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nóng)用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花生摘果方法是通過人工喂料將收割后的花生秧從田間裝車運到指定場地,再經(jīng)卸車、垛垛、晾曬等一系列繁重的體力勞動才能完成,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作業(yè)成本高,安全性差,而且花生秧桿不能直接粉碎還田,帶來了環(huán)保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喂料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作業(yè)效率,降低作業(yè)成本,安全環(huán)保。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包括摘果機構、排雜機構、篩選機構、分類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摘果機構的入料口連接有自動上料機構。自動上料機構由滾動拾禾器和上料平臺兩部分組成,滾動拾禾器是在傾斜的支架上下兩端安裝轉動軸,轉動軸兩端裝有轉動鏈輪,上下轉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兩側鏈條之間平行裝有角鐵,角鐵上均勻設有彈齒;上料平臺上設有輸送機構。支架上設有輔輪,用于調節(jié)拾禾器鏈條漲緊度。
為了使?jié)L動拾禾器作業(yè)結束后抬離地面,機架上設一伸縮支臂連接至自動上料機構的支架上。本實用新型通過摘果機構的入料口連接自動上料機構,減少農(nóng)民往指定場地倒運所帶來的裝車、運輸、卸車、垛垛、晾曬等全過程的繁重體力勞動,降低人工喂料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作業(yè)成本,提高作業(yè)效率;同時,在田間行走式摘果又能將花生秧碎葉梗一次性還田,既環(huán)保又增加土壤的肥力。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動力傳動機構3、摘果機構1、排雜機構2、篩選機構15、分類裝袋機構4,在摘果機構的入料口連接有自動上料機構。自動上料機構由滾動拾禾器和上料平臺兩部分組成,滾動拾禾器是在傾斜的支架5上下兩端安裝轉動軸6,轉動軸兩端裝有轉動鏈輪7,上下轉動鏈輪通過鏈條8連接,兩側鏈條之間平行裝有角鐵9,角鐵上均勻設有彈齒10,上料平臺11上設有輸送機構12,輸送機構12可采用與滾動拾禾器相同的結構。支架內外上下各裝有6個輔輪13,用于調節(jié)拾禾器鏈條漲緊度。為了使?jié)L動拾禾器作業(yè)結束后抬起離開地面,在支架下面設有伸縮支臂14。[0011]工作原理自動上料機構將地上的花生秧通過彈齒自動拾起,送入上料平臺,由平臺上的輸送機構將花生秧喂入摘果機構進行摘果,較長的秧桿進入排雜機構進而卸在花生地里,較短的莖桿與泥土經(jīng)篩選機構落到地面,花生果經(jīng)篩選機構后輸送到分類裝袋機構,從而完成田間行走式 花生摘果作業(yè),節(jié)省人力和時間,生產(chǎn)效率高。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包括摘果機構、排雜機構、篩選機構、分類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摘果機構的入料口連接有自動上料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其特征在于自動上料機構由滾動拾禾器和上料平臺兩部分組成,滾動拾禾器是在傾斜的支架上下兩端安裝轉動軸,轉動軸兩端裝有轉動鏈輪,上下轉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兩側鏈條之間平行裝有角鐵,角鐵上均勻設有彈齒;上料平臺上設有輸送機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設有輔輪,用于調節(jié)拾禾器鏈條漲緊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其特征在于機架上設一伸縮支臂連接至自動上料機構的支架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其特征在于機架上設一伸縮支臂連接至自動上料機構的支架上。
專利摘要一種全自動行走式花生摘果機,包括摘果機構、排雜機構、篩選機構、分類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摘果機構的入料口連接有自動上料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摘果機構的入料口連接自動上料機構,減少農(nóng)民往指定場地倒運所帶來的裝車、運輸、卸車、垛垛、晾曬等全過程的繁重體力勞動,降低人工喂料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作業(yè)成本,提高作業(yè)效率;同時,在田間行走式摘果又能將花生秧碎葉梗一次性還田,既環(huán)保又增加土壤的肥力。
文檔編號A01F11/00GK202857349SQ20122041529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
發(fā)明者丁忠國 申請人:丁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