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包括剝皮組件和剝皮膠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剝皮裝置的內部設置有若干組剝皮組件,每組所述剝皮組件包括四根并排且平行設置的剝皮膠輥,位于中間位置的兩根所述剝皮膠輥的高度高于位于兩邊位置的兩根所述剝皮膠輥的高度,位于中間位置的所述剝皮膠輥同與其相鄰的位于兩邊位置的所述剝皮膠輥對向轉動,所述剝皮膠輥包括若干段同軸、且依次連接的膠輥段。本實用新型改進后,可方便的對不同直徑、不同長度、不同層數(shù)的竹筍進行剝皮,代替了手工剝皮,節(jié)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竹筍加工的機械化生產成為現(xiàn)實。
【專利說明】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竹筍是我國傳統(tǒng)佳肴,味香質脆,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中國是世界上產竹最多的國家之一,共有22個屬、200多種,分布全國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在食用之前,要將竹筍外邊的皮去掉,現(xiàn)有的方法,都是人工手工剝皮,人海戰(zhàn)術,在勞動力日益緊缺,勞動成本直線上升的大環(huán)境中,對規(guī)?;氖称芳庸て髽I(yè)提出了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實用經(jīng)濟、節(jié)約勞動力并且合理的剝筍機剝皮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包括剝皮組件和剝皮膠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剝皮裝置的內部設置有若干組剝皮組件,每組所述剝皮組件包括四根并排且平行設置的剝皮膠輥,位于中間位置的兩根所述剝皮膠輥的高度高于位于兩邊位置的兩根所述剝皮膠輥的高度,位于中間位置的所述剝皮膠輥同與其相鄰的位于兩邊位置的所述剝皮膠輥對向轉動,所述剝皮膠輥包括若干段同軸、且依次連接的膠輥段,相鄰兩根所述膠輥段的連接處設置有墊圈,所述墊圈與所述剝皮膠輥同軸,墊圈上均勻設置有凸出于其外壁的凸起結構,所述膠輥段上均勻設置有若干條凸出于其外壁的條塊,所述條塊與所述膠輥段的軸心線形成0°?40°的夾角,所述凸起結構凸出于所述條塊的外壁。
[0005]進一步的包括,所述凸起結構的數(shù)量為3?15個。
[0006]進一步的包括,所述剝皮膠輥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5?45°。
[0007]進一步的包括,所述剝皮裝置中所述剝皮組件的組數(shù)為I?8組。
[0008]有益效果:
[0009]本實用新型結構改進的優(yōu)勢在于可方便的對不同直徑、不同長度、不同層數(shù)的竹筍進行剝皮,代替了手工剝皮,節(jié)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竹筍加工的機械化生產成為現(xiàn)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剝皮膠輥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墊圈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14]如圖1、圖2所示,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包括剝皮組件I和剝皮膠輥2,剝皮裝置的內部設置有若干組剝皮組件1,每組所述剝皮組件I包括四根并排且平行設置的剝皮膠輥2,位于中間位置的兩根剝皮膠輥2的高度高于位于兩邊位置的兩根所述剝皮膠輥2的高度,位于中間位置的剝皮膠輥2同與其相鄰的位于兩邊位置的剝皮膠輥2對向轉動,剝皮膠輥2包括若干段同軸、且依次連接的膠輥段21。
[0015]如圖1、圖2所示,剝皮裝置內部設置有若干組剝皮組件I,優(yōu)選的是I?8組,本實施例中,剝皮組件I共有4組,在其他實施例中,剝皮組件I的數(shù)量可進行改變。每組剝皮組件I包括四根并排設置的剝皮膠輥2,位于中間位置的兩根剝皮膠輥2的高度高于位于兩邊位置的兩根剝皮膠輥2的高度,實際上,從剝皮膠輥2的徑向截面圖看,四根剝皮膠輥2形成一個上底小于下底的等腰梯形的形狀,該等腰梯形的內角為0°?60°,優(yōu)選的是30°?50°,本實施例為45°。當然,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形成一個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形狀。另外,每根位于中間位置上的剝皮膠輥2,同與其相鄰的、且位于兩邊位置上的剝皮膠輥2相對向轉動,中間的兩根剝皮膠輥2也是對向轉動。剝皮膠輥2與水平面形成5?45°的夾角,優(yōu)選的是10?35°。本實施例中,剝皮膠輥2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30°。
[0016]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每根剝皮膠輥2包括若干段同軸、且依次連接的膠輥段21,每根剝皮膠輥2上膠輥段21的數(shù)量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而變化。墊圈3設置在膠輥段21與膠輥段21的連接處。結合圖3所示,墊圈3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凸出于墊圈3外壁表面的凸起結構31,凸起結構31的端部比較尖銳,類似于刀子,因此它可以將竹筍的表皮撕破開,以便于剝皮膠輥2能很好的進行剝皮。墊圈3上凸起結構31的數(shù)量為3?15個,優(yōu)選的是4?10個,本實施例中,墊圈3上凸起結構31的數(shù)量為5個。當然,并不是所有膠輥段21的連接處都要設置墊圈3,因此,根據(jù)實際的剝皮效果,在靠近剝皮裝置出口處的剝皮膠輥2上,膠輥段21的連接處可以不用設置墊圈3。膠輥段21和墊圈3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優(yōu)選的是每根剝皮膠輥2包括4?12根膠輥段,墊圈3的數(shù)量為I?7個。
[0017]每根膠輥段21上均勻設置有若干條凸出于其外壁表面的條塊,竹筍的剝皮也主要是靠條塊211對竹筍的摩擦來實現(xiàn)。每條條塊211之間有間距且相互平行,但條塊211與剝皮膠輥2 (或者說膠輥段21)的軸心線是有夾角的,不僅使得剝皮的效果大大增加,將竹筍向前推進,還可以避免竹筍卡在剝皮膠輥2中。條塊211與剝皮膠輥2(或者說膠輥段21)的軸心線形成的夾角為0°?45°優(yōu)選的是,0°?30° ;條塊211的數(shù)量為4?15條,優(yōu)選的是8?12條。本實施例中,條塊211與剝皮膠輥2 (或者說膠輥段21)的軸心線形成的夾角為20°,并且條塊211的數(shù)量為10條。
[0018]竹筍從輸送板上落到中間剝皮膠輥2與兩邊剝皮膠輥2的連接處,開始進行剝皮處理。凸起結構31同時也凸出于條塊211的表面,因此凸起結構31可以刺破竹筍的表皮,進而更有利用剝皮壓輥2進行剝皮,不過為了保護竹筍內部的可食部分,凸起結構31僅凸出于條塊的表面0.1?2mm。
[0019]在重力及螺旋狀條塊211對向旋轉的作用下,竹筍會沿著剝皮膠輥2往下滑動,在此過程中,竹筍兩側兩根剝皮膠輥2 —直對向轉動,實現(xiàn)了對竹筍剝皮的目的。[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包括剝皮組件和剝皮膠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剝皮裝置的內部設置有若干組剝皮組件,每組所述剝皮組件包括四根并排且平行設置的剝皮膠輥,位于中間位置的兩根所述剝皮膠輥的高度高于位于兩邊位置的兩根所述剝皮膠輥的高度,位于中間位置的所述剝皮膠輥同與其相鄰的位于兩邊位置的所述剝皮膠輥對向轉動,所述剝皮膠輥包括若干段同軸、且依次連接的膠輥段,剝皮膠輥包括若干段同軸、且依次連接的膠輥段,相鄰兩根所述膠輥段的連接處設置有墊圈,所述墊圈與所述剝皮膠輥同軸,墊圈上均勻設置有凸出于其外壁的凸起結構,所述膠輥段上均勻設置有若干條凸出于其外壁的條塊,所述條塊與所述膠輥段的軸心線形成0°?40°的夾角,所述凸起結構凸出于所述條塊的外壁。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其特征在于:凸起結構的數(shù)量為3?15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剝皮膠輥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5?45°。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筍機的剝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剝皮裝置中所述剝皮組件的組數(shù)為I?8組。
【文檔編號】A23N7/00GK203482869SQ201320412616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10日
【發(fā)明者】仇雪珍, 李春東 申請人:南通輝騰農牧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