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盤,尤其是一種具有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全自動澆水花盤柜。
背景技術:
如今,綠化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除了室外大量的綠化帶及不同種類的樹木花草,室內(nèi)也衍生出濃縮的綠化環(huán)境—盆栽。目前市場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盆栽用具,包括不同材質(zhì)的花盆、花架,需要人工定期澆水,耗費時間和精力;同時花盆和花架所營造的綠化面積有限,特別是一些面積較大的公共場合,花盆或花架的實用就顯得微不足道,觀賞價值大大降低。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具有水循環(huán)的全自動花盤柜,可以根據(jù)需要:當綠化面積有限時候,可以將單個花盤托進行左右、上下拼接固定,形成小規(guī)模的“綠化墻”,當需要無限擴大綠化面積時,可利用多個連體花盤托進行上下、左右拼接固定,形成大規(guī)模的“綠化墻”,操作性強,具有很高的商品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花柜具有的自動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以有效解決人為定期澆水問題,適合家庭、辦公室、公共場所,值得推廣普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花架、花盆功能性單一、綠化面積有限,并且需要人工定期澆水等問題,提出一種具有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全自動澆水花盤柜,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具有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全自動澆水花盤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花柜、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組合花盤;
所述花柜包括底座、立柜,所述底座由鏤空盒、活動封蓋組成,底座底部設有萬向輪,所述鏤空盒體內(nèi)設有水池,所述水池頂部為開放口,所述立柜背板內(nèi)壁設有支架,所述支架設有若干橫向桿;所述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設置于立柜內(nèi),包括水管、水泵、發(fā)動機、外接電源、抽水管,所述水管包括縱向水管和橫向水管,所述橫向水管設置于立柜頂板內(nèi)側,橫向水管上設有出水口,所述縱向水管底部連有水泵、發(fā)動機,縱向水管上設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管端口放置于水池內(nèi);所述組合花盤包括花盤托和花盤,所述花盤托上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花盤罩裝置,花盤托設有儲水槽,所述儲水槽四周、底部密封,頂部為開放口,儲水槽背部外側設有掛鉤,所述掛鉤固定于支架橫向桿上,儲水槽兩側設有滑軌,所述滑軌內(nèi)設有活動插銷,儲水槽底部設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延伸至儲水槽內(nèi)部,所述儲水槽前端設有傾斜花盤罩,所述花盤罩頂部設有卡槽;所述花盤底部設有通水孔,頂部設有卡扣,所述花盤底部外側設有過度切面,所述花盤通過卡扣和花盤罩設置的卡槽的固定傾斜嵌套于花盤罩內(nèi),花盤底部延伸至儲水槽內(nèi)。
進一步的,所述花盤罩、花盤為圓柱、立方體、圓錐、多棱柱、多棱錐其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位置與儲水槽的開放口位置對應,所述儲水槽底部通水管與下一級儲水槽開放口對應,最底側通水管與水池的開放口對應。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設計出一種花盤柜,可以根據(jù)需要,通過花盆托兩側設置的滑軌、活動插銷,進行左右、上下無限延長固定連接,從而擴大盆栽養(yǎng)殖面積或擺放造型,大大提高了觀賞價值,通過萬向輪的設置,可以隨意移動位置。
花柜內(nèi)部設有的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接通電源后,橫向水管的出水口向儲水槽中進行注水,實現(xiàn)自動澆水,傾斜設置的花盤罩和花盤,可以保證盆栽中有充足的水分,花盤的過度切面,可以有效控制水位恒定,杜絕植株過度缺水或水量過剩而死亡的問題,儲水槽底部設置的通水孔,可以將過剩的水流通到下一級儲水槽,直至流到水池中,再通過抽水管進入水管從而達到循環(huán)的效果。
綜上所述,一種具有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全自動澆水花盤柜,不僅可以省去人工澆水的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全自動澆水,維持植株生長所需要的水分,而且可以隨意改變其造型,提高其欣賞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花柜結構示意圖。
圖2是花柜使用主視圖。
圖3是單個花盤拖側視圖及仰視圖。
圖4是花盤立體圖及俯視圖。
圖5是花盤托連接示意圖。
圖6花盤托、花盤組合使用示意圖。
圖7為多個連體花盤托主視圖及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至附圖6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具有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全自動澆水花盤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花柜、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組合花盤;所述花柜包括底座1、立柜2,所述底座1由鏤空盒、活動封蓋組成,底座1底部設有萬向輪,所述鏤空盒體內(nèi)設有水池13,所述水池13頂部為開放口,所述立柜2背板內(nèi)壁設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設有若干橫向桿;所述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設置于立柜2內(nèi),包括水管3、水泵、發(fā)動機、外接電源、抽水管4,所述水管3包括縱向水管和橫向水管,所述橫向水管設置于立柜2頂板內(nèi)側,橫向水管上設有出水口31,所述縱向水管底部連有水泵、發(fā)動機,縱向水管上設有抽水管4,所述抽水管4管端口放置于水池13內(nèi);所述組合花盤包括花盤托5和花盤6,所述花盤托5上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花盤罩56裝置,花盤托5設有儲水槽51,所述儲水槽51四周、底部密封,頂部為開放口,儲水槽51背部外側設有掛鉤52,所述掛鉤52固定于支架21橫向桿上,儲水槽51兩側設有滑軌53,所述滑軌53內(nèi)設有活動插銷54,儲水槽51底部設有通水管55,所述通水管55延伸至儲水槽51內(nèi)部,所述儲水槽51前端設有傾斜花盤罩56,所述花盤罩56頂部設有卡槽57;所述花盤6底部設有通水孔61,頂部設有卡扣62,所述花盤6底部外側設有過度切面63,所述花盤6通過卡扣62和花盤罩設置的卡槽56的固定傾斜嵌套于花盤罩56內(nèi),花盤6底部延伸至儲水槽51內(nèi)。
所述花盤罩56、花盤6為圓柱、立方體、圓錐、多棱柱、多棱錐其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出水口31位置與儲水槽51的開放口位置對應,所述儲水槽51底部通水管55與下一級儲水槽開放口對應,最底側通水管55與水池13的開放口對應。
實施例1:
如圖3至圖6所示,利用花盤托上設有一個花盤罩56進行長度和高度的增加,長度和高度上可擴展成20cm至100cm,形成小規(guī)模的“綠化墻”。將花盤6套嵌于花盤罩56中,利用掛鉤52固定于支架21橫向桿上,將相鄰的單個花盤托通過滑軌53、活動插銷54進行左右、上下固定連接;接通電源,抽水管4將水池13中的水流通到水管5中,通過橫向水管的出水口31,將水流入到儲水槽51內(nèi),當水位高于儲水槽內(nèi)通水管55高度時,水流通過通水管55進入下一級儲水槽51內(nèi),直至進入最后一層儲水槽,水流進入水池13完成一個循環(huán),實現(xiàn)全自動澆水過程。
實施例2:
如圖7所示,利用花盤托上設有3個花盤罩56進行長度和高度的增加,長度和高度擴展的范圍30cm,一米,十米,百米甚至更寬更長更高,形成大規(guī)模的“綠化墻”。將花盤6套嵌于花盤罩56中,利用掛鉤52固定于支架21橫向桿上,將相鄰的單個花盤托通過滑軌53、活動插銷54進行左右、上下固定連接;接通電源,抽水管4將水池13中的水流通到水管5中,通過橫向水管的出水口31,將水流入到儲水槽51內(nèi),當水位高于儲水槽內(nèi)通水管55高度時,水流通過通水管55進入下一級儲水槽51內(nèi),直至進入最后一層儲水槽,水流進入水池13完成一個循環(huán),實現(xiàn)全自動澆水過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花盤托上設置的花盤罩數(shù)量不限,但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