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粉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將各種礦石或各種脆性小塊物料碾磨成干粉或粉漿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
背景技術:
目前,能加水濕磨的磨機只有球磨機和輪磨機,而這兩種磨機的效率均較低。有一種臥式環(huán)錘破碎機主要在火電廠與煤礦等行業(yè)廣泛應用,用來對大塊煤炭破碎成小塊煤,其性能穩(wěn)定、金屬磨耗量較低,但該機是破碎機,不能用來磨粉。
因此,現有技術的磨粉機仍然存在進行技術改進必要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根據臥式環(huán)錘破碎機優(yōu)越的轉子結構,提供一種立式可以加水磨濕或干磨的磨粉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包括機座13;設置在機座13上方的機體9;設置在機體9上側的上蓋5,上述機座13、機體9、上蓋5內部構成用于磨粉的空間;其特征在于中心軸14貫通上述磨粉空間中,圍繞中心軸14設置工字形轉盤15,轉盤的圓周上均勻插裝有銷軸12,銷軸12上串套磨輥,上述磨輥與設置在機體9內側的磨環(huán)10接觸摩擦;上蓋5的上面安裝有兩個對稱于中心的進料口3與進水管4。
并且,工字形轉盤15具有上工字形轉盤、下工字形轉盤;每個銷軸12位于上工字形轉盤的部分上串套著一個上磨輥8,上磨輥的上部具有切削斜面;每個銷軸12位于下工字形轉盤的部分上串套著兩個鼓形下磨輥11。
并且,工字形轉盤15具有多層,每層轉盤上的銷軸上串套一個或多個磨輥。
并且,磨環(huán)10的外表面圓是圓錐形狀,磨環(huán)10的內表面設置與鼓形磨輥相吻合的輥道。
并且,進料口3的下方設置有導流板6。
并且,工字形轉盤與軸承接觸的邊緣設置墊圈。
并且,中心軸14上端連接聯軸節(jié)7,上述聯軸節(jié)7通過減速機2連接到電動機1;上述機座13的下方設置排料斗17,排料斗內設置軸承筒16,上述軸承筒16連接于中心軸14的下端。
本實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種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包括機座13;設置在機座13上方的機體9;設置在機體9上側的上蓋21,上述機座13、機體9、上蓋5內部構成用于磨粉的空間;其特征在于中心軸14貫通上述磨粉空間中,圍繞中心軸14設置工字形轉盤15,轉盤的圓周上均勻插裝有銷軸12,銷軸12上串套磨輥,上述磨輥與設置在機體9內側的磨環(huán)10接觸摩擦;上蓋21上設置入料口23,入料口23的中部設置供水管22。
并且,粉漿磨的下方設置電機和皮帶輪18,電機與皮帶輪18連接,上述皮帶輪18連接到軸承筒16下端,上述軸承筒16連接到中心軸14的下端。
并且,上述機座13的下方設置排料管19。
通過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使得粉漿磨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較低的維護費用,能長期連續(xù)的將小塊物料碾磨成粉漿或干粉。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它既可加水將物料磨成粉漿,也可以不加水干法磨粉。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的另外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粉漿磨的總體結構為具有立式中心軸、水平工字形轉盤、可以加水濕磨。
下面根據圖1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粉漿磨的具體結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粉漿磨包括機座13;設置在機座13上方的機體9;設置在機體9上側的上蓋5,上述機座13、機體9、上蓋5內部構成用于磨粉的空間。
在上述磨粉空間中,中心軸14貫通其中,圍繞中心軸14設置工字形轉盤15,上述中心軸14帶動工字形轉盤15旋轉。工字形轉盤15分為上工字形轉盤、下工字形轉盤。上述轉盤的圓周上均勻插裝有銷軸12。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每個銷軸12位于上工字形轉盤的部分上均串套著一個上磨輥8,用于對經過上層的顆粒進行破碎,并且上磨輥的上部具有切削斜面,以便于引導大顆粒的物料;每個銷軸12位于下工字形轉盤的部分上均串套著兩個鼓形下磨輥11,對經過上層破碎后的顆粒起到研磨成粉的作用。機體9內側設置磨環(huán)10,上述磨輥8、11與磨環(huán)10相摩擦,從而研磨物料。磨環(huán)10的外圓是圓錐形狀,從而使得磨環(huán)10與機體9通過圓錐面配合,這樣的設計有利于裝拆與緊固。磨環(huán)10的內表面設置與鼓形磨輥相吻合的輥道。
除了上述結構外,根據物料所需碾磨的細度,還可以設置多層工字形轉盤,每層轉盤上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多成磨輥。
在本實施例中,中心軸14上端連接聯軸節(jié)7,上述聯軸節(jié)7通過減速機2連接到電動機1。這樣,電動機1的動力傳遞到中心軸14,中心軸14帶動工字形轉盤15旋轉,設置在工字形轉盤15上的上、下磨輥圍繞銷軸12自轉的同時,環(huán)繞中心軸14公轉,磨輥的外周與磨環(huán)10相接觸,通過摩擦力破碎、研磨顆粒。
上述電動機和減速機也可以設置在中心軸的下端,同時,在磨粉空間的下方設置傾斜的出料管。
在本實施例中,上蓋5的上面安裝有兩個對稱于中心的進料口3與進水管4,分別引導物料顆粒和水進入到磨粉空間。
為了使物料顆粒和水均勻進入磨粉空間,本實施例中在進料口3的下方設置導流板6,引導物料集中落在工字形轉盤15的中心,在工字形轉盤離心力的作用下,均勻滾落到四周。
上述機座13的下方設置排料斗17,排料斗內設置軸承筒16,上述軸承筒16連接于中心軸14的下端。
在工字形轉盤與軸承接觸的邊緣設置墊圈,以防止灰塵落入轉盤與軸承之間的縫隙。
下面參照圖2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粉漿磨的總體結構以及磨粉裝置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粉漿磨包括機座13;設置在機座13上方的機體9;設置在機體9上側的上蓋21,上述機座13、機體9、上蓋5內部構成用于磨粉的空間。
在上述磨粉空間中,中心軸14貫通其中,圍繞中心軸14設置工字形轉盤15,上述中心軸14帶動工字形轉盤15旋轉。工字形轉盤15分為上工字形轉盤、下工字形轉盤。上述轉盤的圓周上均勻插裝有銷軸12。作為可以選擇的實施方式,每個銷軸12位于上工字形轉盤的部分上串套著一個上磨輥8,用于對經過上層的顆粒進行破碎,并且上磨輥的上部具有切削斜面,以便于引導大顆粒的物料;每個銷軸12位于下工字形轉盤的部分上串套著兩個鼓形下磨輥11,對經過上層破碎后的顆粒起到研磨成粉的作用。機體9內側設置磨環(huán)10,上述磨輥8、11與磨環(huán)10相摩擦,從而研磨物料。磨環(huán)10的外圓是圓錐形狀,從而使得磨環(huán)10與機體9通過圓錐面配合,這樣的設計有利于裝拆與緊固。磨環(huán)10的內表面設置與鼓形磨輥相吻合的輥道。
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電機設置在粉漿磨的下方,也即,中心軸14下端通過軸承筒16由皮帶輪18帶動旋轉。電動機的動力通過皮帶輪18傳遞到中心軸14,帶動工字形轉盤15旋轉,設置在工字形轉盤15上的上、下磨輥圍繞銷軸12自轉的同時,環(huán)繞中心軸14公轉,磨輥的外周與磨環(huán)10相接觸,通過摩擦力破碎、研磨顆粒。
在本實施例中,上蓋上設置入料口23,入料口23的中部設置供水管22。這樣,水以及物料集中落在工字形轉盤15的中心,在工字形轉盤離心力的作用下,均勻滾落到四周。
在工字形轉盤與軸承接觸的邊緣設置墊圈,以防止灰塵落入轉盤與軸承之間的縫隙。
上述機座13的下方設置傾斜的排料管19,將研磨后的粉末或漿引導到外部。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包括機座(13);設置在機座(13)上方的機體(9);設置在機體(9)上側的上蓋(5),上述機座(13)、機體(9)、上蓋(5)內部構成用于磨粉的空間;其特征在于中心軸(14)貫通上述磨粉空間中,圍繞中心軸(14)設置工字形轉盤(15),轉盤的圓周上均勻插裝有銷軸(12),銷軸(12)上串套磨輥,上述磨輥與設置在機體(9)內側的磨環(huán)(10)接觸摩擦;上蓋(5)的上面安裝有兩個對稱于中心的進料口(3)與進水管(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其特征在于工字形轉盤(15)具有上工字形轉盤、下工字形轉盤;每個銷軸(12)位于上工字形轉盤的部分上串套著一個上磨輥(8),上磨輥的上部具有切削斜面;每個銷軸(12)位于下工字形轉盤的部分上串套著兩個鼓形下磨輥(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其特征在于工字形轉盤(15)具有多層,每層轉盤上的銷軸上串套一個或多個磨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其特征在于磨環(huán)(10)的外表面圓是圓錐形狀,磨環(huán)(10)的內表面設置與鼓形磨輥相吻合的輥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其特征在于進料口(3)的下方設置有導流板(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其特征在于工字形轉盤與軸承接觸的邊緣設置墊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其特征在于中心軸(14)上端連接聯軸節(jié)(7),上述聯軸節(jié)(7)通過減速機(2)連接到電動機(1);上述機座(13)的下方設置排料斗(17),排料斗內設置軸承筒(16),上述軸承筒(16)連接于中心軸(14)的下端。
8.一種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包括機座(13);設置在機座(13)上方的機體(9);設置在機體(9)上側的上蓋(21),上述機座(13)、機體(9)、上蓋(5)內部構成用于磨粉的空間;其特征在于中心軸(14)貫通上述磨粉空間中,圍繞中心軸(14)設置工字形轉盤(15),轉盤的圓周上均勻插裝有銷軸(12),銷軸(12)上串套磨輥,上述磨輥與設置在機體(9)內側的磨環(huán)(10)摩擦接觸;上蓋(21)上設置入料口(23),入料口(23)的中部設置供水管(2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其特征在于粉漿磨的下方設置電機和皮帶輪(18),電機與皮帶輪(18)連接,上述皮帶輪(18)連接到軸承筒(16)下端,上述軸承筒(16)連接到中心軸(14)的下端。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其特征在于上述機座(13)的下方設置排料管(1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立式環(huán)錘粉漿磨,包括機座;設置在機座上方的機體;設置在機體上側的上蓋,上述機座、機體、上蓋內部構成用于磨粉的空間;中心軸貫通上述磨粉空間中,圍繞中心軸設置工字形轉盤,轉盤的圓周上均勻插裝有銷軸,銷軸上串套磨輥,上述磨輥與設置在機體內側的磨環(huán)接觸摩擦;上蓋的上面安裝有兩個對稱于中心的進料口與進水管;進料口的下方設置有導流板。通過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使得粉漿磨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較低的維護費用,能長期連續(xù)的將小塊物料碾磨成粉漿或干粉。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它既可加水將物料磨成粉漿,也可以不加水干法磨粉。
文檔編號B02C15/08GK2882785SQ20062001860
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28日
發(fā)明者孟佳 申請人: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