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7、羥丙基甲基纖維素7-11、硅藻土4-6、菱苦土3-4、鉬酸銨0.3-0.8、聚天門冬氨酸2-4、海藻酸鈉2-3、生根粉0.4-1.0、磷酸三鈣12-14、明膠0.6-1.0、硝酸鉀13-15、多菌靈0.4-0.6、土壤改良劑6-8、水適量;本發(fā)明制備出的供肥力與草莓種子發(fā)芽所需的營養(yǎng)吸收相協(xié)調,根據發(fā)芽期需要的營養(yǎng)合理制備配方且緩慢釋放,以至于草莓不被肥料燒死;添加的土壤改良劑促進草莓吸收吸收營養(yǎng)、降低土地污染,從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確保了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肥料領域,特別是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包膜肥料又稱包衣肥料、薄膜肥料。用半透性或不透性薄膜物質包裹速效性化肥顆粒而成的肥料。成膜物質有塑料、樹脂、石蠟、聚乙烯和元素硫等。包膜的目的是使包膜肥料在施入土壤后里面的速效養(yǎng)分緩慢地釋放出來,以延長肥效。釋放速率決定于包膜種類、厚度、粒徑、肥料溶解性、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等。適用于經濟價值高、生育期長、需肥量大但又不便分次施肥的作物,以及養(yǎng)分易于淋失的溫高、多雨地區(qū)或灌溉地區(qū),尤其是在質地輕的砂性土壤上。
[0003]草莓是一種紅色的水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外觀呈心形,鮮美紅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濃郁水果芳香。草莓營養(yǎng)豐富,具有明目養(yǎng)肝作用,可以幫助消化、通暢大便,所以頗受大家喜愛。越來越多的種植戶在種植草莓時會發(fā)現(xiàn)草莓的出芽率不高,而且容易腐爛、枯死,本發(fā)明結合草莓的生長習性與喜肥特點,制備出營養(yǎng)釋放與草莓種子發(fā)芽時期相協(xié)調的肥料來促進草莓的發(fā)芽率。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5]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方案實施:
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制成:尿素4-7、羥丙基甲基纖維素7-11、硅藻土 4-6、菱苦土 3-4、鑰酸銨0.3-0.8、聚天門冬氨酸2_4、海藻酸鈉2_3、生根粉0.4-1.0、磷酸三鈣12-14、明膠0.6-1.0、硝酸鉀13-15、多菌靈0.4-0.6、土壤改良劑6_8、水適量;
所述土壤改良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石粉2-3、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 0.3-0.6、貝殼粉5_8,納米碳粉3_4、沙參粉10_15、氛基酸粉4_6、五水硫酸銅0.4-1.0、七水硫酸鋒0.4-1.0、油菜素內酯0.4-0.8、橘皮粉6-8、桉樹油1_2、鑰酸銨1_2、腐殖酸鈉8_14、淀粉2-3、大豆油4-6 ;制備方法是:將腐殖酸鈉加入10倍體積的水中加熱至60-70° C,再加入五水硫酸銅、七水硫酸鋅、鑰酸銨、氨基酸粉、玉石粉、納米碳粉在1200-1500轉/分鐘攪拌20-30分鐘,再加入除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和大豆油之外其余的成分,繼續(xù)以相同的轉速攪拌20分鐘,濃縮干燥制成顆粒,再將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和大豆油混勻加熱噴涂到顆粒表面,使其形成盡可能均勻的涂層,干燥冷卻至室溫即可。
[0006]本發(fā)明所述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將草莓種子、硅藻土、菱苦土和明膠混勻,加入適量的水制成顆粒,再與熔融的尿素混勻,使其表面形成均勻的涂層,冷卻干燥至室溫;
(2)將除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土壤改良劑之外其余的成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后加入(I)中的顆粒,繼續(xù)攪拌均勻制成顆粒后干燥; (3)將(2)中的顆粒加到滾轉包衣鍋中,溫度控制在40-50° C,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加入水制成4%的溶液,經霧化噴涂到顆粒表面,使其表面形成均勻地涂層,干燥冷卻至常溫后與土壤改良劑混勻即可。
[0007]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制備出的供肥力與草莓種子發(fā)芽所需的營養(yǎng)吸收相協(xié)調,根據發(fā)芽期需要的營養(yǎng)合理制備配方且緩慢釋放,以至于草莓不被肥料燒死;添加的土壤改良劑促進草莓吸收吸收營養(yǎng)、降低土地污染,從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確保了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具體實施方案
[0008]下面通過具體實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0009]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備制成:尿素5、羥丙基甲基纖維素9、硅藻土 4、菱苦土 3、鑰酸銨0.4、聚天門冬氨酸2、海藻酸鈉2、生根粉0.4、磷酸三鈣12、明膠0.6、硝酸鉀13、多菌靈0.4、土壤改良劑6、水適量;
所述土壤改良劑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玉石粉3、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 0.4、貝殼粉5,納米碳粉3、沙參粉11、氨基酸粉5、五水硫酸銅0.7、七水硫酸鋅0.5、油菜素內酯0.4、橘皮粉7、桉樹油1、鑰酸銨1、腐殖酸鈉10、淀粉2、大豆油6 ;制備方法是:將腐殖酸鈉加入10倍體積的水中加熱至60-70° C,再加入五水硫酸銅、七水硫酸鋅、鑰酸銨、氨基酸粉、玉石粉、納米碳粉在1200-1500轉/分鐘攪拌20-30分鐘,再加入除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和大豆油之外其余的成分,繼續(xù)以相同的轉速攪拌20分鐘,濃縮干燥制成顆粒,再將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和大豆油混勻加熱噴涂到顆粒表面,使其形成盡可能均勻的涂層,干燥冷卻至室溫即可。
[0010]本發(fā)明所述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將草莓種子、硅藻土、菱苦土和明膠混勻,加入適量的水制成顆粒,再與熔融的尿素混勻,使其表面形成均勻的涂層,冷卻干燥至室溫;
(2)將除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土壤改良劑之外其余的成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后加入(I)中的顆粒,繼續(xù)攪拌均勻制成顆粒后干燥;
(3)將(2)中的顆粒加到滾轉包衣鍋中,溫度控制在40-50°C,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加入水制成4%的溶液,經霧化噴涂到顆粒表面,使其表面形成均勻地涂層,干燥冷卻至常溫后與土壤改良劑混勻即可。
[0011]將本發(fā)明的肥料進行草莓種子發(fā)芽率實驗,對比試驗使用同一草莓種子,肥料使用同比等養(yǎng)分的復混肥料,作為基肥每畝施用240-250公斤,結果表明使用本實驗的肥料的草莓出芽速度快且多,嫩芽成活率高,長勢好,進行分株繁殖時長勢良好,易成活。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制成:尿素4-7、羥丙基甲基纖維素7-11、硅藻土 4-6、菱苦土 3-4、鑰酸銨0.3-0.8、聚天門冬氨酸2-4、海藻酸鈉2-3、生根粉0.4-1.0、磷酸三鈣12-14、明膠0.6-1.0、硝酸鉀13-15、多菌靈0.4-0.6、土壤改良劑6-8、水適量; 所述土壤改良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石粉2-3、硅烷偶聯(lián)劑1(11-550 0.3-0.6、貝殼粉5-8,納米碳粉3-4、沙參粉10-15、氛基酸粉4-6、五水硫酸銅0.4-1.0、七水硫酸鋒0.4-1.0、油菜素內酯0.4-0.8、橘皮粉6-8、桉樹油1-2、鑰酸銨1-2、腐殖酸鈉8-14、淀粉2-3、大豆油4-6 ;制備方法是:將腐殖酸鈉加入10倍體積的水中加熱至60-70° 0,再加入五水硫酸銅、七水硫酸鋅、鑰酸銨、氨基酸粉、玉石粉、納米碳粉在1200-1500轉/分鐘攪拌20-30分鐘,再加入除硅烷偶聯(lián)劑1(11-550和大豆油之外其余的成分,繼續(xù)以相同的轉速攪拌20分鐘,濃縮干燥制成顆粒,再將硅烷偶聯(lián)劑1(11-550和大豆油混勻加熱噴涂到顆粒表面,使其形成盡可能均勻的涂層,干燥冷卻至室溫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進草莓發(fā)芽的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將草莓種子、硅藻土、菱苦土和明膠混勻,加入適量的水制成顆粒,再與熔融的尿素混勻,使其表面形成均勻的涂層,冷卻干燥至室溫; (2)將除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土壤改良劑之外其余的成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后加入(1)中的顆粒,繼續(xù)攪拌均勻制成顆粒后干燥; (3 )將(2 )中的顆粒加到滾轉包衣鍋中,溫度控制在40-50。0,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加入水制成4%的溶液,經霧化噴涂到顆粒表面,使其表面形成均勻地涂層,干燥冷卻至常溫后與土壤改良劑混勻即可。
【文檔編號】C05G3/00GK104355843SQ201410630450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fā)明者】陳芳 申請人:合肥不老傳奇保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