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采摘工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蓮蓬采摘器。
背景技術:
蓮蓬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在蓮蓬成熟后需要對其進行采摘?,F(xiàn)有對蓮蓬進行采摘時,多以人工下水采摘為主,此種采摘方式雖然簡單快捷,但是只能在生產(chǎn)中運用。在如“農(nóng)家樂”等觀光旅游項目中,對于休閑旅游的人群來說,傳統(tǒng)下水采摘蓮蓬的方式并不適合,但是若僅在岸邊進行采摘,可采摘的范圍又過小且易落水。因此,急需一種較佳的蓮蓬采摘器具。
中國專利號2012204282944中公開了一種蓮蓬采摘器,其主要由網(wǎng)兜、剪刀、托架、支撐桿和滑動桿組成,該裝置雖然能夠較好地延長采摘距離,但是其施力力矩較小且在采摘期間網(wǎng)兜會頂?shù)缴徟畹闹吻o,從而不便于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是提供一種蓮蓬采摘器,其能夠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某種或某些缺陷。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蓮蓬采摘器,其包括支撐桿,支撐桿右端側(cè)面沿徑向設有固定轉(zhuǎn)軸,固定轉(zhuǎn)軸上鉸接有相互呈“X”形的第一刀桿和第二刀桿;第一刀桿和第二刀桿右部的相對側(cè)均構造有刃口且伸出支撐桿,支撐桿右端設有開口朝向第一刀桿和第二刀桿的收集網(wǎng);第一刀桿的左端鉸接有第一直桿,第二刀桿的左端鉸接有第二直桿,第一直桿和第二直桿的中部通過銷軸轉(zhuǎn)動連接;第一直桿的左端鉸接有第一連桿,第二直桿的左端鉸接有第二連桿;
支撐桿自左端面沿軸向向內(nèi)設有抽拉通道,抽拉通道右部內(nèi)壁向外擴張形成彈簧腔,彈簧腔側(cè)壁上設有與第一直桿和第二直桿相對的行程口;抽拉通道內(nèi)設有活動桿且活動桿左端伸出抽拉通道,彈簧腔內(nèi)軸向滑動地設有與活動桿固接的擋塊,活動桿在彈簧腔左端面與擋塊間的部位處穿設有壓縮彈簧;
活動桿右端設有伸出行程口的連接桿,連接桿同時與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對應端鉸接;連接桿位于行程口右端時第一刀桿和第二刀桿張開至最大角度。
本實用新型中,活動桿能夠通過連接桿帶動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張合,從而能夠帶動第一直桿和第二直桿張合,進而帶動第一刀桿和第二刀桿張合,從而使第一刀桿和第二刀桿能夠較佳地相互配合以對蓮蓬支撐莖進行剪切。相比于現(xiàn)有通過繩索帶動剪切裝置的方式,本實用新型更容易施力,從而便于使用者使用。
本實用新型中,活動桿能夠設于支撐桿內(nèi)部,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整體結(jié)構較為簡潔,便于攜帶。
本實用新型中,活動桿能夠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始終保持連接桿位于行程口右端,從而使得第一刀桿和第二刀桿能夠保持張開狀態(tài),從而便于使用者對蓮蓬進行采摘。
作為優(yōu)選,彈簧腔橫截面構造成扁圓形,擋塊構造成與彈簧腔相配合的形狀且與活動桿螺紋配合。
本實用新型中,擋塊和彈簧腔的橫截面能夠均構造成相互配合的扁圓形,且擋塊還能夠與活動桿螺紋配合,從而使得,通過轉(zhuǎn)動活動桿即可較佳地將擋塊設于彈簧腔內(nèi)適合位置處,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便于裝配。
作為優(yōu)選,收集網(wǎng)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筒狀固定圈和網(wǎng)兜。
本實用新型中,收集網(wǎng)能夠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筒狀固定圈和網(wǎng)兜,筒狀固定圈的設置使得,使用者在對蓮蓬進行采摘時,網(wǎng)兜不會自收集網(wǎng)開口處翻出,從而使得收集網(wǎng)不會對采摘過程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作為優(yōu)選,連接桿與活動桿焊接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桿能夠與活動桿焊接連接,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便于裝配。
作為優(yōu)選,固定轉(zhuǎn)軸與支撐桿焊接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固定轉(zhuǎn)軸能夠與支撐桿焊接連接,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便于裝配。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的一種蓮蓬采摘器的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中的一種蓮蓬采摘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應當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中所采用的如“左”、“右”等方位詞,均是基于說明書附圖的圖1中的視圖方向而言,其僅為便于簡潔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而不應當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作的任何限定。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應當理解的是,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解釋而并非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蓮蓬采摘器,其包括支撐桿110,支撐桿110右端側(cè)面沿徑向設有固定轉(zhuǎn)軸160,固定轉(zhuǎn)軸160上轉(zhuǎn)接有相互呈“X”形的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右部的相對側(cè)均構造有刃口且伸出支撐桿110,支撐桿110右端設有開口朝向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的收集網(wǎng)170;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的左端分別轉(zhuǎn)接有第一直桿142和第二直桿141,第一直桿142和第二直桿141的中部通過銷軸轉(zhuǎn)動連接,第一直桿142和第二直桿141的左端分別轉(zhuǎn)接有第一連桿132和第二連桿131。
如圖2所示,支撐桿110自左端面沿軸向向內(nèi)不貫通地構造有抽拉通道211,抽拉通道211右部內(nèi)壁向外擴張構造成彈簧腔212,彈簧腔212側(cè)壁上構造有與第一直桿142和第二直桿141相對的行程口111;抽拉通道211內(nèi)設有活動桿120且活動桿120左端伸出抽拉通道211,彈簧腔212內(nèi)軸向滑動地設有與活動桿120固接的擋塊230,活動桿120在彈簧腔212左端面與擋塊230間的部位處穿設有壓縮彈簧220。
活動桿120右端設有伸出行程口111的連接桿240,連接桿240同時與第一連桿132和第二連桿131的對應端轉(zhuǎn)動轉(zhuǎn)接;行程口111構造成,連接桿240位于行程口111右端時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張開至最大角度,連接桿240位于行程口111左端時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閉合。
如圖3所示,彈簧腔212橫截面構造成扁圓形,擋塊230構造成與彈簧腔212相配合的形狀且與活動桿120螺紋配合。
本實施例中,收集網(wǎng)17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筒狀固定圈251和網(wǎng)兜252。連接桿240與活動桿120焊接連接,固定轉(zhuǎn)軸160與支撐桿110焊接連接。
本實施例中,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的長度構造成在其相互閉合時能夠完全遮蓋收集網(wǎng)170開口的中部,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的寬度構造成在其相互閉合時遮蓋收集網(wǎng)170開口的三分之一。
本實施例的蓮蓬采摘器在使用時,使用者握持支撐桿110的左端,并將收集網(wǎng)170扣合在待采集蓮蓬處,拉動活動桿120,即可較佳地控制第一刀桿151和第二刀桿152的刃口對蓮蓬的支撐莖進行剪切,之后翻轉(zhuǎn)收集網(wǎng)170即可較佳地將采集的蓮蓬收集于收集網(wǎng)170中。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jié)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jīng)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jié)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