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0-30,硫酸鉀15-20,磷酸一銨20-30,鈣鎂磷肥15-20,白磷肥5-19,預膠化淀粉4-10,全芽孢微生物菌劑2-4,羽毛粉20-30,味精渣10-20,淀粉渣20-40,糖渣20-30,桐油2-5,歧化松香5-10,木質素磺酸鹽5-8,聚乙烯醇2-5,羧甲基纖維素4-8,活性炭20-30,有機碳30-40,高嶺土5-8,凹凸棒粉15-20,風化煤10-14,沸石粉20-25,硅酸鈣5-10。本發(fā)明中,上述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可改良土壤,營養(yǎng)全面其可緩釋效果好。
【專利說明】 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肥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
【背景技術】
[0002]化肥和農藥在農業(yè)生產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都非常重視農產品的安全性,對無公害、綠色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當前小麥種植所用的肥料種類很多,主要使用N、P、K復合肥,其主要由N、P、K三大無機元素組成,可在短時間內滿足小麥的生長需要。但長期使用會使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從而影響小麥生長,對小麥生長促進作用不明顯,有機肥料經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植物殘體加工而來,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富含大量有益物質,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yǎng),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yǎng)分,但是現肥效短,利用率低,如何制備一種可改良土壤,營養(yǎng)全面其可緩釋效果好的肥料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月巴,可改良土壤,營養(yǎng)全面其可緩釋效果好。
[0004]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0-30份,硫酸鉀15-20份,磷酸一銨20-30份,鈣鎂磷肥15-20份,白磷肥5_19份,預膠化淀粉4-10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2-4份,羽毛粉20-30份,味精渣10-20份,淀粉渣20-40份,糖渣20-30份,桐油2-5份,歧化松香5-10份,木質素磺酸鹽5_8份,聚乙烯醇2_5份,羧甲基纖維素4-8份,活性炭20-30份,有機碳30-40份,高嶺土 5_8份,凹凸棒粉15-20份,風化煤10-14份,沸石粉20-25份,硅酸鈣5-10份。
[0005]優(yōu)選地,上述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中,氯化銨、硫酸鉀及磷酸一銨的重量比為25-30:16-18:25-28。
[0006]優(yōu)選地,上述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中,氯化銨、鈣鎂磷肥及白磷肥的重量比為
25-30:15-17:6-10。
[0007]優(yōu)選地,上述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中,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5-30份,硫酸鉀16-18份,磷酸一銨25-28份,鈣鎂磷肥15-17份,白磷肥6_10份,預膠化淀粉5_7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3-4份,羽毛粉26-28份,味精渣14-16份,淀粉渣24-26份,糖渣
26-28份,桐油3-4份,歧化松香6-8份,木質素磺酸鹽6_8份,聚乙烯醇3_4份,羧甲基纖維素5-7份,活性炭23-25份,有機碳34-36份,高嶺土 6_7份,凹凸棒粉16-18份,風化煤12-14份,沸石粉22_24份,娃酸|丐6-8份。
[0008]優(yōu)選地,上述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中,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7份,硫酸鉀17份,磷酸一銨26份,鈣鎂磷肥16份,白磷肥8份,預膠化淀粉6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3份,羽毛粉27份,味精渣15份,淀粉渣25份,糖渣27份,桐油3.5份,歧化松香7份,木質素磺酸鹽7份,聚乙烯醇3.5份,羧甲基纖維素6份,活性炭24份,有機碳35份,高嶺土
6.5份,凹凸棒粉17份,風化煤13份,沸石粉23份,硅酸鈣7份。
[0009]本發(fā)明中,添加氯化銨、硫酸鉀、磷酸一銨、鈣鎂磷肥及白磷肥為主料來補充N、P、K元素,與膠粘物料即預膠化淀粉、桐油、歧化松香、木質素磺酸鹽、聚乙烯醇及羧甲基纖維素相結合,并加入活性炭、有機碳、高嶺土、凹凸棒粉、風化煤為填料,活性炭結構疏松、孔隙大、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具備離子交換性、吸附分離性、催化性、熱穩(wěn)定性、耐酸性、可逆脫水性、導電性以及包膠氣體特性,沸石粉是一種含水的架狀鋁硅酸鹽礦物,具有離子交換性、吸附分離性、催化性、熱穩(wěn)定性、耐酸性、可逆脫水性、導電性以及包膠氣體特性,可吸附肥料中的氨、氮等氣體和銨離子等,把沸石粉施于土壤,可提高土壤的鹽基交換容量,增加土壤中的鉀、鈉、鈣、鎂等陽離子,從而提高土壤肥力,還可控制氮素硝酸化,較強的陽離子交換能力,能使土壤中的無效磷轉變?yōu)橛行Я祝岣咄寥赖亓?,且其含有鈣、鈉、鉀、磷等離子,這些成分容易被置換出來,有助于改變土壤營養(yǎng)的結構,淀粉渣是做玉米淀粉的剩余廢料,味精渣為制作味精的剩余渣料,糖渣是從玉米中提取葡萄糖后剩余的廢棄物殘渣,主要起粘合劑的作用并含豐富的N、P、K,上述物料與緩釋材料沸石粉、硅酸鈣、凹凸棒粉及高嶺土共同作用,可達到有效地粘結、攜載肥料養(yǎng)分,減緩肥料養(yǎng)分釋放速度,提高養(yǎng)分利用率,減少肥料損失,減輕施肥帶來的環(huán)境壓力,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且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豐富,營養(yǎng)全面,肥料成本較低,解決了現有控釋肥料生產技術中因為工藝復雜、成本較高的難題,且原料均為天然或半天然材料,且加入全芽孢微生物菌劑可降解肥料中的組分,解決了某些控釋材料難于降解的問題,也可降解土壤中的農藥等有毒物質,綠色環(huán)保。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
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0份,硫酸鉀20份,磷酸一銨20份,鈣鎂磷肥20份,白磷肥5份,預膠化淀粉10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2份,羽毛粉30份,味精渣10份,淀粉渣40份,糖渣20份,桐油5份,歧化松香5份,木質素磺酸鹽8份,聚乙烯醇2份,羧甲基纖維素8份,活性炭20份,有機碳40份,高嶺土 5份,凹凸棒粉20份,風化煤10份,沸石粉25份,硅酸鈣5份。
[0011]實施例2
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30份,硫酸鉀15份,磷酸一銨30份,鈣鎂磷肥15份,白磷肥19份,預膠化淀粉4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4份,羽毛粉20份,味精渣20份,淀粉渣20份,糖渣30份,桐油2份,歧化松香10份,木質素磺酸鹽5份,聚乙烯醇5份,羧甲基纖維素4份,活性炭30份,有機碳30份,高嶺土 8份,凹凸棒粉15份,風化煤14份,沸石粉20份,硅酸鈣10份。
[0012]實施例3
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5份,硫酸鉀18份,磷酸一銨25份,鈣鎂磷肥17份,白磷肥6份,預膠化淀粉7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3份,羽毛粉28份,味精渣14份,淀粉渣26份,糖渣26份,桐油4份,歧化松香6份,木質素磺酸鹽8份,聚乙烯醇3份,羧甲基纖維素7份,活性炭23份,有機碳36份,高嶺土 6份,凹凸棒粉18份,風化煤12份,沸石粉24份,硅酸鈣6份。
[0013]實施例4
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30份,硫酸鉀16份,磷酸一銨28份,鈣鎂磷肥15份,白磷肥10份,預膠化淀粉5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4份,羽毛粉26份,味精渣16份,淀粉渣24份,糖渣28份,桐油3份,歧化松香8份,木質素磺酸鹽6份,聚乙烯醇4份,羧甲基纖維素5份,活性炭25份,有機碳34份,高嶺土 7份,凹凸棒粉16份,風化煤14份,沸石粉22份,硅酸鈣8份。
[0014]實施例5
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7份,硫酸鉀17份,磷酸一銨26份,鈣鎂磷肥16份,白磷肥8份,預膠化淀粉6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3份,羽毛粉27份,味精渣15份,淀粉渣25份,糖渣27份,桐油3.5份,歧化松香7份,木質素磺酸鹽7份,聚乙烯醇3.5份,羧甲基纖維素6份,活性炭24份,有機碳35份,高嶺土 6.5份,凹凸棒粉17份,風化煤13份,沸石粉23份,硅酸鈣7份。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0-30份,硫酸鉀15-20份,磷酸一銨20-30份,鈣鎂磷肥15-20份,白磷肥5_19份,預膠化淀粉4_10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2-4份,羽毛粉20-30份,味精渣10-20份,淀粉渣20-40份,糖渣20-30份,桐油2-5份,歧化松香5-10份,木質素磺酸鹽5_8份,聚乙烯醇2_5份,羧甲基纖維素4-8份,活性炭20-30份,有機碳30-40份,高嶺土 5_8份,凹凸棒粉15-20份,風化煤10-14份,沸石粉20-25份,硅酸鈣5-1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氯化銨、硫酸鉀及磷酸一銨的重量比為 25-30:16-18:25-2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氯化銨、鈣鎂磷肥及白磷肥的重量比為25-30:15-17:6-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5-30份,硫酸鉀16-18份,磷酸一銨25-28份,鈣鎂磷肥15-17份,白磷肥6_10份,預膠化淀粉5-7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3-4份,羽毛粉26-28份,味精渣14-16份,淀粉渣24-26份,糖渣26-28份,桐油3_4份,歧化松香6_8份,木質素磺酸鹽6_8份,聚乙烯醇3_4份,羧甲基纖維素5-7份,活性炭23-25份,有機碳34-36份,高嶺土 6_7份,凹凸棒粉16-18份,風化煤12-14份,沸石粉22-24份,硅酸鈣6_8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麥用高效緩釋復合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7份,硫酸鉀17份,磷酸一銨26份,鈣鎂磷肥16份,白磷肥8份,預膠化淀粉6份,全芽孢微生物菌劑3份,羽毛粉27份,味精渣15份,淀粉渣25份,糖渣27份,桐油3.5份,歧化松香7份,木質素磺酸鹽7份,聚乙烯醇3.5份,羧甲基纖維素6份,活性炭24份,有機碳35份,高嶺土 6.5份,凹凸棒粉17份,風化煤13份,沸石粉23份,硅酸鈣7份。
【文檔編號】C05G3/08GK104447109SQ201410678584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馬從勇 申請人:僑健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