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木薯渣25-28、蠶蛹32-36、胡豆23-26、鹵水10-13、檳榔渣14-17、畜禽糞便54-58、尿素12-15、碳酸銨7-10、碳酸二銨8-10、磷酸氫二鉀16-20、丙烯乙二醇0.5-1.0、硫磺胺1-2、二甲基硅油0.5-1.0、EM菌劑6-9、改性竹纖維12-14、聚乙烯醇2-4、硅藻土2-4、納米碳1-2、硫酸鋅2-3、氯化銅0.1-0.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0.5、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3-4、鄰苯二甲酸二丁酯1-2、丙烯酰胺0.2-0.4、水適量;本發(fā)明的肥料具有耐水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專利說明】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肥料領域,特別是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凡是施于土中或噴灑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間接供給作物養(yǎng)分,增加作物產量,改善產品品質或能改良土壤性狀,培肥地力的物質,都叫肥料。直接供給作物必需營養(yǎng)的那些肥料稱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鉀肥、微量元素和復合肥料都屬于這一類。而另一些主要是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生物性質,從而改善作物的生長條件的肥料稱為間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細菌肥料等就屬于這一類。我國是農業(yè)大國,每年肥料的使用量巨大,但利用率只有30-35%,浪費居多,農業(yè)污染問題比較嚴重,多發(fā)生在農業(yè)和農村區(qū)域,是指農村生活和農業(yè)生產活動中,溶解的或固體的污染物,如農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農藥重金屬、農村禽畜糞便與生活垃圾等有機或無機物質,從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徑流沖刷作用下,通過農田地表徑流、農田排水和地下滲漏,使大量污染物進入受納水體(河流、湖泊、水庫、海灣)所引起的污染。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肥料的大量流失造成的水體污染。只有有效控制肥料流失,才能有效的緩解水體污染,包裹型肥料可以減少肥料的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并且降低損失的肥料對環(huán)境、土壤、空氣的污染。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4]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方案實施:
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制成:木薯渣25-28、蠶蛹32-36、胡豆23-26、鹵水10-13、檳榔渣14-17、畜禽糞便54-58、尿素12-15、碳酸銨7-10、碳酸二銨8-10、磷酸氫二鉀16-20、丙烯乙二醇0.5-1.0、硫磺胺1-2、二甲基硅油0.5-1.0、21菌劑6-9、改性竹纖維12-14、聚乙烯醇2-4、硅藻土 2-4、納米碳1-2、硫酸鋅2-3、氯化銅0.1-0.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0.5、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3-4、鄰苯二甲酸二丁酯1-2、丙烯酰胺0.2-0.4、水適量;
所述改性竹纖維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納米碳酸鈣2-4、納米鐵礦尾渣3-5、納米凹凸棒土 6-8、竹纖維73-80、丙烯酸18-23、過硫酸銨0.2-0.4、隊.亞甲基雙丙烯酰胺
0.02-0.03、桐油12-14、水適量;改性竹纖維的制備方法是將納米碳酸鈣、納米鐵礦尾渣、納米凹凸棒土和竹纖維加到反應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漿料,再加入過硫酸銨、丙烯酸和隊^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在70° 水浴中加熱攪拌至反應3-4小時,得到的產物,烘干后加入桐油攪拌,研磨成細粉即可。
[0005]本發(fā)明所述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將木薯渣、蠶蛹、胡豆、鹵水、檳榔渣、畜禽糞便和剛菌劑混勻,保持含水量為43-46%,采用好氧發(fā)酵法進行發(fā)酵,高溫發(fā)酵15-20天,每隔14-20小時翻堆一次,烘干后加到造粒機中制成顆粒;
(2)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適量的水中溶解后,加入硅藻土,在1000-1200轉/分下攪拌形成混懸液,再依次加入硫酸鋅、納米碳、聚乙烯醇和改性竹纖維混合,研磨分散均勻,形成粘性包覆層;
(3)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丙烯酰胺混合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再將步驟(1)中的顆粒、10%的混合物和其余的剩余成分加到步驟(2)中,攪拌均勻后加熱至70。0,待開始出現(xiàn)放熱反應時再緩慢加入剩余的混合物,混合物加完后,迅速升溫至98。0,保溫30分鐘,冷卻后加到造粒機中制成顆粒即可。
[0006]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本發(fā)明的肥料添加改性竹纖維具有優(yōu)良的吸附性和保水性和抗菌性,并且延緩了其降解速度,提高了保水、抗菌的作用時效,提高了草莓的品質,添加的硅藻土具有保護土壤,改善土壤土質和保肥的作用,添加的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單體聚合形成包膜劑,達到緩釋肥料的作用,減少了肥料的使用量,并且具有耐水性,減少淋溶作用對肥料的損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具體實施方案
[0007]下面通過具體實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0008]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備制成:木薯渣28、蠶蛹32、胡豆23、鹵水13、檳榔渣17、畜禽糞便58、尿素15、碳酸銨7、碳酸二銨10、磷酸氫二鉀18、丙烯乙二醇0.5、硫磺胺1、二甲基硅油0.5、21菌劑6、改性竹纖維13、聚乙烯醇4、硅藻土 2、納米碳2、硫酸鋅2、氯化銅0.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3、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丙烯酰胺0.2、水適量;
所述改性竹纖維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納米碳酸鈣3、納米鐵礦尾渣5、納米凹凸棒土 8、竹纖維75、丙烯酸18、過硫酸銨0.2、隊.亞甲基雙丙烯酰胺0.02、桐油12、水適量;改性竹纖維的制備方法是將納米碳酸鈣、納米鐵礦尾渣、納米凹凸棒土和竹纖維加到反應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漿料,再加入過硫酸銨、丙烯酸和隊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在70° 水浴中加熱攪拌至反應3-4小時,得到的產物,烘干后加入桐油攪拌,研磨成細粉即可。
[0009]本發(fā)明所述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將木薯渣、蠶蛹、胡豆、鹵水、檳榔渣、畜禽糞便和剛菌劑混勻,保持含水量為43-46%,采用好氧發(fā)酵法進行發(fā)酵,高溫發(fā)酵15-20天,每隔14-20小時翻堆一次,烘干后加到造粒機中制成顆粒;
(2)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適量的水中溶解后,加入硅藻土,在1000-1200轉/分下攪拌形成混懸液,再依次加入硫酸鋅、納米碳、聚乙烯醇和改性竹纖維混合,研磨分散均勻,形成粘性包覆層;
(3)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丙烯酰胺混合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再將步驟(1)中的顆粒、10%的混合物和其余的剩余成分加到步驟(2)中,攪拌均勻后加熱至70。(^,待開始出現(xiàn)放熱反應時再緩慢加入剩余的混合物,混合物加完后,迅速升溫至98。0,保溫30分鐘,冷卻后加到造粒機中制成顆粒即可。
[0010]將肥力相同的草莓園劃分出大小相同的兩塊區(qū)域,進行草莓施肥試驗,將本發(fā)明的肥料和同比等養(yǎng)分的復混肥料作為底肥施加到草莓園中,每畝施用225公斤,最后結果表明使用本發(fā)明肥料的草莓減少追肥次數(shù),降低了肥料的損失,提高了利用率,且草莓長勢好,個頭大,坐果率高,落果少,平均每畝增產17%。
【權利要求】
1.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木薯渣25-28、蠶蛹32-36、胡豆23-26、鹵水10-13、檳榔渣14-17、畜禽糞便54-58、尿素12-15、碳酸銨7-10、碳酸二銨8-10、磷酸氫二鉀16-20、丙烯乙二醇0.5-1.0、硫磺胺1-2、二甲基硅油0.5-1.0、EM菌劑6-9、改性竹纖維12-14、聚乙烯醇2_4、硅藻土 2_4、納米碳1-2、硫酸鋅2-3、氯化銅0.1-0.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0.5、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3_4、鄰苯二甲酸二丁酯1-2、丙烯酰胺0.2-0.4、水適量; 所述改性竹纖維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納米碳酸鈣2-4、納米鐵礦尾渣3-5、納米凹凸棒土 6-8、竹纖維73-80、丙烯酸18-23、過硫酸銨0.2-0.4、N, 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0.02-0.03、桐油12-14、水適量;改性竹纖維的制備方法是將納米碳酸鈣、納米鐵礦尾渣、納米凹凸棒土和竹纖維加到反應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漿料,再加入過硫酸銨、丙烯酸和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在70° C水浴中加熱攪拌至反應3-4小時,得到的產物,烘干后加入桐油攪拌,研磨成細粉即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降低肥料損失率的草莓用聚合型包裹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將木薯渣、蠶蛹、胡豆、鹵水、檳榔渣、畜禽糞便和EM菌劑混勻,保持含水量為43-46%,采用好氧發(fā)酵法進行發(fā)酵,高溫發(fā)酵15-20天,每隔14-20小時翻堆一次,烘干后加到造粒機中制成顆粒; (2)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適量的水中溶解后,加入硅藻土,在1000-1200轉/分下攪拌形成混懸液,再依次加入硫酸鋅、納米碳、聚乙烯醇和改性竹纖維混合,研磨分散均勻,形成粘性包覆層; (3)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丙烯酰胺混合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物,再將步驟(I)中的顆粒、10%的混合物和其余的剩余成分加到步驟(2)中,攪拌均勻后加熱至70° C,待開始出現(xiàn)放熱反應時再緩慢加入剩余的混合物,混合物加完后,迅速升溫至98° C,保溫30分鐘,冷卻后加到造粒機中制成顆粒即可。
【文檔編號】C05G3/04GK104291929SQ201410458512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房興林, 房曉濤 申請人:安徽省龍晨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