這些問題均嚴重制約了秋桃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改進秋桃栽培技術是有效控制病害發(fā)生及提高品質的關鍵。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常規(guī)秋桃果實套袋栽培技術中病害防治難與果實品質差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防控秋桃病害并提高秋桃品質的栽培棚架。
本實用新型的能防控秋桃病害并提高秋桃品質的栽培棚架包括:拱形框架(1)、支架(3)、固膜桿(4)和連接桿(5)。支架(3)支撐拱形框架(1)形成棚框架,連接桿(5)和固膜桿(4)將每個棚框架按縱行連接成避雨棚架,頂部覆蓋透明防水膜(2),透明防水膜邊緣由固膜桿(4)固定。栽培棚架的數量視栽培面積而定。
本實用新型由市場購買的材料按常規(guī)方法制作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該棚架四面通風,僅頂部遮雨,能降低空氣濕度,避免雨水飛濺,切斷病害隨雨水傳播,有效控制病害發(fā)生與危害;
2、還能有效降低陽光直射,利于秋桃果實均勻著色,提高品質,延遲采收期,顯著控制日灼癥和裂果??;同時可以抵御倒春寒、冰雹等自然災害;
3、該棚架簡單、經濟、有效、實用、環(huán)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棚框架橫向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避雨棚架縱向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一步的詳述。本實用新型由市場購買的材料按常規(guī)方法制作而成。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能防控秋桃病害并提高秋桃品質的栽培棚架包括:拱形框架1、支架3、固膜桿4和連接桿5。支架3支撐拱形框架1形成棚框架,連接桿5和固膜桿4將每個棚框架按縱行連接成避雨棚架,頂部覆蓋透明防水膜2,透明防水膜邊緣由固膜桿4固定。栽培棚架的數量視栽培面積選擇三組。
避雨棚支架高a為220-250cm,栽培墑寬b為240-260cm,棚間距c為40cm,排水溝寬d為50cm,棚弧高e為50-100cm,支架間距f為200-220cm,棚寬g為240-260cm,棚弧支桿長h為200-220cm,支架與桃樹間距i為100-110cm,棚邊緣高j與桃樹等高為200-230cm,棚框架間距k為300cm。
支架3為水泥樁、或金屬管柱、或木質柱、或塑料柱材料。拱形框架1為金屬管桿、或水泥架、或木質桿、或塑料桿、或竹質桿材料。連接桿5為金屬管桿、或木質桿、或塑料桿、或竹質桿。固膜桿4為金屬槽管或桿、或木質桿、或塑料桿、或竹質桿。透明防水膜2為塑料、或塑料薄膜、或塑料透光板、或玻璃。
田間試驗結果表明:
(1)棚架栽培對秋桃細菌性穿孔病、黑星病、褐腐病、褐色斑點病、白粉病、青霉病、果腐病、軟腐病等果實病害較不避雨套袋打藥栽培技術和不避雨不套袋打藥栽培技術的防治效果均高達83%以上;對細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的葉部病害防治效果也均在50%以上。而避雨棚內,套袋處理較不套袋處理能夠顯著降低流膠病的發(fā)生(P<0.05)。
(2)9月初~10月果實進入成熟期脫紙袋后,棚架栽培的果實品質顯著高于室外套袋或不套袋栽培的果實品質,且延長果實采收期20~30天,擴大經濟效益。
(3)棚架栽培與室外套袋或不套袋栽培相比,還能有效抵御2月底~3月花期倒春寒,6~10月果實生長期和成熟期持續(xù)暴雨、冰雹、冷霧及低溫自然災害的危害,有利于秋桃健康生長。
(4)棚架栽培能夠有效減少病害防治成本和生產工序,提升秋桃品質,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秋桃綠色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