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葡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葡萄的栽培面積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大部分地區(qū)采用大田埋根育苗繁殖作為葡萄育苗的主要繁殖方式,但由于管理技術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存在由于葡萄苗木繁殖成活率低導致葡萄苗木病蟲害嚴重和葡萄產量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設計開發(fā)了一種苗木成活率高,葡萄產量高的葡萄種植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葡萄種植方法,包括:
步驟(1)將長度為1米的,保留有4~5個芽眼的葡萄插條插入至清水中,先培養(yǎng)3~4天,再將葡萄插條倒轉過來,插入至清水中,再培養(yǎng)3~4天;之后,將一上部和下部均敞開的苗木箱置于苗床上,向所述苗木箱內裝入營養(yǎng)土,將葡萄插條插入至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中;
步驟(2)提供一滴灌管,所述滴灌管包括主管和連接于所述主管的上部的,并與所述主管連通的多個支管,所述主管和多個支管均由硬質材料制成,多個支管均分成兩組,兩組支管分別向所述主管的兩側傾斜伸出,且相對于所述主管對稱分布,兩組支管間隔排列,所述支管的側壁上開設有噴水孔,所述主管鋪設于所述苗床的內部,多個支管中靠中間的支管向上插入至所述苗木箱內,多個支管中靠兩側的支管位于所述苗木箱的外側,所述主管連接至一直線動力機構,通過控制所述直線動力機構,驅動所述滴灌管做水平方向的往復運動,并且所述主管的一端通過橡膠軟管連接至一供水設備,在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工作時,所述供水設備工作,以向滴灌管內供水;每隔2~3天開啟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和所述供水設備一次,每次開啟時間為10~15分鐘,使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濕度達到40%;
步驟(3)葡萄插條生長出根須之后的10~15天,將葡萄插條從苗木箱中取出,種植于種植地上。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所述支管的上端距離所述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上表面2~3厘米,所述葡萄插條插入至所述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深度為5~7cm,所述葡萄插條位于其中兩個支管的中間。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每隔2天開啟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和所述供水設備一次,每次開啟時間為10分鐘,使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濕度達到40%。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中,所述營養(yǎng)土為珍珠巖、泥炭土和雞糞的混合物。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將葡萄插條插入至清水中,先培養(yǎng)4天,再將葡萄插條倒轉過來,插入至清水中,再培養(yǎng)4天。
本發(fā)明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精確培育葡萄插條,提高了葡萄插條的成活率,使葡萄插條保持母株的優(yōu)良性狀,進而提高葡萄的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所述的滴灌管的布置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所述的滴灌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葡萄種植方法,包括:
步驟(1)將長度為1米的,保留有4~5個芽眼的葡萄插條插入至清水中,先培養(yǎng)3~4天,再將葡萄插條倒轉過來,插入至清水中,再培養(yǎng)3~4天;之后,將一上部和下部均敞開的苗木箱4置于苗床7上,向所述苗木箱4內裝入營養(yǎng)土5,將葡萄插條1插入至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5中。通常來說,只將用于生根的一側插入至清水中,但這種方式實際上不能使葡萄插條充分吸收水分,影響葡萄插條后續(xù)的生長。本發(fā)明先將葡萄插條的一端插入至水下,之后再倒轉將另一端插入水下,使葡萄插條更容易成活。
步驟(2)提供一滴灌管,所述滴灌管包括主管6和連接于所述主管的上部的,并與所述主管連通的多個支管,所述主管6和多個支管均由硬質材料制成,多個支管均分成兩組,兩組支管分別向所述主管的兩側傾斜伸出,且相對于所述主管對稱分布,兩組支管間隔排列,所述支管的側壁上開設有噴水孔,所述主管鋪設于所述苗床7的內部,多個支管中靠中間的支管3向上插入至所述苗木箱4內,多個支管中靠兩側的支管2位于所述苗木箱4的外側,所述主管2連接至一直線動力機構,通過控制所述直線動力機構,驅動所述滴灌管做水平方向的往復運動,并且所述主管的一端通過橡膠軟管連接至一供水設備,在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工作時,所述供水設備工作,以向滴灌管內供水;每隔2~3天開啟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和所述供水設備一次,每次開啟時間為10~15分鐘,使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濕度達到40%。
本發(fā)明定期開啟直線動力機構和供水設備,直線動力機構可以驅動滴灌管做水平方向的往復運動,多個支管中靠中間的支管就會撥動苗木箱內的土壤,起到松動土壤的作用,同時,支管的側壁向外噴出水,對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起到均勻潤濕的作用。該設計有助于提高對水的利用率。多個支管中靠兩側的支管位于苗木箱的外側,即這一部分支管會對苗床的土壤起到松動作用,這樣就可以在苗床的土層和苗木箱的土層之間形成很多的氣道(可以將土壤顆粒之間的間隙認為是氣道),進而增加苗木箱內營養(yǎng)土的含氧量,從而增加葡萄插條的成活率,也可改善葡萄插條的性狀,最終提高葡萄產量。
其中,多個支管是相對于主管向兩側傾斜,且相對于主管對稱分布,這樣可以起到對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均勻松動的作用,保證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整體的含氧量和濕度均勻分布。
步驟(3)葡萄插條生長出根須之后的10~15天,將葡萄插條從苗木箱中取出,種植于種植地上。經過步驟(1)和步驟(2)的培育,葡萄插條可以直接插入至種植地上,葡萄產量得到極大的提高。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所述支管的上端距離所述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上表面2~3厘米,所述葡萄插條插入至所述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深度為5~7cm,所述葡萄插條位于其中兩個支管的中間。該設計可以保證滴灌管對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進行充分的松動,以改善葡萄插條的培育環(huán)境,提高其成活率。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每隔2天開啟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和所述供水設備一次,每次開啟時間為10分鐘,使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濕度達到40%。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中,所述營養(yǎng)土為珍珠巖、泥炭土和雞糞的混合物。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葡萄種植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將葡萄插條插入至清水中,先培養(yǎng)4天,再將葡萄插條倒轉過來,插入至清水中,再培養(yǎng)4天。
實施例一
步驟(1)將長度為1米的,保留有4個芽眼的葡萄插條插入至清水中,先培養(yǎng)3天,再將葡萄插條倒轉過來,插入至清水中,再培養(yǎng)3天;之后,將一上部和下部均敞開的苗木箱置于苗床上,向所述苗木箱內裝入營養(yǎng)土;
步驟(2)提供一滴灌管,所述滴灌管包括主管和連接于所述主管的上部的,并與所述主管連通的多個支管,所述主管和多個支管均由硬質材料制成,多個支管均分成兩組,兩組支管分別向所述主管的兩側傾斜伸出,且相對于所述主管對稱分布,兩組支管間隔排列,所述支管的側壁上開設有噴水孔,所述主管鋪設于所述苗床的內部,多個支管中靠中間的支管向上插入至所述苗木箱內,多個支管中靠兩側的支管位于所述苗木箱的外側,所述主管連接至一直線動力機構,通過控制所述直線動力機構,驅動所述滴灌管做水平方向的往復運動,并且所述主管的一端通過橡膠軟管連接至一供水設備,在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工作時,所述供水設備工作,以向滴灌管內供水;每隔2天開啟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和所述供水設備一次,每次開啟時間為10分鐘,使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濕度達到40%;所述支管的上端距離所述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上表面2厘米,所述葡萄插條插入至所述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深度為5cm,所述葡萄插條位于其中兩個支管的中間;所述營養(yǎng)土為珍珠巖、泥炭土和雞糞的混合物;
步驟(3)葡萄插條生長出根須之后的10天,將葡萄插條從苗木箱中取出,種植于種植地上。
該實施例中,葡萄插條的成活率達到99%,葡萄產量達到了3891斤,比傳統(tǒng)方法的2700斤,提高了44%。
實施例二
步驟(1)將長度為1米的,保留有5個芽眼的葡萄插條插入至清水中,先培養(yǎng)4天,再將葡萄插條倒轉過來,插入至清水中,再培養(yǎng)4天;之后,將一上部和下部均敞開的苗木箱置于苗床上,向所述苗木箱內裝入營養(yǎng)土;
步驟(2)提供一滴灌管,所述滴灌管包括主管和連接于所述主管的上部的,并與所述主管連通的多個支管,所述主管和多個支管均由硬質材料制成,多個支管均分成兩組,兩組支管分別向所述主管的兩側傾斜伸出,且相對于所述主管對稱分布,兩組支管間隔排列,所述支管的側壁上開設有噴水孔,所述主管鋪設于所述苗床的內部,多個支管中靠中間的支管向上插入至所述苗木箱內,多個支管中靠兩側的支管位于所述苗木箱的外側,所述主管連接至一直線動力機構,通過控制所述直線動力機構,驅動所述滴灌管做水平方向的往復運動,并且所述主管的一端通過橡膠軟管連接至一供水設備,在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工作時,所述供水設備工作,以向滴灌管內供水;每隔3天開啟所述直線動力機構和所述供水設備一次,每次開啟時間為15分鐘,使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濕度達到40%;所述支管的上端距離所述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上表面3厘米,所述葡萄插條插入至所述苗木箱內的營養(yǎng)土的深度為7cm,所述葡萄插條位于其中兩個支管的中間;所述營養(yǎng)土為珍珠巖、泥炭土和雞糞的混合物;
步驟(3)葡萄插條生長出根須之后的15天,將葡萄插條從苗木箱中取出,種植于種植地上。
該實施例中,葡萄插條的成活率達到99%,葡萄產量達到了3910斤,比傳統(tǒng)方法的2700斤,提高了45%。
盡管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fā)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xiàn)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fā)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