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屬于農業(yè)機械;由V型排種盤、護種板、殼體、等速萬向節(jié)等部分組成,排種盤呈V型對置,兩排種盤使用等速萬向節(jié)連接,主動軸與驅動軸也用等速萬向節(jié)連接。動力為單側輸入,驅動軸為水平,動力由驅動軸通過等速萬向節(jié)傳遞給主動軸,主動軸帶動主動盤轉動,主動軸又將動力通過另一個等速萬向節(jié)傳遞給從動軸,帶動從動輪轉動,從而實現主動盤與從動盤以相同的轉速且呈一定夾角的方向轉動。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可實現依靠種子群對處在可充填位置的種粒的擠壓及種子自身的重力完成種子的充填,提高了高速作業(yè)時型孔的充填力和排種器的充填效率,排種器具有成本低、結構緊湊、排種效率高、可靠性好等優(yōu)點。
【專利說明】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屬于農業(yè)機械,主要涉及一種傾斜式雙圓盤排種器。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的立式圓盤排種器均為豎直放置,由于其具有結構簡單、傳動方便、投種準確、株距變異尺寸小、傷種率低等諸多優(yōu)點,在農業(yè)生產中得到較多的應用。然而,立式圓盤排種器工作時依靠種子間相互作用產生的側壓力將種粒充入到型孔中,高速作業(yè)時,型孔的充種能力降低,排種器充填力下降,從而導致漏播,限制了立式圓盤排種器的使用。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目的就是針對所存在的問題,設計提供一種可利用重力充種的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解決立式圓盤排種器充種不理想的問題,提高排種器的充填性能。
[0004]本發(fā)明的基本設計是:在立式圓盤排種器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兩排種盤改豎直放置為V型傾斜對置,種腔位于兩盤傾斜開口中間位置。兩排種盤使用等速萬向節(jié)連接,主動軸與驅動軸也用等速萬向節(jié)連接。動力為單側輸入,驅動軸為水平,動力由驅動軸通過等速萬向節(jié)傳遞給主動軸,主動軸帶動主動盤轉動,主動軸又將動力通過另一個等速萬向節(jié)傳遞給從動軸,帶動從動輪轉動,從而實現主動盤與從動盤以相同的轉速且呈一定夾角的方向轉動。兩排種盤排種孔處的型孔均勻交錯排列,實現單行播種。護種板由三點固定的方式安裝在排種器殼體上,護種板的頂端和側面與殼體通過擋片用螺栓緊固連接,低端分別添加防漏種的擋片,與殼體內部緊密貼合的同時也確定了兩護種板的位置,使結構更加穩(wěn)定。存在于殼體內部的萬向節(jié)部分采用軸套和套板組合的裝置,將萬向節(jié)與充種腔體隔離,套板兩端固定安裝在護種板上的凹槽中,套筒與護種板通過螺栓固定。排種器殼體也設計為V型,占用空間小,結構緊湊。
[0005]本發(fā)明實現了充種時充分利用種子群對處在可充填位置的種粒的擠壓及種子自身的重力,提高了高速作業(yè)時型孔的充填力和排種器的充填效率,排種器具有成本低、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排種效率高、可靠性好等優(yōu)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的俯視圖;
[0007]圖2是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的側視圖;
[0008]圖3是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的半剖視圖;
[0009]圖4是護種板的三視圖;
[0010]圖5是去除保護軸套的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的俯視圖。
[0011]圖中件號說明:
[0012]1、排種盤、2、保護軸套、3、護種板、4、擋種片、
[0013]5、軸套板凹槽、6、軸套板、7、等速萬向節(jié)。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一種傾斜對置雙圓盤排種器,排種盤I呈V型,作業(yè)時,驅動軸通過等速萬向節(jié)帶動主動軸,主動軸帶動從動軸,排種盤I在兩個軸的帶動下連續(xù)旋轉,種子依靠種子群對處在可充填位置的種粒的擠壓及種子自身的重力下完成充填,充種后種子在型孔中轉入護種板3,使以充種粒穩(wěn)定保持在由護種板3、型孔、殼體組成的封閉容腔內,種子隨著該容腔轉入排種器下部時投入護種區(qū),并以一定的切線速度由投種口向后方向投出。
【權利要求】
1.一種傾斜對置雙圓盤單行排種器,其特征在于排種盤(I)傾斜V型對置,可實現種子依靠種子群對處在可充填位置的種粒的擠壓及種子自身的重力完成充填。兩排種盤(I)使用等速萬向節(jié)(7)連接,主動軸與驅動軸也用等速萬向節(jié)連接。動力為單側輸入,驅動軸為水平,動力由驅動軸通過等速萬向節(jié)傳遞給主動軸,主動軸帶動主動盤轉動,主動軸又將動力通過另一個等速萬向節(jié)(X)傳遞給從動軸,帶動從動輪轉動,從而實現主動盤與從動盤以相同的轉速且呈一定夾角的方向轉動。同時設計了與排種盤相匹配的V型殼體及護種板(3),護種板(3)上添加了防漏種擋片,存在于殼體內部的等速萬向節(jié)(7)部分設計了保護軸套軸套(2)和軸套板(6)組合裝置。
【文檔編號】A01C7/20GK104322183SQ201410616841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3日
【發(fā)明者】劉宏新, 劉俊孝, 賈儒, 李彥龍 申請人:東北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