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包括機架、動力輸入軸、傳動系統(tǒng)、左切壁刀、右切壁刀、土垡提升板、拋土刀軸、拋土刀片、溝底鏟。其中:傳動系統(tǒng)為鏈條傳動,左切壁刀、右切壁刀及溝底鏟焊合成矩形槽結構,拋土刀軸上可更換拋土刀片為旋耕彎刀,土垡提升板前低后高焊合在矩形槽內。裝置在拖拉機牽引下,溝底鏟、左切壁刀及右切壁刀共同切削土壤形成矩形溝渠,被切下土垡通過土垡提升板向裝置后上方移動,碎土、拋土動力則由動力輸入軸輸入,再通過傳動鏈條帶動拋土刀軸、拋土刀片轉動,進而完成土垡破碎并能將其均勻拋向裝置左側或右側,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新穎實用、性能可靠等優(yōu)點。
【專利說明】—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尤其是一種能在開溝過程中同步完成碎土拋土作業(yè)的農機產品,屬于農業(yè)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農田開溝作業(yè)耗時、費力、季節(jié)性強。人工挖溝不但效率低、勞動強度也大,且溝形不穩(wěn);傳統(tǒng)機械開溝作業(yè)裝置中,鏈式開溝裝置作業(yè)效率低、土垡易集中成垅;圓盤開溝裝置盡管作業(yè)效率較高,但存在溝形窄、易塌陷、拋土不均勻(溝邊集土嚴重),進而造成田面不平整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3]針對人工挖溝及傳統(tǒng)的開溝裝置在生產應用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輕便高效、性能可靠,能在開溝的同時完成土垡破碎及均勻拋撒作業(yè)的新型、實用農機產品。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由機架⑴、動力輸入軸⑵、傳動系統(tǒng)⑶、左切壁刀(4)、右切壁刀(5)、土垡提升板(6)、溝底鏟(7)、拋土刀軸(8)、拋土刀片(9)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系統(tǒng)為鏈條傳動形式;所述的左切壁刀、右切壁刀及溝底鏟焊合成矩形槽結構;所述的拋土刀軸上可更換拋土刀片為旋耕彎刀;土垡提升板前低后高焊合在矩形槽內。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在拖拉機牽引下,溝底鏟、左切壁刀及右切壁刀共同切削土壤形成矩形溝渠,被切下土垡通過土垡提升板向裝置后上方移動,碎土拋土動力則由動力輸入軸輸入,再通過傳動鏈條帶動拋土刀軸、拋土刀片轉動,進而完成土垡破碎及側向拋撒作業(yè)。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能在開溝的同時完成土垡破碎,并將其均勻拋撒向裝置的左側或右側,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新穎實用、性能可靠等優(yōu)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0008]附圖是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附圖非限制性地公開了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描述。
[0010]如附圖所示,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由機架⑴、動力輸入軸(2)、傳動系統(tǒng)⑶、左切壁刀(4)、右切壁刀(5)、土垡提升板(6)、溝底鏟(7)、拋土刀軸(8)、拋土刀片(9)組成,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系統(tǒng)為鏈條傳動形式,所述的左切壁刀、右切壁刀及溝底鏟焊合成矩形槽結構,所述的拋土刀軸上可更換拋土刀片為旋耕彎刀,土垡提升板前低后高焊合在矩形槽內。裝置在拖拉機牽引下,溝底鏟、左切壁刀及右切壁刀共同作用切出矩形溝渠,被切下土垡通過土垡提升板向裝置后上方移動,碎土拋土動力則由動力輸入軸輸入,再通過傳動鏈條帶動拋土刀軸、拋土刀片轉動,進而完成土垡破碎及側向拋撒進行作業(yè)。
[0011]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fā)明,凡采取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由機架(I)、動力輸入軸(2)、傳動系統(tǒng)(3)、左切壁刀(4)、右切壁刀(5)、土垡提升板(6)、溝底鏟(7)、拋土刀軸(8)、拋土刀片(9)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系統(tǒng)為鏈條傳動形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切壁刀、右切壁刀及溝底鏟通過焊合構成矩形槽結構。
3.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土刀軸上可更換拋土刀片為旋耕彎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橫向拋土開溝裝置,其特征在于:土垡提升板前低后高焊合在矩形槽內。
【文檔編號】A01C5/06GK104255124SQ201410505573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陳玉侖, 李毅念, 李賢清, 邱威, 丁為民 申請人:南京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