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綠色蔬菜的培養(yǎng)土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綠色蔬菜的培養(yǎng)土及其制備方法。該培養(yǎng)土由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和混合菌劑的原料組成,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的質量比為1~5:1~4:0.2~0.6,混合菌劑占原料總質量0.1%~0.4%?;旌暇鷦┧械亩喾N微生物能通過自身分解作用將食用菌廢料中的纖維素和有機物轉化為易于蔬菜吸收的小分子物質;木醋液不僅能維持土壤的酸堿度,還能補充蔬菜生長必需的多元微量元素,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促進蔬菜根系健康生長;鍋爐灰渣能提高培養(yǎng)土的保水力和礦物質含量,維持土壤的疏松。本發(fā)明培養(yǎng)土有機質含量高,營養(yǎng)結構完全,除含有N、P、K、Ca、Mg、S等大量元素外,還含有Cu、Fe、Zn、B、Mo等多種微量元素。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綠色蔬菜培養(yǎng)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綠色蔬菜的培養(yǎng)土及其制備 方法。 一種綠色蔬菜的培養(yǎng)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現(xiàn)代人對食物安全的重視,無污染、無化肥農藥殘留、口感佳、營養(yǎng)好的綠色 蔬菜受到更多人的喜歡。綠色蔬菜正在逐步走向尋常百姓家。綠色蔬菜的種植要求安全、 天然的生產方式,蔬菜生長期間不能使用化肥和農藥。鑒于多年耕種,土傳病害日益嚴重、 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使用的現(xiàn)實,制備區(qū)別與普通土壤、不含重金屬和化肥農藥殘留物質的 綠色蔬菜培養(yǎng)土是非常必要的。綠色蔬菜是指不含農藥、重金屬元素和對人體有害的有機 成分的蔬菜。綠色蔬菜的出現(xiàn)較大地解決了人們對安全蔬菜的加大需求,促進了菜籃子工 程的大力發(fā)展。
[0003]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占世界上總產量的70%,年產食用菌3000余萬噸。食用 菌生產結束后,廢菌棒的再利用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因為食用菌廢菌棒中仍然含有大 量的營養(yǎng)成分,目前只有少量用于制備活性炭、有機肥、飼料、燃料和栽培基質,絕大多數(shù)被 廢棄于田野間或直接作燃料,不但污染了環(huán)境,還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0004] 現(xiàn)有技術中用于培養(yǎng)綠色蔬菜的培養(yǎng)土往往通過添加富含有機質的成分,例如動 物發(fā)酵糞便、腐爛植物秸桿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機質含量,但這些培養(yǎng)土中營養(yǎng) 成分單一,無機營養(yǎng)元素缺乏,無法滿足人們通過對含無機微量元素蔬菜的攝食需求。
【發(fā)明內容】
[0005]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營養(yǎng)成分高的培養(yǎng)土,該培養(yǎng)土中含有較高、較 全的無機礦質元素和有機成分。
[0006] -種綠色蔬菜的培養(yǎng)土,由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和混合菌劑的原料組 成,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的質量比為1?5 :1?4 :0. 2?0. 6,混合菌劑占原料 總質量0. 1%?0.4%。例如,食用菌廢菌棒的含量可以為1份、1.2份、1.5份、2份、3份、 4份、4. 5份、4. 8份、4. 9份或5份;鍋爐灰渣的含量可以為1份、1. 2份、1. 5份、2份、3份、 3. 5份、3. 7份、3. 8份、3. 9份或4份;木醋液的含量可以為0. 2份、0. 25份、0. 2份、0. 3份、 0. 4份、0. 5份、0. 55份、0. 57份、0. 58份、0. 59份或0. 6份;混合菌劑的含量可以為0. 1%、 0· 12%、0· 15%、0· 2%、0· 3%、0· 35%、0· 37%、0· 38%、0· 39%或0· 40%。食用菌廢菌棒、鍋 爐灰渣、木醋液的質量比優(yōu)選為為1?3 :1?2. 5 :0. 25?0. 5,混合菌劑占原料總質量優(yōu) 選為0· 1%?0· 3%。
[0007] 其中,所述混合菌劑的活菌濃度為20?80億/克?;罹鸀榧毦⒄婢?、放線菌的 混合菌種。具體可為放線菌、酵母菌、固氮菌、硝化細菌和腐生細菌。放線菌還能產生各種 酶制劑(蛋白酶、淀粉酶、和纖維素酶等)、維生素(B12)和有機酸;酵母菌能以將分子量較 高的碳水化合物進行分解發(fā)酵轉化為小分子;固氮菌能將空氣中游離的氮氣轉化為植物所 必須可吸收的化合態(tài)的氮;硝化細菌能將環(huán)境中過量的氨或銨轉化為亞硝酸或硝酸,以避 免因氨或銨對多所引起的滋生有害細菌。腐生細菌能提供植物所需的碳源和氮源。放線菌、 酵母菌、固氮菌、硝化細菌和腐生細菌協(xié)調作用,維持利于植物生長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
[0008] 其中,所述木醋液pH值為2. 5?3.0。
[0009] 本發(fā)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營養(yǎng)成分高的培養(yǎng)土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得到的培養(yǎng)土 中含有較高、較全的無機礦質元素和有機成分。
[0010] 一種制備上述培養(yǎng)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1] (1)將1?5質量份食用菌廢菌棒粉碎后,加入水充分混合,得到廢菌棒發(fā)酵原 料;
[0012] (2)向所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中加入混合菌劑充分混合后,進行充分發(fā)酵,得到食用 菌發(fā)酵料;
[0013] (3)將所述食用菌發(fā)酵料同以木醋液計0. 2?0. 6質量份木醋液的水稀釋液、1? 4質量份鍋爐灰渣充分混合,靜置得到培養(yǎng)土;
[0014] 上述混合菌劑加入量占由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和混合菌劑所組成的 原料總質量〇. 1 %?0.4%。
[0015] 上述混合菌劑發(fā)酵前,需要活化。具體活化的方法為:取0. 1?0. 3%的混合菌劑 加入0.5?lwt%的白糖水中,置入25?30°C下2?4小時。
[0016] 其中,步驟(2)中所述發(fā)酵的溫度為12?20天,發(fā)酵的溫度為60?65°C。
[0017] 其中,步驟(3)中所述木醋液的水稀釋液的體積稀釋倍數(shù)為500?1000倍。
[0018] 其中,步驟(1)中所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的含水量為50?70%,所述粉碎后的食用 菌廢菌棒的粒度為40?60目。
[0019] 其中,步驟(3)之前還包括對將鍋爐灰渣粉粹至40?60目,所述靜置的時間為 12h。
[0020] 本發(fā)明的培養(yǎng)土由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和混合菌劑所組成?;旌暇鷦?所含有的多種微生物能通過自身分解作用將食用菌廢料中的纖維素和有機物轉化為易于 蔬菜吸收的小分子物質;木醋液不僅能維持土壤的酸堿環(huán)境,還能提供蔬菜生長必需的多 種微量元素,且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促進蔬菜根系健康生長;鍋爐灰渣能提高培養(yǎng)土的 保水力和礦物質含量,維持土壤的疏松。本發(fā)明的培養(yǎng)土有機質含量高,營養(yǎng)結構完全,除 含有N、P、K、Ca、Mg、S等大量元素外,還含有Cu、Fe、Zn、B、Mo等多種微量元素。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面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0022] 實施例1
[0023] 首先,將1質量份食用菌廢菌棒粉碎至40?60目的粒度,加水混合后捏揉成團, 不滴水,加水量保證食用菌廢菌棒的團含水量為50?70%為準,如此得到廢菌棒發(fā)酵原 料。接著,向上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中加入經活化(活化方法為:取〇. 1?〇. 3%的混合菌劑 加入0.5?lwt %的白糖水中,置入25?30°C下2?4小時)占原料總質量0. 1 %的混合 菌劑均勻后,覆膜,置入60°C下發(fā)酵20天,如此得到食用菌發(fā)酵料。最后,將上述食用菌發(fā) 酵料加入pH為2. 5以木醋液計0. 2質量份1000體積倍稀釋的木醋液之水稀釋液與經粉粹 的1質量份鍋爐灰渣(粉粹的粒度為40?60目)充分混合,靜置12h,便得到培養(yǎng)土。
[0024] 實施例2
[0025] 首先,將5質量份食用菌廢菌棒粉碎至40?60目的粒度,加水混合后捏揉成團, 不滴水,加水量保證食用菌廢菌棒的團含水量為50?70%為準,如此得到廢菌棒發(fā)酵原 料。接著,向上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中加入經活化(活化方法為:取〇. 1?〇. 3%的混合菌劑 加入0. 5?lwt%的白糖水中,置入25?30°C下2?4小時)占原料總質量0. 4%的混合 菌劑均勻后,覆膜,置入65°C下發(fā)酵12天,如此得到食用菌發(fā)酵料。最后,將上述食用菌發(fā) 酵料加入pH為3. 0的以木醋液計0. 6質量份500倍體積稀釋的木醋液之水稀釋液和經粉 粹的4質量份鍋爐灰渣(粉粹的粒度為40?60目)充分混合,靜置12h,便得到培養(yǎng)土。
[0026] 實施例3
[0027] 首先,將3質量份食用菌廢菌棒粉碎至40?60目的粒度,加水混合后捏揉成團, 不滴水,加水量保證食用菌廢菌棒的團含水量為50?70%為準,如此得到廢菌棒發(fā)酵原 料。接著,向上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中加入經活化(活化方法為:取〇. 1?〇. 3%的混合菌劑 加入0. 5?lwt%的白糖水中,置入25?30°C下2?4小時)占原料總質量0. 3%的混合 菌劑均勻后,覆膜,置入62°C下發(fā)酵15天,如此得到食用菌發(fā)酵料。最后,將上述食用菌發(fā) 酵料加入pH為2. 8的以木醋液計0. 5質量份800倍體積稀釋的木醋液之稀釋液和經粉粹 的2. 5質量份鍋爐灰渣(粉粹的粒度為40?60目)充分混合,靜置12h,便得到培養(yǎng)土。
[0028] 實施例4
[0029] 首先,將3質量份食用菌廢菌棒粉碎至40?60目的粒度,加水混合后捏揉成團, 不滴水,加水量保證食用菌廢菌棒的團含水量為50?70%為準,如此得到廢菌棒發(fā)酵原 料。接著,向上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中加入經活化(活化方法為:取〇. 1?〇. 3%的混合菌劑 加入0.5?lwt %的白糖水中,置入25?30°C下2?4小時)占原料總質量0.25 %的混 合菌劑均勻后,覆膜,置入63°C下發(fā)酵16天,如此得到食用菌發(fā)酵料。最后,將上述食用菌 發(fā)酵料加入pH為3. 0的以木醋液計0. 4質量份700倍體積稀釋的木醋液的水稀釋液和經 粉粹的2. 5質量份鍋爐灰渣(粉粹的粒度為40?60目)充分混合,靜置12h,便得到培養(yǎng) 土。
[0030] 實施例5
[0031] 首先,將2質量份食用菌廢菌棒粉碎至40?60目的粒度,加水混合后捏揉成團, 不滴水,加水量保證食用菌廢菌棒的團含水量為50?70%為準,如此得到廢菌棒發(fā)酵原 料。接著,向上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中加入經活化(活化方法為:取〇. 1?〇. 3%的混合菌劑 加入0. 5?lwt %的白糖水中,置入25?30°C下2?4小時)占原料總質量0. 20%的混合 菌劑均勻后,覆膜,置入62°C下發(fā)酵18天,如此得到食用菌發(fā)酵料。最后,將上述食用菌發(fā) 酵料加入pH為3. 0的以木醋液計0. 38質量份600倍體積稀釋的木醋液的水稀釋液和經粉 粹的1. 75質量份鍋爐灰渣(粉粹的粒度為40?60目)充分混合,靜置12h,便得到培養(yǎng) 土。
[0032] 對實施例1?5得到的培養(yǎng)土的營養(yǎng)成分進行經分析得到,有機質含量為30. 1? 36. 2g/kg,N元素含量為0· 8?2. lg/kg,P元素含量為41?80mg/kg,K元素含量為288? 556mg/kg、S元素含量為125?180mg/kg、Cu元素含量為0· 50?0· 66mg/kg、Fe元素含量 為11?30mg/kg、Zn元素含量為3. 0?5. 3mg/kg、B元素含量為0· 8?1. lmg/kg、Mn元素
【權利要求】
1. 一種綠色蔬菜的培養(yǎng)土,其特征在于,由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和混合菌 劑的原料組成,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的質量比為1?5 :1?4 :0. 2?0. 6,混合 菌劑占原料總質量〇. 1 %?0.4%。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養(yǎng)土,其特征在于,由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和 混合菌劑的原料組成,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的質量比為1?3 :1?2. 5 :0. 25? 0. 5,混合菌劑占原料總質量0. 1 %?0. 3%。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養(yǎng)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劑的活菌濃度為20?80億 /克。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養(yǎng)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劑包括放線菌、酵母菌、固 氮菌、硝化細菌和腐生細菌。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養(yǎng)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醋液的pH值為2. 5?3. 0。
6. -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培養(yǎng)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將1?5質量份食用菌廢菌棒粉碎后,加入水充分混合,得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 (2) 向所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中加入混合菌劑充分混合后,進行充分發(fā)酵,得到食用菌發(fā) 酵料; (3) 將所述食用菌發(fā)酵料同以木醋液計0. 2?0. 6質量份木醋液的水稀釋液、1?4質 量份鍋爐灰渣充分混合,靜置得到培養(yǎng)土; 其中,混合菌劑加入量占由食用菌廢菌棒、鍋爐灰渣、木醋液和混合菌劑所組成的原料 總質量〇. 1 %?〇. 4%。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發(fā)酵的時間為12?20 天,發(fā)酵的溫度為60?65°C。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木醋液的水稀釋液的體積 稀釋倍數(shù)為500?1000倍。
9.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廢菌棒發(fā)酵原料的含水量 為50?70%,所述粉碎后的食用菌廢菌棒的粒度為40?60目。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之前還包括對將鍋爐灰渣粉粹 至40?60目;所述靜置的時間為12h。
【文檔編號】C05G3/04GK104058875SQ201410331458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fā)明者】李潔 申請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