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農(nóng)業(yè)育種技術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菱起源于歐洲和亞洲的溫暖地區(qū),中國是菱的原產(chǎn)地之一,菱在中國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菱屬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著生水底,水中泥根細鐵絲狀,5~10月開花,7~11月結果。菱的果實,即為菱角,垂生于密葉下水中,呈三角狀菱形,表面具淡灰色長毛,腰角位置無刺角,果喙不明顯,內(nèi)具1種子。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剝殼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之功效。
菱是一種有性繁殖的作物,其種子極易發(fā)芽。長期以來,生產(chǎn)栽培的菱品種多為傳統(tǒng)的地方品種,還有少量選育品種。而這些選育品種也是在地方品種的基礎上通過提純復壯得來的,選育的預見性不強。因此,目前所栽培的菱存在品種單一、種性退化嚴重等缺點。另一方面,雖然有性雜交作為許多作物的主要育種方法,已用來選育出大量品種,但目前還沒有通過人工雜交定向選育菱品種的報道,也沒有菱人工雜交技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通過人工雜交技術,定向選育出生長勢強、抗逆性強、雜交優(yōu)勢明顯的菱品種。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選擇父本菱、母本菱作為親本,分別培育,父本菱長出父本花蕾,母本菱長出母本花蕾;
選取萼片剛開裂至花瓣未松動的父本花蕾,并對父本花蕾進行套袋;選取萼片剛開裂的母本花蕾,除去母本花蕾的萼片、花瓣,再掐掉雄蕊,并對母本花蕾進行套袋;
將套袋揭開,取套袋后開花的父本菱的花粉對母本花進行授粉,繼續(xù)培育,收獲授粉后的母本菱的種子,即得菱雜交種子。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除去母本花蕾的萼片的方法是用醫(yī)用眼科剪刀剪去萼片中部以上部位,除去母本花蕾的花瓣的方法是用鑷子掐掉花瓣,掐掉雄蕊的方法是用鑷子掐掉雄蕊。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授粉是在母本花蕾去掉雄蕊后0~4h進行。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授粉時間在授粉當日的9:00~18:00。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授粉方法是:將父本花倒扣在母本花的柱頭上摩擦,使父本花的花粉均勻授于母本花的柱頭上。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父本菱的花粉為父本菱開花后0~4.5h的花粉。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父本菱開花是指花瓣完全張開,且花藥開裂,釋放花粉。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親本的培育方法為:于3月下旬,將菱種子在育苗田中播種,育苗田保持5~10cm水深,菱苗出水后,逐漸加深育苗田的水深,直至在移栽前一周與定植田同等水深30~40cm;播種后40~45d,將菱苗在定植田中定植,行距1.5~2.0m,穴距1.5~2.0m,每穴栽植2~4株菱苗。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完成授粉后的繼續(xù)培育方法為:對授粉后的母本花進行套袋,2d后,除去套袋,并將母本花摁入水中;授粉后22~28d,用紗網(wǎng)袋將母本菱的種子套住,種子成熟后,即得菱雜交種子。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其還包括以下步驟:將菱雜交種子水藏,第二年春季再育苗種植,選擇符合育種目標的單株。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為:首先,選擇父本菱、母本菱分別培育;其次,選取萼片剛開裂至花瓣未松動的父本花蕾套袋,選取萼片剛開裂的母本花蕾,除去萼片、花瓣,掐掉雄蕊,套袋;然后,在母本花蕾去掉雄蕊后0~4h,將套袋揭開,取套袋后開花的父本菱的花粉對母本花進行授粉,通過人工雜交技術,定向選育出生長勢強、抗逆性強、雜交優(yōu)勢明顯的菱雜交種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guī)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chǎn)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guī)產(chǎn)品。
下面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S1、選擇父本菱、母本菱作為親本,分別培育,父本菱長出父本花蕾,母本菱長出母本花蕾。其中,親本的培育方法為:于3月下旬,將菱種子在育苗田中播種、催芽育苗,育苗田保持5~10cm水深,菱苗出水后,逐漸加深育苗田的水深,直至在移栽前一周與定植田同等水深,均為30~40cm;播種后40~45d,將菱苗在定植田中定植,行距1.5~2.0m,穴距1.5~2.0m,每穴栽植菱苗2~4株。
按照Dafni的方法對菱進行雜交指數(shù)(OCI)的測量,表明菱有性繁育系統(tǒng)為自交親和,有時需要傳粉者。依據(jù)Cruden以P/O評判繁育系統(tǒng)的標準,表明菱的繁育系統(tǒng)為兼性異交。研究菱的開花動態(tài)結果表明:菱花期在5~10月,盛花期在7~8月,單朵花期15h,不同品種菱花開放高峰有差異,人工栽培菱大部分花在11:00~20:00開放,野生菱大部分花在5:00~14:00開放。以早晨開放的菱花為例,菱花從開放到凋謝的全過程為:8:00花蕾的萼片開裂;10:10花瓣高出萼片0.4cm,花瓣開始松動(此時剝開同種狀態(tài)的其他花蕾,可以見到1枚雄蕊與柱頭同高,并有少量花粉緊挨柱頭);11:00菱花開放,雄蕊散粉;14:00花粉已散盡,花柄依然挺立;23:00花柄倒入水中,即凋謝,35d后菱果成熟。
S2、選取萼片剛開裂至花瓣未松動的父本花蕾,并對父本花蕾進行套袋,以免花粉混雜或花粉被風吹落和被蟲子攜帶走;選取萼片剛開裂的母本花蕾,除去母本花蕾的萼片,具體是用醫(yī)用眼科剪刀剪去萼片中部以上部位,以防雜交種子裂果,然后除去母本花蕾的花瓣,具體是用鑷子掐掉花瓣,再掐掉雄蕊,具體是用鑷子掐掉雄蕊,然后對母本花蕾進行套袋,等待授粉。本實施例中,套袋為套硫酸紙袋,硫酸紙袋厚0.05mm,大小為6.5cm×5.5cm。
研究結果顯示:花蕾的萼片開裂后2h,花瓣開始松動,此時剝開同種狀態(tài)的其他花蕾,可以見到1枚雄蕊與柱頭同高,并有少量花粉緊挨柱頭,因此母本花蕾的去雄時間優(yōu)選在萼片剛開裂至開裂后1h的時間段內(nèi)。
S3、在母本花蕾去掉雄蕊后0~4h,優(yōu)選在去掉雄蕊后0~3h,更優(yōu)選在去掉雄蕊后0~2h,此時將母本花蕾套袋揭開,取套袋后開花的父本菱的花粉對母本花進行授粉,授粉時間最好在授粉當日的9:00~18:00,繼續(xù)培育,收獲授粉后的母本菱的種子,即得菱雜交種子。其中,授粉方法是:將父本花倒扣在母本花的柱頭上并輕輕摩擦,使父本花的花粉均勻授于母本花的柱頭上。另外,完成授粉后的繼續(xù)培育方法為:對授粉后的母本花進行套袋,2d后,除去套袋,并將母本花摁入水中;授粉后22~28d,優(yōu)選25d,用10.0cm×15.0cm紗網(wǎng)袋將母本菱的種子套住,同時將紗網(wǎng)袋栓在竹竿上,以防種子落入水中,35~40d種子成熟,此時可采收,即得雜交種子。
通過柱頭可授性檢驗結果表明:菱花在萼片開裂時即具強可授性,菱花在萼片開裂4h后,柱頭可授性急劇下降,為19.8%;菱花在萼片開裂3h后,柱頭可授性為47.0%;菱花在萼片開裂0~2h后,柱頭可授性為52.0~50.0%,此時,菱花的柱頭可授性相對最高,最適宜授粉。因此,在母本花蕾的萼片剛開裂時應立即去雄,才能保證在母本花蕾的萼片開裂0~2h(即在母本花蕾去掉雄蕊后0~2h)進行授粉,以保證母本花柱頭具有較高的可授性。此期雜交的菱的結實率達52.0%。
而且,由于授粉當天已對父本花蕾套袋,套袋1.5~3.5h后,父本菱開花,父本菱開花是指花瓣完全張開,且花藥開裂,釋放花粉,即可對父本花采粉。由菱花粉活力檢驗結果表明:從花瓣完全張開且花藥開裂,開始計算開花時間,菱花粉活力在開花之初較高,在開花1.5h后,花粉活力維持在48.8%,在開花4.5h后,花粉活力迅速下降;在開花24h后,花粉活力幾乎為零,完全失去活性。因此,本實施例中的父本菱的花粉為父本菱開花后0~4.5h(自花瓣完全張開且花藥開裂,開始計算開花時間),優(yōu)選為父本菱開花后0~1.5h的花粉,更優(yōu)選為父本菱開花后0~1h的花粉,最優(yōu)選為父本菱開花后0~0.5h的花粉。對菱花粉活力和柱頭的可授性檢測結果顯示,同一朵花的雌、雄器官在同一高度,時間上也能重合,自花授粉可以受精結實。
S4、將菱雜交種子水藏,第二年春季再育苗種植,選擇符合育種目標的單株。應該注意,采收后的成熟雜交種子應浸泡水中保存,自然發(fā)芽率高達95.0%以上。
其中,菱雜交種子培育方法為:
育苗及定植:3月下旬,將上述菱雜交種子在育苗田播種,播種后40~45d分單株在1m2的育種池定植,每1m2的育種池栽植1個單株,同時做好登記編號。
肥水管理:育苗田每667m2施復合肥10~15kg作基肥,水深宜為5~10cm。育種池基肥宜每667m2施復合肥30~40kg、鈣鎂磷肥45~55kg。在菱苗旺盛生長期,每667m2施復合肥8~12kg;開花結果期,每次間隔15d噴施0.2%磷酸二氫鉀葉面肥3~4次;8~10月,根據(jù)菱盤長勢,每隔30d施復合肥20~30kg/667m2。育種池前期保持15~25cm水深,初花后保持30~40cm水深。
選擇符合育種目標的單株的方法為:
M1初選:對上述菱雜交種子進行單株種植,選擇生長勢旺、抗性強、早熟高產(chǎn)的優(yōu)良單株,標記編號,并調(diào)查優(yōu)良單株菱生長過程中的各項指標,如菱盤直徑、葉片長度、葉片寬度、單株菱盤數(shù)、單個菱盤結果數(shù),嫩菱果皮顏色、果角個數(shù)、果實長度、果實寬度、單果質(zhì)量、單果肉質(zhì)量、果肉率、熟性、產(chǎn)量及抗病蟲能力等。
M2復選:根據(jù)觀察記載資料綜合分析結果,決定取舍,淘汰不符合指標要求的單株菱的種子,將符合育種目標的后代,繼續(xù)在1m2的育種池分單株種植。按上述過程一般應進行6~7年自交純合。
M3初步繁殖:將入選的單株,分別繁殖一定數(shù)量的群體,供品系比較試驗用,同時調(diào)查分析其繁殖力。
M4品系比較試驗:入選單株的繁殖后代稱為品系;以親本和有代表性的當?shù)刂髟耘嗥贩N作為對照,在同等栽培條件下進行比較試驗,比較鑒定的項目有菱盤直徑、葉片長度、葉片寬度、嫩菱果皮顏色、果角個數(shù)、果實長度、果實寬度、單果質(zhì)量、單果肉質(zhì)量、果肉率、熟性、產(chǎn)量及抗病蟲能力等。
M5報請審(認)定:經(jīng)品系比較試驗和區(qū)域適應性試種篩選出的優(yōu)良品系,即可報請省級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
M6原種繁殖:對所選育出的優(yōu)良菱品系,經(jīng)過相關單位審定后,進行繁殖,繁育出優(yōu)良菱原種。
M7繁育推廣:經(jīng)審定合格的優(yōu)良種苗即可繁育和大規(guī)模推廣。
本發(fā)明研究結果顯示:菱自然授粉結實率達85.7%,不去雄套袋(自交)結實率為80.9%,表明菱的傳粉形式是以自花授粉為主,采用本發(fā)明人工雜交育種方法的菱雜交結實率達52%。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特征和性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實施例1提供一種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親本材料:嘉魚菱,原產(chǎn)湖北省嘉魚縣;漢川紅菱,原產(chǎn)湖北省漢川市。均來自國家種質(zhì)武漢水生蔬菜資源圃。
親本的育苗及定植:選用嘉魚菱作為母本,漢川紅菱作為父本,3月底在育苗田中播種育苗,用種量0.6kg/m2,育苗田保持8cm水深,菱苗出水后,逐漸加深育苗田的水深,直至在移栽前一周與定植田同等水深35cm,播種后45d定植,定植前撒施基肥,行距1.8m,穴距1.8m,每穴栽植菱苗3株,父本菱長出父本花蕾,母本菱長出母本花蕾。
父本套袋:選取生長健壯飽滿、萼片剛開裂至花瓣還未松動前的父本花蕾,用硫酸紙袋套好,并扎口、掛牌,以免花粉混雜或被風吹落和蟲子攜帶走。
母本去雄套袋:選取生長健壯飽滿、萼片剛開裂的母本花蕾,先用醫(yī)用眼科剪刀剪去萼片中部以上部位,再用鑷子掐掉花瓣、雄蕊,用硫酸紙袋套好,并扎口、掛牌。
授粉:在菱母本花去掉雄蕊后0~3h內(nèi),將所套硫酸紙袋揭開,將剛開放的父本花倒扣在母本花的柱頭上并輕輕摩擦,使父本花粉均勻授于母本花的柱頭上,保證授粉時間在9:00~18:00,授粉后再用硫酸紙袋將母本花套好,扎口、掛牌,并在植株旁邊插上竹竿作為標記。授粉2d后,除去所套硫酸紙袋,同時將母本花摁入水中。
種子采收:授粉后25d用紗網(wǎng)袋將母本菱的種子套住,同時將紗網(wǎng)袋栓在竹竿上,以防落入水中,35~40d種子成熟,采收即得菱雜交種子,采收后的菱雜交種子應浸泡水中保存。
雜交種子的播種、育苗及定植:第二年3月底,將上述菱雜交種子在育苗田播種,播種后45d分單株在1m2的育種池定植,每1m2的育種池栽植1個單株即可。育苗田宜每667m2施復合肥12kg,水深宜為7cm;育種池基肥宜每667m2施復合肥35kg、鈣鎂磷肥50kg;在菱苗旺盛生長期,每667m2施復合肥10kg;開花結果期,每次間隔15d噴施0.2%磷酸二氫鉀葉面肥4次;8~10月,根據(jù)菱盤長勢,每隔30d施復合肥25kg/667m2。育種池保持35cm左右水深即可。
選育:選擇早熟、高產(chǎn)的菱單株。
(1)初選:根據(jù)育種目標,選擇生長勢旺、抗性強、早熟高產(chǎn)的若干優(yōu)良單株,標記編號,以供觀察;
(2)觀察:調(diào)查菱生長過程中的各項指標,如菱盤直徑、葉片長度、葉片寬度、單株菱盤數(shù)、單個菱盤結果數(shù),嫩菱果皮顏色、果角個數(shù)、果實長度、果實寬度、單果質(zhì)量、單果肉質(zhì)量、果肉率、熟性、產(chǎn)量及抗病蟲能力等;
(3)復選:根據(jù)觀察記載資料綜合分析結果,決定取舍,一般應進行6~7年自交純合;
(4)初步繁殖:將入選的單株,分別繁殖一定數(shù)量的群體,供品系比較試驗用,同時調(diào)查分析其繁殖力;
(5)品系比較試驗:入選單株的繁殖后代稱為品系;以親本材料和當?shù)刂髟耘嗥贩N作為對照,在同等栽培條件下進行比較試驗,比較鑒定的項目有菱盤直徑、葉片長度、葉片寬度、嫩菱果皮顏色、果角個數(shù)、果實長度、果實寬度、單果質(zhì)量、單果肉質(zhì)量、果肉率、熟性、產(chǎn)量及抗病蟲能力等;
(6)報請審(認)定:經(jīng)品系比較試驗和區(qū)域適應性試種篩選出的優(yōu)良品系,即可報請省級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
(7)原種繁殖,對所選育出的優(yōu)良菱品系,經(jīng)過相關單位審定后,進行繁殖,繁育出優(yōu)良菱原種;
(8)繁育推廣:經(jīng)審定合格的優(yōu)良種苗即可繁育和大規(guī)模推廣。
本實施例通過將嘉魚菱(母本)與漢川紅菱(父本)雜交,選育出菱13-68新品系,該菱新品系與母本(嘉魚菱)、父本(漢川紅菱)關于產(chǎn)量和始采期的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13-68及親本菱的產(chǎn)量和始采期情況
由上表可看出,該菱新品系的始采期比母本(嘉魚菱)提早28d,產(chǎn)量比母本(嘉魚菱)提高12.1%;始采期與父本(漢川紅菱)比較相當,產(chǎn)量比父本(漢川紅菱)提高36.8%。因此,該菱新品系具有生長勢旺、熟性早、產(chǎn)量高等雜交優(yōu)勢。
實施例2
實施例2提供一種菱雜交種子,其按照以下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獲得:
親本材料:漢川紅菱,原產(chǎn)湖北省漢川市;水紅菱,原產(chǎn)江蘇省蘇州市。均來自國家種質(zhì)武漢水生蔬菜資源圃。
親本的育苗及定植:選用漢川紅菱作為母本,水紅菱作為父本,于3月底在育苗田中播種育苗,用種量0.5kg/m2,育苗田保持5cm水深,菱苗出水后,逐漸加深育苗田的水深,直至在移栽前一周與定植田同等水深30cm,播種后45d定植,定植前撒施基肥,行距1.5m,穴距1.5m,每穴栽植菱苗2株,父本菱長出父本花蕾,母本菱長出母本花蕾。
選取生長健壯飽滿、萼片剛開裂至花瓣未松動的父本花蕾,用硫酸紙袋套好,并扎口、掛牌,以免花粉混雜或被風吹落和蟲子攜帶走。選取生長健壯飽滿、萼片剛開裂的母本花蕾,先用醫(yī)用眼科剪刀剪去萼片中部以上部位,再用鑷子掐掉花瓣、雄蕊,用硫酸紙袋套好,并扎口、掛牌。
在菱母本花去掉雄蕊后3~4h內(nèi),將所套硫酸紙袋揭開,將剛開放的父本花倒扣在母本花的柱頭上并輕輕摩擦,使父本花粉均勻授于母本花的柱頭上,保證授粉時間在9:00~18:00,授粉后再用硫酸紙袋將母本花套好,扎口、掛牌,并在植株旁邊插上竹竿作為標記。授粉2d后,除去所套硫酸紙袋,同時將母本花摁入水中。授粉后22d用紗網(wǎng)袋將母本菱的種子套住,同時將紗網(wǎng)袋栓在竹竿上,以防落入水中,種子成熟,采收即得菱雜交種子,采收后的菱雜交種子應浸泡水中保存。
第二年3月底,將上述菱雜交種子進行育苗栽培:
育苗田宜每667m2施復合肥10kg作基肥,水深宜為5cm;育種池基肥宜每667m2施復合肥30kg、鈣鎂磷肥45kg,播種后45d分單株在育種池定植,每1m2育種池栽植1個單株,育種池前期保20cm水位,初花后保持30cm水深即可。在菱苗旺盛生長期,每667m2施復合肥8kg;開花結果期,每次間隔15d噴施0.2%磷酸二氫鉀葉面肥4次;8~10月,根據(jù)菱盤長勢,每隔30d每667m2施復合肥20kg。經(jīng)過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選育后,得到菱新品系12-56,該新品系畝產(chǎn)量為710kg,明顯高于父本和母本產(chǎn)量,始采期明顯提前于父本,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12-56及親本菱的產(chǎn)量和始采期情況
實施例3
實施例3提供一種菱雜交種子,其按照以下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獲得:
親本材料:南湖菱,原產(chǎn)浙江省嘉興市;L野菱-4,原產(chǎn)湖北省武昌縣。均來自國家種質(zhì)武漢水生蔬菜資源圃。
親本的育苗及定植:選用南湖菱作為母本,L野菱-4作為父本,于3月底在育苗田中播種育苗,用種量0.7kg/m2,育苗田保持10cm水深,菱苗出水后,逐漸加深育苗田的水深,直至在移栽前一周與定植田同等水深40cm,播種后45d定植,定植前撒施基肥,行距2.0m,穴距2.0m,每穴栽植菱苗4株,父本菱長出父本花蕾,母本菱長出母本花蕾。
選取生長健壯飽滿、萼片剛開裂至花瓣還未松動前的父本花蕾,用硫酸紙袋套好,并扎口、掛牌,以免花粉混雜或被風吹落和蟲子攜帶走。選取生長健壯飽滿、萼片剛開裂的母本花蕾,先用醫(yī)用眼科剪刀剪去萼片中部以上部位,再用鑷子掐掉花瓣、雄蕊,用硫酸紙袋套好,并扎口、掛牌。
在菱母本花去掉雄蕊后0~2h內(nèi),將所套硫酸紙袋揭開,將剛開放的父本花倒扣在母本花的柱頭上并輕輕摩擦,使父本花粉均勻授于母本花的柱頭上,保證授粉時間在9:00~18:00,授粉后再用硫酸紙袋將母本花套好,扎口、掛牌,并在植株旁邊插上竹竿作為標記。授粉2d后,除去所套硫酸紙袋,同時將母本花摁入水中。授粉后28d用紗網(wǎng)袋將母本菱的種子套住,同時將紗網(wǎng)袋栓在竹竿上,以防落入水中,種子成熟,采收,即得菱雜交種子,采收后的菱雜交種子應浸泡水中保存。
第二年3月底將上述菱雜交種子進行育苗栽培:
育苗田每667m2施復合肥15kg作為基肥,水深宜為10cm;育種池基肥宜每667m2施復合肥40kg、鈣鎂磷肥55kg,播種后45d分單株在育種池定植,每1m2育種池栽植1個單株,育種池前期保持25cm水深,初花后保持40cm水深即可。在菱苗旺盛生長期,每667m2施復合肥12kg;開花結果期,每次間隔15d噴施0.2%磷酸二氫鉀葉面肥3次;8~10月,根據(jù)菱盤長勢,每隔30d每667m2施復合肥30kg。經(jīng)過選育后,得到菱新品系11-79,該新品系的畝產(chǎn)量為650kg,明顯高于父本和母本畝產(chǎn)量,始采期明顯提前于母本,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11-79及親本菱的產(chǎn)量和始采期情況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菱人工雜交育種方法,通過人工雜交技術,定向選育出生長勢強、抗逆性強、雜交優(yōu)勢明顯的菱雜交種子。以上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fā)明的選定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