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涉及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特別是一種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先制備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將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加熱濃縮至50Bx,與干蝦粉、螺旋藻粉按質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后干燥至含水10%以下,再經造粒即得成品。本發(fā)明的飼料添加劑,由于含有干蝦粉和螺旋藻粉,所以含有大量的類胡蘿卜素,另外還含有黑木耳菌體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黑色素,嘎牙子魚食用后,不僅能增加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還能增加其體色,使其體表黃色鮮艷、黑斑突出,提高其商品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特別是一種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嘎牙子,又稱三刺魚、魚央絲、嘎魚或者黃顙魚。嘎牙子是北方人的叫法,是因為其群游時會發(fā)出“嘎嘎”之聲。嘎牙子在北方很有名,人人皆知,屬于淡水魚中比較名貴的一種魚,魚肉非常細嫩并無小細刺,并且味道非常鮮美,這種魚不僅出產在北方的諸多江河中,南方的各條河流中幾乎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目前嘎牙子魚已經實現(xiàn)了人工養(yǎng)殖。嘎牙子魚在自然水體中,由于攝食了大量藻類和浮游生物,體色較鮮艷,正常情況下體側有黑斑,其余部分為黃色。在人工養(yǎng)殖條件下,由于攝食成分的變化,嘎牙子魚體色也發(fā)生變化,有的嘎牙子魚通體發(fā)黃、沒有黑斑,有的嘎牙子魚體表黑斑正常但缺少黃色,由于體色的變化而嚴重影響其商品價值。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的、增加嘎牙子魚體色的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I)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的制備:
將馬鈴薯去皮、切成小塊,加5倍質量的水煮沸20分鐘,過濾除去馬鈴薯塊,將濾液補足至原體積,得馬鈴薯煮液。在馬鈴薯煮液中加入2%的葡萄糖、0.05%的大豆蛋白肽、0.2%的磷酸二氫鉀、0.1%的硫酸鎂,將PH調整到5.4-5.6,在121°C下滅菌20分鐘,冷卻至25°C,接種黑木耳菌,在25?27°C、旋轉搖床180rpm的條件下培養(yǎng)7天即得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
[0005](2)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
將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加熱濃縮至50Bx,與干蝦粉、螺旋藻粉按質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后干燥至含水10%以下,再經造粒即得成品。
[0006]本發(fā)明的飼料添加劑,由于含有干蝦粉和螺旋藻粉,所以含有大量的類胡蘿卜素,另外還含有黑木耳菌體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黑色素,嘎牙子魚食用后,不僅能增加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還能增加其體色,使其體表黃色鮮艷、黑斑突出,提高其商品價值。飼喂嘎牙子魚時,將本發(fā)明的飼料添加劑按2%的比例加入到嘎牙子魚飼料中混合均勻即可。
[0007](四)、具體實施方案
(I)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的制備:
取去皮馬鈴薯200克,切成小塊,加IOOOml水煮沸20分鐘,過濾除去馬鈴薯塊,將濾液補足至1000毫升,得馬鈴薯煮液。在馬鈴薯煮液中加入2%的葡萄糖、0.05%的大豆蛋白肽、0.2%的磷酸二氫鉀、0.1%的硫酸鎂,將PH調整到5.5,在121°C下滅菌20分鐘,冷卻至25°C,接種黑木耳菌,在25°C、旋轉搖床180rpm的條件下培養(yǎng)7天即得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
[0008](2)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 將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加熱濃縮至50Bx,與干蝦粉、螺旋藻粉按質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后干燥至含水10%以下,再經造粒即得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先制備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將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加熱濃縮至50Bx,與干蝦粉、螺旋藻粉按質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后干燥至含水10%以下,再經造粒即得成品。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嘎牙子魚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的制備方法為:將馬鈴薯去皮、切成小塊,加5倍質量的水煮沸20分鐘,過濾除去馬鈴薯塊,將濾液補足至原體積,得馬鈴薯煮液,在馬鈴薯煮液中加入2%的葡萄糖、0.05%的大豆蛋白肽、0.2%的磷酸ニ氫鉀、0.1%的硫酸鎂,將PH調整到5.4-5.6,在121°C下滅菌20分鐘,冷卻至25°C,接種黑木耳菌,在25?27°C、旋轉搖床180rpm的條件下培養(yǎng)7天即得黑木耳菌絲培養(yǎng)液。
【文檔編號】A23K1/16GK103494046SQ201310510764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7日
【發(fā)明者】趙云財, 呂偉民, 李娜, 宋殿峰, 張勁松 申請人:黑龍江省輕工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