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型自動機械手抓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利用微型機械手抓魚的器械,可實用于江、河、湖、海等領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設計制作以下12種零件1、主支架板,其形狀為一端是直桿,另端是刀形夾板;2、副支架為刀形板;3、后臂爪,形狀是一端有鎖齒,另端有銳鉤;4、前臂爪,形狀是一端有鷹嘴,另端有銳鉤;5、上連桿,形狀是一端有夾槽;6、下連桿,形狀是一端有夾槽;7、彈簧為壓縮彈簧;8、滑擋,形狀是中間有方形孔,兩端是夾槽;9、卡子,形狀是呈直角,一端有頭,一端有尾;10、制動針,形狀是一端有卡榫,另端有倒刺;11、鎖簧為特定形狀;12、彈簧擋環(huán)。以上的活動件采用不銹鋼材料,固定件采用鋁合金材料。
將主、副支架板組成支架,在支架上由左到右依次安裝彈簧、滑擋、后臂爪、鎖簧、卡子、制動針、前臂爪?;瑩鮾啥朔謩e用上、下連桿與前、后臂爪連接,滑擋的位置移動,可使彈簧做伸縮變化,同時帶動前、后臂爪做開、合動作。
抓魚時先將鎖簧向前推開,然后向后拉動滑擋,使彈簧壓縮,由于滑擋后移帶動前、后臂爪張開,再由卡子和制動針配合鎖定前臂爪,使彈簧定位在壓縮位置,這時機械呈蓄能待發(fā)姿態(tài),將魚鉺安放在制動針的尖部投放于水中,如果有魚來吃魚鉺或逗食,只要用輕微的力即可使制動針離位,前、后兩臂爪的銳鉤端即迅速閉合,將魚嘴的兩側軟組織刺穿,魚被牢牢的抓住,由于有自鎖功能鉤端不會松動,所以魚逃脫的機會很少。
有益效果是魚吃鉺時能自動抓魚,成功率高,且不用垂釣者緊張地盯看浮漂。
圖一是“微型自動機械手抓魚器”立體局部剖面張開狀態(tài)。
圖二是“微型自動機械手抓魚器”立體閉合狀態(tài)。
圖中1主支架板,2副支架板,3后臂爪,4前臂爪,5上連桿,6下連桿,7彈簧,8滑擋,9卡子,10制動針,11鎖簧,12彈簧擋環(huán),13釣線系孔。
使用時將鎖簧11向前推開——即開鎖,再向后拉動滑擋8,使彈簧7壓縮,同時通過上連桿5和下連桿6的連動,帶動前、后臂爪4和3張開,當前臂爪4的鷹嘴端移動到卡子9的頭部時,被卡子9的頭壓住,同時卡子9的尾端被制動針10的卡榫部抵住,卡子9即被鎖定,從而彈簧被鎖定在壓縮位置,整機處于蓄能待發(fā)狀態(tài)。如果用微力(20g左右)向外拉動制動針10的尖部,使其卡榫和卡子9的尾端脫離,卡子9即翻轉,鷹嘴被卡子頭釋放,壓縮的彈簧彈開,推動滑擋8向前移,帶動前、后臂爪閉合,并且由于鎖齒和鎖簧配合,鎖齒咬住鎖簧的橫向鋼絲,使臂爪不能反向移動。
權利要求微型自動機械手抓魚器,在一個支架上順序安裝彈簧、滑擋、后臂爪、鎖簧、卡子、制動針、前臂爪。其中滑擋上部由上連桿與前臂爪連接;滑擋下部由下連桿與后臂爪連接,它們與彈簧聯(lián)動配合,其特征是鎖齒與鎖簧配合,卡子頭與鷹嘴配合,卡子尾與制動針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能自動抓魚的微型自動機械手抓魚器適合任何水域,是新型釣魚器具。它是在一個支架上安裝有彈簧,滑擋,前、后臂爪,鎖簧,卡子,制動針;兩臂張開呈待機抓魚狀態(tài),魚吃餌時拉動制動針,使機械發(fā)動,雙臂自動閉合將魚抓獲。
文檔編號A01K97/14GK2544530SQ0223090
公開日2003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4月9日
發(fā)明者王志環(huán) 申請人:王志環(huán)