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作物收割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收割機的清選篩。
背景技術:
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相關技術背景進行說明,但這些說明并不一定構成本實用新型的現(xiàn)有技術。
申請?zhí)枮?00810014352.7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收割機清選篩,包括篩框上依次排列設有若干魚鱗篩篩板,篩板前部依次排列設有若干魚鱗篩片,各篩板后部分別依次排列設有若干穿條孔,各篩板通過分別依次穿過各篩板上相應穿條孔的穿條串在一起。這種清選篩在收割小麥時,由于麥粒顆粒較大不易被風吹走、穎糠質量小易被風吹起帶走,在收割時期,作物含水量低不易與篩面粘結,收割小麥效果理想。但在秋季收割谷子作物時,谷子顆粒小易被風吹走,造成篩面損失。潮濕的谷麻子和莖葉易粘附在魚鱗篩片上,堵塞篩片縫隙而造成谷粒無法從篩面落下,難以達到清選目的,篩面損失大。
申請?zhí)枮?00620130410.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玉米收獲機清選篩,包括上下并列設置的上篩和下篩,所述上篩和下篩上均設有工作面上具有篩孔的篩板,上、下篩的篩板均是由工作面彎折呈三角形的多個篩片首位焊接而構成呈連續(xù)破浪型的梯板,各篩片的工作面的三角形的尖端靠近物料流動方向的尾端,工作時,玉米粒、芯塊和殘余皮渣在上、下篩的篩板上由前向后運動,在震動中跳動,質量較大的玉米粒下沉而從篩板的篩孔中漏下進入輸送器,芯塊和殘余皮渣在風機的吹力作用下被吹走,由于篩板工作面呈連續(xù)破浪形,玉米籽粒在運行中可掉入破浪形篩板的波谷內而不容易被風吹走,從而減少了玉米清選中的損失。由于采用由工作面彎折成三角形的多個篩片首尾焊接而成的呈連續(xù)波浪型的梯板,收獲谷子時難以向后輸送物料,且孔型大,造成糧臟,不適合收獲谷子。
可見,現(xiàn)有清選篩在收獲谷子過程中,存在篩面損失大,清選不干凈、糧臟,篩面粘結穎糠和谷麻子,堵塞清選篩孔的現(xiàn)象,使用戶對收割效果嚴重不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收割機的清選篩,能夠減小收割機風機的風量對清選效果的影響,使谷粒不被風吹走,減小損失;能夠順利地將物料向后輸送,防止穎糠和谷麻子等堵塞清選孔,提高清選效果。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收割機的清選篩,包括:上篩、下篩和尾篩;其中,上篩設置在收割機清選室內,包括設置在后端的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和設置在前端的上篩沖孔篩板;下篩設置在上篩的下方,下篩的篩面與上篩之間留有間隙;尾篩設置在所述下篩的后端;上篩、下篩以及尾篩的篩面均為平面形篩面。
優(yōu)選地,上篩進一步包括上篩框;上篩沖孔篩板設置在上篩框的前端,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設置在上篩框的后端。
優(yōu)選地,上篩沖孔篩板與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位于同一平面內。
優(yōu)選地,上篩沖孔篩板的上端設置有至少一個上篩分流板。
優(yōu)選地,上篩分流板的鋸齒延伸方向與上篩沖孔篩板的篩面平行、且平行于物料傳送方向。
優(yōu)選地,下篩的前端與上篩的前端齊平或靠后。
優(yōu)選地,下篩包括:下篩框、和設置在下篩框上的下篩沖孔篩板。
優(yōu)選地,下篩沖孔篩板的上端設置有至少一個下篩分流板。
優(yōu)選地,下篩分流板的鋸齒延伸方向與下篩沖孔篩板的篩面平行、且平行于物料傳送方向。
優(yōu)選地,尾篩包括尾篩框、和設置在尾篩框上的尾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收割機的清選篩包括:上篩、下篩和尾篩,通過將上篩、下篩和尾篩的篩面設置為平面形篩面,能夠減小收割機的風機風量對物料的吹力,減小篩面損失;通過上篩上的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能夠 避免潮濕的谷麻子、莖葉、穎糠等堵塞篩孔,保持篩孔暢通,提高清選效果。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清選篩的篩孔不易堵塞,篩面損失小、清選效果好。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而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圖中:
圖1為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清選篩的收割機清選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的上篩的主視圖;
圖3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的上篩的俯視圖;
圖4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的下篩的主視圖;
圖5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的下篩的俯視圖;
圖6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的尾篩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對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描述僅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絕不是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用法的限制。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收割機的清選篩,包括:上篩10、下篩20和尾篩3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上篩10、下篩20以及尾篩30的篩面均為平面形篩面。與其他形式的篩面相比,采用平面形篩面能夠減小篩面對輸送物料的阻力,有利于將物料順利輸送至清選室外。
上篩10設置在收割機清選室內?,F(xiàn)有技術的清選篩或為魚鱗篩、或為篩網(wǎng)呈圓筒狀清選篩、或為篩板呈連續(xù)破浪型的梯板,在收割谷物時,潮濕的谷麻子和莖葉易粘附在魚鱗篩片上,堵塞篩網(wǎng)的孔格,使谷粒無法從篩面落下,難以達到清選目的,并且篩面損失大。本實用新型的上篩10包括設置在后端的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和設置在前端的上篩沖孔篩板,潮濕的 谷麻子和莖葉落入上篩10的篩面時粘結不到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上,不會堵塞篩網(wǎng)的孔格,有利于谷粒從篩面落下,減小篩面損失。
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上篩10的主視圖,其中上篩10進一步包括上篩框101,上篩沖孔篩板102設置在上篩框101的前端,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設置在上篩框101的后端。上篩框101為上篩10的骨架。在上篩框101的前端設置上篩沖孔篩板102,一方面能過濾物料中的谷粒,防止穎糠、秸稈、莖葉等落入清選室,提高清選效果和糧箱內糧食的清潔度;另一方面,上篩沖孔篩板102的篩孔較小,從上篩沖孔篩板102下端通過該篩孔吹入上篩沖孔篩板102上端的風量較少,因此較小的谷粒不易被風吹走,篩面損失小。未被分離的谷粒、以及被上篩沖孔篩板102阻擋的穎糠、秸稈、莖葉等被傳送到設置在上篩框101后端的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上。較大穎糠、秸稈、莖葉等無法穿過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的篩孔,因此不會落入清選室內;潮濕的秸稈、莖葉等不易粘結到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上因此不會堵塞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的篩孔,有利于谷粒從篩面上落下,減少篩面損失。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上篩沖孔篩板102與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位于同一平面內,如圖3所示。
為了使從脫粒室落入清選室的物料盡量均勻地分布于篩面上,可以在上篩沖孔篩板102的上端設置上篩分流板104,如圖3所示。上篩沖孔篩板102上可以僅設置一個上篩分流板104,也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設置兩個或多個,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在圖3示出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上篩分流板104通過上篩分流板固定件105固定在上篩沖孔篩板102上。上篩分流板104可以呈鋸齒狀,一方面,物料落入上篩分流板104時會被濺落散開,較均勻地分散在上篩沖孔篩板102上;另一方面,物料被上篩分流板104濺落散開時,更容易沿著上篩分流板104的鋸齒延伸方向分散開。若物料未經上篩沖孔篩板102篩分便直接濺落到后端的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上,會增加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的清選負荷。若物料中含有較多的穎糠、秸稈、莖葉等大顆粒物,過多的物料未經上篩沖孔篩板102篩分便直接濺落到后端的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上會降低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的清選效果,導致清選不干凈、糧食臟、損失大等問題。基于此,可以將上篩分流板104縱向設置;上篩分流板104縱向設置,是指使上篩分流板104的鋸齒延伸方向與上篩沖孔篩板202的篩面平行、且平行于物料傳送方向。
下篩20設置在上篩10的下方,下篩20的篩面與上篩10之間留有間隙。下篩20可以與上篩10平行或形成一定夾角。經過上篩10篩分的物料落入下篩20上進行進一步篩分。本實用新型中,下篩20的前端與上篩10的前端可以保持齊平,此時,經上篩10篩下的全部物料落入下篩20的篩面上。當然,下篩20的前端也可以與上篩10的前端可以保持一定距離。圖1示出了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清選篩的收割機清選系統(tǒng)的示意圖,其中上篩10、下篩20和尾篩30均固定在篩箱40內,下篩20的前端與上篩10的前端保持一定距離。此時,經上篩10篩下的部分物料直接落入清選室底殼50,經上篩10篩下的其它物料落入下篩20的篩面上進行進一步篩分。采用這種結構能夠減小下篩20的清選負荷。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下篩20包括:下篩框201、和設置在下篩框201上的下篩沖孔篩板202,參見圖4。下篩孔201為下篩20的骨架。在下篩框201上設置下篩沖孔篩板202,一方面能過濾物料中的谷粒,防止穎糠、秸稈、莖葉等落入清選室,提高清選效果和糧箱內糧食的清潔度;另一方面,下篩沖孔篩板202的篩孔較小,從下篩沖孔篩板202下端通過該篩孔吹入下篩沖孔篩板202上端的風量較少,因此較小的谷粒不易被風吹走,篩面損失小。未被分離的谷粒、以及被下篩沖孔篩板202阻擋的穎糠、秸稈、莖葉等被傳送到設置在下篩框201后端的尾篩30上。
為了使從上篩10落下的的物料盡量均勻地分布于下篩20的篩面上,可以在下篩沖孔篩板202的上端設置下篩分流板203,如圖3所示。在圖4示出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下篩分流板203通過下篩分流板固定件204固定在下篩沖孔篩板202上。沖孔篩板上可以僅設置一個下篩分流板203,也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設置兩個或多個,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下篩分流板203可以呈鋸齒狀,一方面,物料落入下篩分流板203時會被濺落散開,較均勻地分散在下篩沖孔篩板202上;另一方面,物料被下篩分流板203濺落散開時,更容易沿著下篩分流板203的鋸齒延伸方向分散開。若物料未經下篩沖孔篩板202篩分便直接濺落到后端的尾篩30上,會降低下篩20的清選效果;若物料中含有較多的穎糠、秸稈、莖葉等大顆粒物,過多的物料未經下篩沖孔篩板202篩分便直接濺落到后端的尾篩30上會降低尾篩的清選效果,導致清選不干凈、糧食臟等問題?;诖?,可以將下篩分流板203縱向設置;下篩分流板203縱向設置,是指使下篩分 流板203的鋸齒延伸方向與下篩沖孔篩板202的篩面平行、且平行于物料傳送方向。
尾篩30設置在下篩20的后端??梢酝ㄟ^連接結構使尾篩30與下篩20的后端固定連接,也可以在下篩20的后端設置槽框,將尾篩30銜接在下篩20后端的槽框內。如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尾篩30包括尾篩框301、和設置在尾篩框301上的尾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302。在圖6示出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尾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302通過尾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固定件303固定在尾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302上。尾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302的有益效果與上篩網(wǎng)格狀篩網(wǎng)103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解決篩面損失大、清選不干凈、糧臟、篩面粘結穎糠和谷麻子堵塞清選篩孔等技術問題。
雖然參照示例性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詳細描述和示出的具體實施方式,在不偏離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所述示例性實施方式做出各種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